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动笔,善修改,多样评价

时间:2022-09-22 09:13:04

勤动笔,善修改,多样评价

摘 要: 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处于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过渡期,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文章从“主题作文”教学入手,多写、多练,保证学生习作的数量。精心挑选学生习作中典型的作品,通过“谈作文”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修改,提高习作质量。可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办班刊,发奖状,领“稿费”,让学生收获习作的快乐,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习作指导 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二学段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习作。这样看起来,习作似乎并不是很难。但纵观我们的习作教学,教师在指导上不得法,直接影响学生写作的兴趣及写作的能力。特别是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处于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转折期,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

一、勤练笔:围绕主题多写

低年级的写话着重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我手写我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中年级的习作侧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如果把低年级的写话比作一个“呱呱坠地”的娃娃,毫无制约地想哭就哭、想叫就叫,那么中年级的习作就犹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需要教师扶一把,指点着前进。打开三年级的语文课本,整一册就安排了八次习作训练。如果一个学期仅靠这八次习作训练写八篇作文,就要求学生“学会走路”,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那是远远不够的。在三年级作文起始阶段,我尝试运用“主题作文”教学,根据每一单元作文要求,围绕“主题”不断拓展学生写作的题材,丰富学生写作的经验,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课文主题是“名人故事”,习作要求是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了解了本单元的阅读主题后,我让学生阅读了本单元习作的要求,并明确指出,我们不仅要熟读课文,了解发生在名人身上那些平凡的小事,更要学习文章是怎样把名人的平凡事迹写清楚写明白的。在教完课文《灰雀》后,我就布置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我的爸爸》;教完第二篇课文后,又布置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我的妈妈》,之后写了《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邻居》。等到一个单元课文上完,加上考试作文《我的同桌》,学生围绕“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一共写了六篇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有序”而不失“自由”,让学生有了更多练习的机会。

其实,习作练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发现的秘密”,可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习作的要求是写一则观察日记。于是,在教完《花钟》后,我指导学生写一种植物;在教完《蜜蜂》后,我让学生观察家里养的小动物;科学课上,老师正让学生观察蜗牛,于是我趁机让学生写一写“蜗牛”;同时,我还发给学生每人十粒绿豆,组织他们写观察日记。学生饶有兴趣地写着每一篇文章,寻找发现的秘密,体会观察的乐趣,同时也不断提高习作的水平。

习作是一种练习,是儿童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因此,在学习文本的同时,我们不妨把习作的要求先告诉学生,不要等到要“习作时”再“习作”,要“练笔时”再“练笔”。习作练习应该穿插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这样一来,课文作为写作的范本,最大限度地体现它的价值,使得阅读与写作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确定同一主题,使得教师在指导、评价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二、善修改:利用范文多改

在指导学生不断练习写作的同时,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指出:“学习指出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习作实施建议”中再次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其习作的修改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对于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修改,要求不能过高,而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逐步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每次修改作文,我都会抓住一个点,让学生有法可依。这个法不外乎这样几点: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描写具体、语言生动等。为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我倡议利用范文,采用“谈作文”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获取表达的智慧和修改的灵感,从而提高修改的质量。

如在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后,我让学生仿写一个上课的场面,有学生提议写体育课上的跑步比赛。我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学生都上了体育课,都参加了跑步比赛,应该有体验、有感受。结果第二天作文本交上来,一个学生这样写:“今天,我们上体育课跑了两圈,进行了一场比赛。我们女生只有一次赢了。后来放学了,大家都走了。”

寥寥数二三十个字,根本连比赛的经过也没有写清楚。细看每一篇作文,几乎都是这样的问题。于是,我把这篇富有典型性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上,组织学生一起来“谈作文”。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开头可以写一写跑步比赛的时间、地点,有的说可以写写体育老师给我们做的热身运动,有的说可以写写自己是怎么跑的,或者看见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跑的……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我把作文本发了下去,让学生当堂修改。学生纷纷动笔,认真进行修改,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过这样的修改指导,慢慢地,学生学会如何审视自己的作品,既能发些某些写得好的地方,又能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当然,在范文的挑选上,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富有代表性、能说明具体问题的,且能激发学生修改兴趣的,都是选择的对象。通过谈作文,通过师生共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更集中发现习作的优点和问题,从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多样评价:收获别样的喜悦

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讲,写作文是语文学科中一项最艰巨的作业。学生完成一篇作文,从选材、初步完稿、修改到誊抄,就像雕塑家雕刻一件艺术品,精雕细琢,需要花费不少的心思。因此,他们特别希望成功,每当一篇文章写完,特别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师应该带着欣赏的眼光,呵护学生的这种荣誉感,因为这是学生习作的动力。根据班级的实际,我们创办了班刊《笋芽儿》,把每次有特色的优秀作品刊登在班刊上,再发给学生人手一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表,是写作成功的一个标志,是一种更诱人的成功体验,它远比分数和老师的鼓励有用得多,是习作最有效、最直接的动机和动力。为了让“笋芽儿”这一班刊发挥最大的激励功能,我努力策划了四小招:(1)煞有介事录用习作。我要求每个孩子每周至少向班刊投稿一次,看到优秀的习作,我便煞有介事地在文中圈圈画画,文后再来一段总评,并敲上一个大大的印章“你被录用啦!”(2)全家动员输入电脑。有些孩子不会电脑输入文本,我便热情洋溢地发放了“告家长书”,一方面将办刊的作用及基本的想法告知家长,另一方面要求家长支持,做好文稿的电子输入工作,并及时发送到规定的邮箱。(3)大张旗鼓悦读班刊。我不仅出班刊,还指导学生认真读刊。在每周的阅读课上,我大张旗鼓,让每一位小作者大声地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全班同学听。一阵阵的掌声给了孩子们极大的成功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并建立起写作的自信心。(4)郑重其事地评选佳作。每期班刊的第一栏都是“本期佳作评选”,我让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家长投票评选出本期最佳的五篇作文。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们的兴趣与积极性更高。我还给每篇文章的小作者发放稿费,一般文章可得稿费3元(教师自己打印的稿费单),最佳作文可得稿费5元。可别小瞧这打印出来的稿费,学生却把它们当做宝贝,学期结束时还指望着用“稿费”向老师购买“愿望”。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我们还制定了作文等级评奖制度:

三(2)班作文“等级评奖”制度:

1.有三篇文章在班刊《笋芽儿》上发表,可获“作文新苗奖”。

2.获得“作文新苗”称号,再发表三篇文章,换取“作文小能手”称号。

3.获得“作文小能手”称号,再发表3篇文章,获得“班级小作家”称号。

4.最高奖“班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这个奖,要在班刊《笋芽儿》上出两个专版,每个专版上需有三篇文章发表,或合计字数达到700以上,另须在正式报刊上发表文章1篇。

5.获得“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的同学,有资格出版一期“个人专刊”,即一期《笋芽儿》上的所有文章,均出自一人之手。

作文等级评奖制度的制定,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在学生达到其中一项要求、获得称号时,我就用彩纸制作精美的小奖状,发给学生。学生如获至宝,奖状样张如下:

“作文新苗”奖

同学,热烈祝贺你在《笋芽儿》上发表3篇文章。文章的发表,证明了你的写作才能。我们坚信,只要你认真写好每篇文章,积累好材料,就一定能写出更优秀的作品。期待着你早日成为“作文小能手”。

年?摇?摇月?摇?摇日

一句句激励的话语,一张张精美的小奖状,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最好肯定、最高评价,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及习作的快乐。

总之,在三年级习作起始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勤动笔,善修改,在多样的评价中体验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杨九诠,李铁安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5.

上一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岳麓版)中的... 下一篇:圆锥曲线的复习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