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建筑的魅力及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时间:2022-09-22 06:37:21

地域性建筑的魅力及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摘 要】近些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十分快速的发展,其在城市的快速普及也成为环节城市居住问题的关键途径之一。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如何确保其个性和地域性特征,与城市居往环境表现出一致性,增强居民对于居往环境的认同感,成为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地域环境;高层建筑;设计;影响

1. 地域环境对高层居住建筑设计的影响

1.1 高层居住建筑受地域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

1.1.1 气候要素。

气候条件对高层居住建筑的地区风格的影响,是自然因素中最普遍最根本的因素,它影响着人的生存方式,人们的生活习性会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所不同,在建筑的形态空间上存在差异。建筑的地域性与气候有着天然的联系,决定着地建筑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方向。对气候的合理利用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对技术的多度依赖。

1.1.2 地理要素。

(1)地理条件是建筑地域性原则的基础性因素。它在微观上是建筑对具体的建造场地的应答,决定着具体建筑的处理,体现为场地性;在宏观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场所意象和心理认知。这两个方面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兼顾。例如我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倚山面阳、逐水而居”等风水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选址原则,就体现了对地理条件的全面而朴素的观念。

(2)因为地域风格的形成通常是非常缓慢的,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较短,这些与地理条件息息相关的设计要点会慢慢地在高层建筑设计的中呈现出来,逐渐累积成一些具有地域特征的设计元素,进而形成明显的地域风格。

1.1.3 资源要素。

建筑作为人工构筑物,其过程和结果都离不开对材料和资源的利用。在传统地区建筑的发展中,地区的资源条件为建筑地域性原则的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限制因素。地区建筑正是在对有限资源的巧妙运用中逐渐积淀出形象鲜明的地区风格。同时,在对地方资源的巧妙运用中形成的建造工艺和审美倾向也逐步融入地区文化的内核,构成了人们对地区的记忆和情感,而这种由资源演变而来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和情感需求对高层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资源本身对高层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

1.2 高层建筑受地域的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

(1)社会文化要素。

社会文化要素是在建造建筑时影响选择的要素之一,在相似的自然环境中,面对相同的材料可以建造出不同形态的建筑。与建筑地域性原则有关的社会文化要素包括:组织结构,是社会整体结构和特征,作为一种基本力量影响着地区建筑的形态;经济形态,是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形式,经济发展规律制约着建筑的发展;信仰与习俗,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影响着建筑的布局、空间、形式以及建造技术。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是影响建筑的社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高层建筑的建造要遵循国家的政策法规,听从政府制定的政策,服从地区规划布局,避免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受高层建筑设计的人的影响,其中包括建筑师,对高层建筑产生影响最大的人,在与社会领导层面、业主的沟通上和设计上都有重要的作用;起决策作用的管理者,重大工程都要由当地的领导部门来决定,决策权由职能的大小决定。

(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的影响是建筑空间状态更新的实质推动力。构筑技术是建筑的最基本问题,是建筑能力的反映,决定着地区建筑的成就和历史地位;装饰工艺,是建筑的意义象征和图式化表现,是建筑地区风格的重要因素。

2. 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概述

2.1 地方环境意识和自然风情在高层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展现。

源于乡土精神的生态气候观,是对乡土技术进行改进的生态技术,从建筑的构形、构造设计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来应对气候。高层建筑要做好因地制宜的工作,其平面几何形状要适应用地的形状、大小、位置,腾出更多的用地来建造建筑的外部空间和绿化环境。对功能要求给予满足的基础上,还要从各方面取得形象的良好视觉效果。

2.2 现代技术和地区文化整合到高层居住建筑设计中。

建筑结构要准确无误、清晰可见,充实建筑形式并与之达到协调和谐的关系,高层居住建筑使用新型结构体系可以获得广阔的空间,建筑精品的出现就要求建筑师能够把地方文化的表现和结构技术完美结合。高层居住建筑的构筑技术决定了它的地域性造型、结构方案、装饰工艺等的可行性和水准,还可以从细腻深入的节点和有致的联接关系上体现出高层居住建筑现代构筑技术的地域文化。高层居住建筑装饰工艺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得体的地域性装饰可以增强建筑的亲和力。

2.3 高层居住建筑的创新思路受地域文化理念的启迪。

(1)高层建筑的设计要和当地的地域自然气候和环境相呼应,使其可以延续建成地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质,并通过借鉴传统建筑的经验使自己的建筑更有生命力。在借鉴传统地方建筑风格的同时,要注意高层的各个层面与自然结合的科学论证,使其具有稳定的风格基础。高层建筑在建筑材料和经济技术方面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能够就地取材会对高层建筑的经济性有很大帮助。在建筑的生态、节能方面要考虑成本与地区经济能力相匹配、推广高效益的节能技术,同时要有合理的节能投资回报期,生态环境和节能是相辅相成的。

(2)高层居住建筑还应借鉴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光线、温度、湿度都是通过不同的空间布局来调节的。高层居住建筑受地域的气候物理环境影响,同时更要适应物理环境。高层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形地势的因素,做到因势利导,可以在高层的底部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并利用基地地形,使其达到底部空间与地形地势的灵活结合,这样可以使高层建筑拥有丰富的室外空间,还能够表达较强的地域性。

3. 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类型

3.1 平面设计。

高层居住建筑的平面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城市的核心规划理念。高层的选址建设不应打断城市的自然景观轴线,高层建筑选址处于视觉通廊中时,可以在规划时来控制建筑的高度,或通过奇妙的设计防止高层建筑的阻碍。高层建筑设计时,要从平面形式和体量上都要尊重城市的设计主题。

3.2 立面造型设计。

高层的形体塑造和立面元素构成处理影响着当地风格形象的塑造,高层外部形态的美学形式由二者共同构成。高层可以借鉴某种传统建筑原型来表现它的体量形态和轮廓,运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表达地域性。高层建筑可以对当地传统材料进行更新利用,运用现代材料来阐释地域文脉。通过色彩的表现使人们对色彩的体会和认识具有代表性,使高层的色彩成为地域的象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新宠儿,它的设计也应该对它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做出呼应,一来是延续己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精神特质,同时也能在借鉴传统建筑的经验基础上,让自己的建筑生命更长久。因此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对这一问题给予充分重视,从实际出发,充分考量高层建筑所处地理环境,确保建筑与当地居住环境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石华.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6.

[2] 姜珉.高层居住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8.

[3] 冯海桃.浅谈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探索[J].科技资讯,2010,15:91.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的控制阶段及优化对策... 下一篇:如何提高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