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对促进体育健身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2-04-03 12:08:42

行业协会对促进体育健身服务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

摘 要: 在这个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室外运动,更多的人愿意到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运动、健身。健身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行业协会的发展与健全,也是行业本身健康发展、整体实力提高的体现。作者提出了一些促进健身行业健康发展的看法,希望以此推动健身行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健身行业更加蓬勃地发展。

关键词: 行业协会 体育健身服务行业 市场健康发展

一、体育健身行业存在的问题

1.健身行业的制度体系不完善,体育主管部门管理缺失。

体育健身产业市场管理法制化亟待加强。我国体育健身产业中,对于各种健身俱乐部、会所的管理缺乏明确的行政约束,不同程度地存在多头管理、政令不一、各行其是、无法可依的现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的发展状态。

健身行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经营许可的准入管理规定,无论是资金持有量还是场地规模、器械设备方面都没有行业标准。虽然国家体育总局推行星级健身房创建活动,但这一举措并未真正形成一个强制性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体育场馆服务规范标准》根据俱乐部的硬件、资质评定星级,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极少数大型连锁俱乐部执行这一标准,大多只能靠行业自律和经营者的良知,以及消费者主动提高维权意识来解决享受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体育主管部门或体育健身行业对体育健身业发展的管理缺位,没有体育健身市场准入标准的制约,造成盲目投资,引起行业内竞争激化,经济效益降低。

2.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认证不统一。

随着体育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单项职业健身教练员的需求量大增,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国外职业健身培训机构进入我国体育健身市场;培训机构颁发综合的健身教练员证书和各种单项证书,例如健美操、瑜伽、动感单车、街舞。较为知名的培训机构有国际健联韦德培训培训学院、国际一兆韦德、澳洲体适能学院、亚洲体适能学院、国际康体专业学院等。近几年国内的培训和认证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如中国健美协会的等级健身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健美资格证书和国家人力资源社会劳动保障部的职业技能(健身)项目证书等,这些类型的培训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造成教练员在进行体育健身指导时标准不同,要求不同,也成为消费者对健身服务行业的困扰。

3.发展不均衡,服务标准规范度较低。

体育健身行业在沿海、沿江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方面远远高于内陆省份和小城市。体育健身行业提供的是健身服务,旨在满足消费者对健身、娱乐和康复等方面的需求,严格意义上说健身服务还应包括:体育健身娱乐技能的培训、辅导和咨询,群众性体育竞赛表演,体质测试和健康评估,体育康复和体育健身娱乐的科技开发等内容。但目前仅以健身娱乐为主要载体的体育健身娱乐技能的培训、辅导和咨询发展较快,其他方面发展很慢。

由于我国体育健身行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或评价标准,因此体育健身俱乐部(会所)提供的服务种类、质量差别很大,没有标准也就无法使消费者信服。

二、体育健身服务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规范健身产业的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俱乐部(会所)进行技术和人才支持,提高行业的服务标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通过评估、验证等手段,使行业内部区分质量,引导合理消费。

行业协会是体育行政部门及体育健身服务企业的“桥梁”,它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熟悉行业、技术,对体育健身行业指导和监督。制定行业标准、服务标准,进行消费者的反馈调查,建立公开的行业信息网络,向公众和社会提供方便的查询,使企业更重视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俱乐部(会所)的服务质量,为管理部门提供顾问。

三、结论

1.体育健身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制度不完善、服务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制约体育健身行业的发展。体育健身行业协会的发展和行业规范的统一,对于促进体育健身行业的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体育健身行业协会对加强体育群众团体政策导向、信息沟通、组织协调及密切各体育群众团体之间、体育群众团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3.健身行业协会是体育群众团体与社会、政府的纽带,它能密切两者的联系,使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良性互动,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优化政府和体育社会团体及体育社会团体之间的资源配置。

四、建议

1.在健身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促使地方政府支持发展体育产业,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通过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内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协助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评估行业内部服务质量。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服务功能,加强行业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4.建立行业准入资格、惩罚机制和职业行为准则,促使当局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管理和控制人员,保证员工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朱菊芳.从舍宾的成长探究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政策选择[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3):31.

[2]曹可强.论我国体育健身业准入制度的建立与管理[J].体育科研,2008(29):26-29.

[3]苏义民.我国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6-8.

[4]吴超林,杨晓生.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172.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综述 下一篇:开设社团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