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浅议

时间:2022-09-22 09:09:23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浅议

摘 要:数学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情境;应用

小学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数学教学应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教师要在教学中研究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挖掘与之关联密切的生活情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画一画等生活化的操练活动。如,学习《角的认识》时,在课堂上借助学生较熟悉的生活中的钟表、书桌、三角板、圆规等物体,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提出数学问题并探究,从而发现了角的顶点、边以及角的类别,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掌握了角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借助生活实例学数学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关键是我们教师是否善于结合教学活动内容去采撷生活实例,捕捉生活现象,为课堂教学服务,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如,有些数学概念或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共同参与生活化的数学活动,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如,学习“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拿出生活中的日历,观察每个星期从星期一至星期日的重复循环变化这种现象,经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循环小数定义中的“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这几个重点词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

三、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数学的乐趣,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在学了“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后,让学生观察家长是怎么做的或动手实践一下,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既增长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从而达到数学学习生活化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参考文献:

王莉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议[J].新课程学习:上,2011(09).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B 下一篇:语文“主题学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