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新探

时间:2022-09-22 10:30:15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新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给建筑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多以农民工为主,专业素质不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另外建筑工程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因此会产生出很多问题。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有利于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举措,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实行首先能够促进有效的项目管理机构和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的建立,革新粗放式传统管理模式,使得项目施工的执行力得以提升;第二可以使施工方案更为合理可行,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合理搭配和衔接各工序,尽量减少机械设备的闲置率时间,减少建设工期和成本;最后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可以使施工现场实现现代化大生产,能够实现施工计划的有效监管以及施工流程的规范,有利于全面完成既定的生产目标。

二、建筑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要从以下三个阶段入手,具体内容为:

1、对工程施工前期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

1)合同管理

拿到一份签订好的合同,首先要对合同进行分析。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合同中可能存在漏洞认真鉴别,对有争议的内容要找到解释,对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制定好对策。要有明确的合同意识,贯彻合同会签、会审、交底制度,对合同规定的施工范围进行确定,分清甲乙双方的责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合同前,要将合同任务分解开来,并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小组或部门,明确合同中有关于各部分任务的具体要求,然后落实到位,以便于日后的实施。

2)施工计划的编制与目标的管理。

设计者在编制施工计划时,首先要对项目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对项目要本着系统化规则化的原则进行分解,协调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多项目标,对客观条件和风险预估要有足够的考虑,尽量使计划合理可行。施工计划的合理表现在对工作任务的细化和分解,施工进度计划、资金计划的安排以及相对应的材料、机械、劳务配置都需要项目管理部门认真管理。由施工计划来设定项目管理目标,并逐层细化项目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跟踪与控制工程目标是最重要的工作,在管理方面要不断检查目标实现情况,比较计划值和实际值,以便于调节、控制、纠正那些与目标方向相背的行为,从而使项目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3)设计图纸管理。

依照合同规定对施工图纸进行接收,准确核对并分类、编号、盖章、设立标识、登记、分发,并由专人接收施工图纸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通过自审、互审、会审和设计交底来加强对施工图管理,应该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图纸内容进行分析和学习,以便于了解工程特点与设计意图,分析和讨论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发掘图纸可能存在的错误与不足,确保图纸设计的合理可行。最后施工人员要熟悉图纸,对不熟悉图纸或理解错误造成返工的情况要坚决杜绝。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

所需资料项目部要组织技术和管理人员提前收集,施工条件要提前摸清并掌握项目特点,主要工种的工程量要计算清楚,施工的部署要提前确定,然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以及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用高水准的施工技术和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使工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方案的编制、审批流程严格把关。进一步具体化工艺流程和安全操作,对工程管理人员及相关班组逐级进行技术交底;通过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的编制建立能够对目标进行控制的考核体系,采取合同或其它措施有效促进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与文明施工良性循环。

2、对工程实施过程管理

1)质量管理。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动态控制原理、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对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完善自检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跟踪;落实责任,分解、落实目标和责任,将质量责任登记在册。工程质量计划中要对质量控制点详细安排,如停工待检点、见证点、报告点等;梳理工程工序,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要特别明确,并实施现场监督验证;对隐蔽工程的管理要加强,细致检查施工中的每道工序,必要时旁站管理,排除施工中的缺陷,并制定处理方案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进度管理。

在时间跨度上编制年度、月、旬计划,在项目跨度上编制分项工程专项计划,各项施工计划要综合考虑各种施工因素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分项;对现场实际情况应该充分考虑,资源的调配要合理可行,在施工之前要调动人力、物力资源,充分保证工程按计划完成;进度协调会要按计划召开,以便了解各部门需求和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核查计划执行情况,防止关键线路工程滞后,要通过压缩其持续时间、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等措施调整。

3)成本控制管理。

对成本控制管理机制和制约机制要建立完善;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要优化;依据施工图预算,对预算成本进行分解,确定目标成本;要有明细工程计算和精确的计量台帐,熟练技术规范和与单价有关的分析资料,对市场价格信息要充分收集,挖掘工程量和合同预算中未包含的工程项目和费用;现场签证要及时办理,劳务施工单价和设备租赁价要严格进行控制;要有完善的政策体质,确保成本管理的风险要有项目管理人员来承担。

4)安全施工管理。

评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要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做好,有针对性地在施工技术方案中渗透理念,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要在开工前进行,让施工者识别危险源,加强事故防范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安全生产培训要建立在员工心里,落实在日常制度上,组织员工学习培训安全知识,对上岗人员必须考核过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工作要到位,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要逐级分解、落实;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和隐患要及时发现并排除;应定期组织必要的技术、安全论证,以确保施工组织或技术复杂的特殊工程项目能顺利完成;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制。

3、工程完工后的管理

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部要组织工程技术、计量、财务、材料等相关部门清理与核算该工程的所有财产和物资,分析施工成本;对于列入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接收范围的工程,项目经理部应安排资料管理人员按有关规范收集交工文件并分类立卷,并做好管理工作,审查、验收工作由监理和业主负责。对于竣工阶段的管理工作,项目部要重视。既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又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样既能保证施工质量,又能通过竣工结算和成本核算,减少结算误差,积累造价控制的经验。

三、结束语

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决定了施工企业对市场的应变与竞争能力,实践证明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是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必要管理途径,是实现项目成本、进度、质量、职业健康安全控制与环境管理等目标全面实现的要求。因而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和推广精细化管理,从而项目规范管理和企业经营行为,提高管理的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志炳. 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09:27-29

[2] 时忠尉.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新思考[J]. 才智. 2011.08:21-23

[3] 邱勇. 浅析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现状及对策[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09:16-18

上一篇: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下一篇: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