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22 05:26:11

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 要】首先分析了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数学是很多专业课程的基础,而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专业课教学。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专业课

一、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的科学,是揭示自然、社会规律的语言和工具,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要用到数学,数学已经成为人们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数学是自然科学等的基础,并在经济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从事科学和技术工作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赖以生活的充满信息的世界,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直倍受人们关注的基础课程,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

2.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

中职数学教学与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不同,中职数学是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文化课,而非专业课。数学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的理论和技术工具,其应用非常广泛,这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早已得到证实。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所以说,应该将数学作为中职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为学习专业课程服务。但是,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从所用教材来看,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均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规划教材,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和通用性。然而我们是中等职业学校,既然是“职业”学校,就应该具有“职业”特点,也就是要突出各专业的不同要求,每个专业应该有该专业自己独特的教材。现在,专业课都有专业课的教材,而各专业的数学教材也应与专业要求相匹配,但是,目前为止尚无合适的与专业配套的数学教材形成。

(2)从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看,教学计划中数学课与其它专业课设置界线分明,缺少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一片茫然,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专业课要求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而且数学课开课时间一般先于专业课,等到专业课教学中用到某一部分数学知识时,学生往往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成过眼云烟了。所以说,目前的数学课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3)从教学方法来看,数学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一般以课堂纯理论教学为主,“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辅助教学手段缺乏。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学习被动,大多数学生没有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不仅如此,他们对数学等基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产生排斥和厌烦心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基础差,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觉得学习无用,学了也白学,与现实脱离,因此,学生厌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采取强行灌输的形式。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越来越反感,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

二、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轨,已经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也不能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能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和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中职数学的“实用性”教学,通过数学拓宽对专业知识的深入认识,让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促进专业课教学

(1)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注意授课内容之间的衔接和协调,统筹安排课程内容、教师资源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

(2)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并据此选择适合的数学教学内容。针对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组织,灵活运用案例式、模块化、任务驱动化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专业课的项目教学的需要。

(3)数学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鼓励共同开发编写中职数学教材,促进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能力的提高,做到课程内容之间的灵活整合。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结合专业课内容进行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问题。在专业课教学中,也要注意运用数学的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课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专业技能两方面都获益。

2.探索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制定服务策略

(1)合理制定与专业课相适应的数学教学计划和服务宗旨。

(2)优化整合数学教学内容,以适应专业课教学需要。

(3)恰当地提出数学教学目标,以适应各专业特点。

(4)采用恰当的数学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意识。

(5)结合专业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6)开展数学建模比赛,深化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促进专业课教学。

总之,要根据本校设置的专业课合理安排数学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W生“吃得好”、较差学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

【参考文献】

[1]赵林.中职学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6(3)

[2]凌贻清.中职数学课程现状及改革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4(20)

[3]赵亚闻.中职数学教学反思与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3(6)

[4]何易.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上一篇:高中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分析 下一篇:对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