开设社团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研究

时间:2022-09-22 10:35:48

开设社团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研究

摘 要: 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以国家传统体育项目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以自然资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资源,不仅可以照顾本校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适应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有积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体育社团在中学的开展更能激发高中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关键词: 体育社团 高中体育教学 课内体育参与 课外体育参与 节假日体育参与

1.社团开设后学生课内体育参与状况

社团开设后学生课内体育参与状况的统计分别为:问题1:社团开设后课内体育项目你是否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愿意主动参与的学生分别为:高一515人,占78.51%;高二576人,占83.60%;高三545人,占77.97%。问题2:学校开设的课内体育项目能满足您的运动需求吗?能够满足要求的学生分别为:高一251人,占38.26%;高二298人,占41.94%;高三307人,占43.92%。问题3:你对课内体育活动的指导或辅导的满意程度?很满意教师辅导的分别为:高一233人,占35.52%;高二245人,占33.46%;高三256人,占33.62%。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以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调查社团开设后学生体育需求的满足情况,对高一(656人)、高二(689人)和高三(699人)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高一有78.51%的学生在社团开设后对课内体育项目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而高二、高三分别有83.60%和77.97%的学生在社团开设后对课内体育项目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从问题2可以看出学校开设的项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三个年级分别达到了78%、74%和75%以上。问题3更加清楚地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指导和辅导满意度分别为90%、87%和90%以上。说明学生经过社团学习后,已经转变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

2.社团开设后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状况

社团开设后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状况的统计分别为:问题1:社团开设后课外体育项目你是否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愿意主动参与的学生为:高一504人,占76.83%;高二554人,占80.41%;高三434人,占76.39%。问题2:学校开设的课外体育项目能满足您的运动需求吗?能够满足需要的学生为:高一262人,占39.94%;高二312人,占45.28%;高三434人,占292占41.77%。问题3:你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师指导或辅导的满意程度?很满意教师指导的学生为:高一221人,占33.69%;高二232人,占33.67%;高三131人,占18.74%。

调查结果显示社团开设后学生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学生占76.83%,这说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调动;高二和高三也达到80.41%和76.39%。对于课外体育项目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一、高二和高三都比较低,分别为24.24%、15.97%和15.16%,这说明项目设置满足要求也取得较好成效。对于问题3教师的指导和辅导调查结果则不理想,不满意程度达到35.05%,这有可能是由于活动时间及教师的参与不够,有待进一步改进。

3.社团开设后学生节假日体育参与状况

社团开设后学生节假日体育参与状况的统计结果分别为:问题1:社团开设后你是否更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愿意主动参与的学生为1866人,占91.29%。问题2:社团开设的项目能否满足节假日体育运动的需求?能够满足需求的学生为1235人,占60.42%。问题3:社团开设后对你的运动技术水平提升是否满意?很满意自己技术水平提升的学生为879人,占43.00%。

对学生社团开设后学生节假日体育参与状况的统计,更加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达到91.29%。开设的社团活动能满足运动需求也达到90%以上,这充分说明学生经过课内的学习,运动技术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对运动的需求有很大提高,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以使自我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结语

体育社团的开设不仅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而且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自我,每次社团活动后都有所提高,充分调动积极性。体育教师在社团活动中的作用得到体现,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教师不再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学,因而体育社团开设后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社团的开设首先要考虑所开设课程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具有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和特长,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体育锻炼的效果。从社团开设的实际过程来看,对体育社团的开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提高体育社团开设的合理性,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案例分析要做到位,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促进社团合理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应把体育基础设施、器材与设备建设纳入自身发展的规划,努力改善现有体育教学条件,这需要学校领导对体育给予一定的支持,切实加强体育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陶玉流,王螽庆.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5.

[3]王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教学研究,200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学校体育学》教材小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上一篇:行业协会对促进体育健身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作... 下一篇:英语教学如何点燃学生兴趣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