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北京,活出精气神

时间:2022-09-22 06:46:16

他说失败很正常,只是他从来不绝望。家庭的贫困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艰苦的军旅生活也会让人变得坚强。而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找寻出路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人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郑北京,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诗集《醉中吟》、纪实文学《战争王牌》、教材《爆破作文》、指导型丛书之《职场二十四笑》等10余本书。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列夫・托尔斯泰

历史留名

“文字就是战斗力。”郑北京对于文字的忠诚和热爱是从小铸就的,他对文字产生的影响的渴望,一日强过一日。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

中国名镇志丛书。2006年,总理签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后文简称为“条例”),规范地方志的编纂,发挥地方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播文化中的作用。同时条例规定了“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分别由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按照规划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

条例只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没有涉及到乡、镇、村、组。郑北京看见了一条能让他的梦想和精神绵延百年的承载――编著《中国名镇志》丛书。《中国名镇志》将从地方史志、特色推介、招商引资、旅游指南、政绩展示等五个角度展开延伸。“假如我能在未来10内年编著100本镇志,在扉页上看到‘郑北京主编’,我真是死而无憾了。”当人说起梦想,他的眼睛会像注入了清泉,灵动而有神,连眼角都荡漾着笑意。此时的郑北京就是如此。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

郑北京的家乡在安徽安庆,他家屋边有座山叫“独秀山”,在方圆50里依山而建的村落中,从古至今出过不胜枚举的文化大家。远的不说,近现代史上的陈独秀、张恨水、海子都与郑北京有同乡之谊。

只是这里太穷了。郑北京不到10岁就开始陆续给报社投稿,总是杳无音讯、石沉大海。因为交通、通信的落后,郑北京收到的都是五六年前的废旧报纸。为了读书,幼年的他只身翻越两座大山,向同乡考上大学的亲戚借阅《基督山伯爵》《鲁迅杂文集》等。小学五年级的他获全省组织的作文比赛第一名。条件越艰苦,对知识的渴望就越强烈。郑北京山间放牛,总要带着两件宝贝,一本厚厚的书,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他知道自己是一定要出去闯荡世界的。

18岁参军,郑北京几乎把除去训练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白天训练苦,晚上熄灯后,他日复一日地躲在厕所里,借着昏黄灯泡发出的孱弱光辉创作。他戏称,因为蹲太久受不了,所以那时创作、发表的都是诗歌。

一年后,郑北京被调入部队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擅长文学创作的他为了能像模像样地做新闻报道,他逐篇学习《报》各种新闻体裁、题材的写法。1993年,郑北京有一篇报告文学《血泪在军营流淌》在军区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沈阳的一位老工人看到报道,了解到战士天天进行着实战演习,身上处处是伤,随时有生命危险,他心疼地给部队党委寄来500元钱,说:“给孩子们买点营养品。”就是这件事,让郑北京明白了文字的力量。

笑傲职场

多少职场新人小白领是奔着取经的目的看的《杜拉拉升职记》,因为“升职”的噱头实在是太大了,可最终从书里收获的多半是时尚达人、办公室恋情和拜金姿态。反正一场热闹,一时痛快,看客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相反的,真正的职场实用指导型书籍,可能没有时尚,没有帅哥、御姐、怪叔和萝莉,也没有灰姑娘和王老五的爱情,但却真的能为你的职业排除或多或少的障碍,拓展你的发展空间。

郑北京只是想做点有效的事。今年他的《职场二十四笑》用一段段完全真实的故事揭秘了职场危险的雷区。常谈的才是真理,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相同的错误。

2011年可以被称作郑北京的“职场年”。因为他计划在几年相继推出《职场二十四笑》《勇闯试用期1》(小说)《勇闯试用期2》(小说)和专门针对男女性格差异设计的两本《职场测试手册》。

当然,为了和以前的事业作个区分,也为了在新的创作领域树下标杆,他的职场小说一律署名“郑太守”。

郑北京说,古代的苏轼、欧阳修、韩愈等文人都曾经在太守任上,为民造福,留下诗篇。他本人对于这些先人之文字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故取笔名郑太守,以鞭策自己写出像样的文章。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

1996年12月底的一天,雪花像是服用了增长剂,片片鹅毛般地从空中成Z字形坠落。屋顶被积雪覆盖,石板路上留下往来经过的脚印很快就消失了痕迹。中国人民特种部队的整个院落白雪皑皑,只有食堂的烟囱倔强地冒着热气,窗户玻璃上因室内外的温差而结下了冰碴。透过玻璃隐约看见一些绿色块人影在忽左忽右地移动。

郑北京正和他的战友在里面吃退伍前最后一顿饺子。北方部队向来有离别吃饺子饯行的讲究。战友们频频撞杯,有人含着泪,有人带着笑,回顾着曾经的患难与共,或多或少惆怅着离开部队后的日子。就在聚餐似乎要久久延续下去的时候,已经有一辆黑色小轿车徐徐地开进特种部队大院内,停在了食堂门口。它似乎在等人,却并不焦急。

郑北京是第一个看到小轿车的,因为他就是它等的人――北京顺义国医院副院长。这是郑北京退伍后的第一个社会身份,那一年他24岁。当郑北京坐进轿车,他留给身后战友、部队的简直是一个难解的传说。一名普通的士兵,一家私人医院的副院长,是什么让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身份产生了关系呢?

在恰当的时机展现自我,是多少谋职高手屡试不爽的奇招。只是一次寻常的朋友聚餐,郑北京天南海北地侃侃而谈,聊他在部队的宣传工作,聊他对事业、人生的追求。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漫无边际的谈资引起了邻座一位中年人的注意。他正是北京顺义国医院的院长薛福玉先生,要寻找一位有宣传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的副院长人选。

随后,两个陌生人之间的简短对话决定了郑北京离开部队后的第一个去向,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才供求渠道的闭塞,人才展示自己的机会少,脱颖而出的几率也就更低。

“郑先生脱了军装以后打算去哪儿供职?”

“原本打算去深圳。已发表的文字作品有个几十万字的剪贴本,我打算逐家报社和杂志社登门拜访,只要他们的总编感兴趣,我第一个月不要钱,一个月后看着行再把我留下来。”

“我们医院用中医治疗糖尿病和一些疑难杂症,为京北顺义、怀柔、平谷以及河北周边的农民服务。有的病人很穷,我们甚至免费治疗。如果请您来我们医院管理行政做副院长的职位,您打算要多少钱?”

退伍前,郑北京月津贴65块钱。他想了想回答:“将近两千块钱就可以。”

郑北京对于自己这个副院长有着明确的定位。他说:“院长为什么要设置一个与医疗无关,只负责行政和宣传的副院长?不是院长能力不行,而是他的精力不够用。所以就看我怎么做了。”

郑北京到医院就职后的第一件事是改善卫生条件。他带着团员青年利用业余时间除杂草、擦玻璃、灭苍蝇。他亲力亲为,事事冲在前头,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随后,郑北京着手改善员工伙食。掌勺的老大姐没经过训练,饭菜难吃引得怨声载道。郑北京毕竟初来乍到,他考虑这位大姐有可能是院领导熟人或亲戚,处理一定要妥当。于是郑北京和院长商量,利用自己在部队的关系请来部队的国家二级厨师传授手艺。一个星期后,老大姐的手艺突飞猛进。不仅职工吃得好了,也没有增加成本。后来,院长把非医疗性技术的问题全部交给郑北京处理,对他非常信任。直到一年后郑北京主动提出离开。为了给他饯行,医院全体职工摆饯行宴,打出“热烈欢送郑北京院长”的横幅,还请了照相馆师傅为上百号人集体合影。至今合影照还摆在医院的宣传橱窗里。人走了,茶还是热的。

人生如戏,没有经过排演的戏剧,一定不会是成功的演出。

人生如梦,只是有人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有人只搭了漏雨透风的帐篷,过程大不相同。

用10年时间做一件事。2000年,郑北京立足北京创业,他选择的项目是中小学生作文培训。他招收过超过500名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也因此和他们大多数人保持着联系。正是这一群浅尝职场的学生的困惑给了郑北京一个启示,他放弃了经商,决定对职场进行一次系统总结。很快,生存法则《职场丛林》问世了。

价值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决然不同的衡量标准。郑北京的第一本职场书籍《职场丛林》拿到的全部版税不足10万,这已经是畅销书的版税水平。而他办培训班,曾经有15天净赚50万元的业绩。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并不算成功,但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他的“傻气”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对于职场新人,郑北京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同时曾经作为私企老板的他,更了解老板的心经。

“1.尊重老板。尊重老板不是尊重这个人而是尊重他的位置,同时也是尊重自己。如果实在不想尊重也可以选择和老板分手。你不爱吃那道菜却又天天去吃,这是个悖论。2.一定要有敬业的精神。不止要把每月薪水干出来,还超过它才能给老板带来利润。3.省略

上一篇:三个北京人 下一篇:地铁警 察的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