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于对话,还学生一片活力的天空

时间:2022-09-22 09:19:10

巧于对话,还学生一片活力的天空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对话”的重视程度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随之而来,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对话肤浅,对话随意,对话无序等现象,致使课堂缺乏了应有的活力。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对话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还学生一片活力的天空呢?

一、链接生活,在经验中对话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和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阅读教学时,在师生对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找准合适的切入点,把对话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将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样的,在这样的对话氛围中,由于许多事物都是学生所耳熟能详的,所以课堂对话也更具活力。

如《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课文的教学难点是从切苹果的方式中让学生能够养成换个方式考虑问题的习惯,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点呢?我和学生展开了下面的对话:“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切苹果的?”“我是竖着切的。爸爸妈妈也是竖着切的。”“为什么不横着切呢?”“这样切习惯了,方便,没有想到苹果还可以横着切。”“文中横着切苹果的方式给你什么启示?”“换种方式切苹果,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同样的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结果肯定也不相同。”“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现象吗?请举例子来说明。”在这样对话的氛围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被激发,纷纷发表自己对生活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在这样的对话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发言也更积极,更踊跃。

教师如能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对话,将可以有效触动学生心中最熟悉的那部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课堂教学也更具活力。

二、巧拨妙引,在生成中对话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巧拨妙引,使师生的情感始终处于激昂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心灵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对话”有效促进知识的生成,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亮点不断。

如《少年王冕》一课,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抓住王冕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学生展开对话的:“从文中对王冕的描述,你觉得王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王冕说自己在学堂里闷得慌……还可以贴补家用”可以看出王冕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他怕母亲因供不起自己上学难过。“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从这句话中又读懂了什么?“王冕勤俭节约,孝顺母亲。”“除了这些以外,王冕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请你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来说一说。”“勤奋好学,你看他一边放牛,一边画画……”在这样的对话里,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感悟到了王冕的美好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为了使课堂中的对话能够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更具活力,教师就要巧于点拨,引导学生逐步达成教学目标,这种对话形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生成和思维的发展。

三、生生互动,在参与中对话

新课程提倡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生生对话是落实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也只有在生生对话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激发起所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才更直接、更有效,课堂教学也会充满勃勃的生机,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如教学《秦兵马俑》一课,为了激发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了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先找出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哪些地方体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些地方体现了兵马俑的种类众多,个性鲜明。”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就课文的表达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对话,因此有了下面的场景:你最喜欢什么俑?将军俑。为什么?因为将军俑很神气,你看他“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神态自若的样子……”。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他的样子吗?当然可以(生表演)……在这种生生互动的对话场景中,学生合作学习兴趣浓厚,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也不相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生生互动对话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合作交流学习,这样的对话交流学习,学生参与率高,获得的知识面广,课堂教学更活泼,更生动。

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找出对话教学的切入点,采用适合的对话形式,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在对话中不断走向深入;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也会更投入、更有效,课堂将会更具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海安县海安镇胡集小学)

上一篇:让“心育”走进课堂 下一篇:生态创生:反刍式教学的再反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