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结算审核办法

时间:2022-09-22 05:05:31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结算审核办法

摘要: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建筑企业的改革,致使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采用增大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重复计费等手段故意高估冒算。如果在审核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审核结果的不准确。要解决以上在预结算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要求预结算审核人员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紧跟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的发展步伐,同时更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充分认识和学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审核的方法和作用。

关 键 词:建设工程 预结算 审核方法

0 前言: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不断地涌现,建筑更加丰富多彩,使得在建设工程中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也在不断地规范、发展和完善。从事造价管理的人才在不断地新老交替,由于新手缺乏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可能造成工程量计算及套用定额和计算费用方面的差错。

1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现状

1.1工程造价管理与市场不协调

目前工程造价的计价主要是依据国家、地方颁布的定额和相关的文件来确定的。首先,国家相关部门编定的统一定额过程长,更新慢,变化小。其次,除了国家的有关部门制定了统一的定额外,各省级的相关部门也以此为依据制定本省的定额。然而即便如此,这些规定的计价资料往往是以大城市的价格水平为依据编制,其他地区的市场价格难以得到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和价格水平是波动的,尽管市场具有流动性,但各地区的差异在某时间段内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定额的时滞性和盲目统一性必然导致工程造价的计价难以灵敏准确的反映市场变化,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两者的不协调显现突出。

1.2工程造价计价不能反映竞争机制的要求

市场经济范围内,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的前提是自由竟争市场体系。建设领域内的竟争集中体现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阶段,而竞争的核心必然是价格。但事实上现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有碍公平竞争局面的形成。例如:定额中度量过于精细,试图“绝对精细”地反映出建设项目所消耗的各种资源,从而形成的价格缺乏弹性。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中对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都严格区分,使竞争性费用无法从造价中分离出来。不利于施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竞争体制的形成。又如:目前的定价方式中,某些费用的取费标准按企业所有制性质或行政级别加以区分,人为地添加了企业竞争中的不平等因素。

1.3工程造价在招标投标中的限制

目前,全国各地先后建立的有形建筑市场采用最低价中标法,将政府投资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都纳入其中进行集体统一管理,明确招标投标方式,统一招标投标的程序和手续,审定各项工程评定主要方法,而各地的评定标方法各有差异。例如:评审法,合理低价法,二次报价法等。而理论上最优、实际中可行的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大部分中标后的结果不理想,实施过程中甲乙双方矛盾突出。

1.4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总体素质急待提高

在国际上,从事建设工程造价工作被认为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国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的从业人员接近百万,大部分人的主要工作是套定额。甚至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内容仍是如何使用定额,如何套单价等等。因此,大部分人员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理论与实务知之甚少。技术与经济结合得还不完美。

2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存在的问题

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与审核工作是一项很烦琐而又必须很认真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如定额换算不合理,由于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规范的不断涌现,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不断增加,然后因缺少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致使定额含有较多的不合理性;其次高估冒算现象在结算时也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收入,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等手段人为的提高工程造价。

3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3.1工程量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

首先,要分清计算范围,如基础与墙身的划分界限、竖向结构中不同标号混凝土的划分、主梁与次梁的划分、有梁板、平板、无梁板的划分等。其次,要分清限制范围,如建筑层高超过3.6m,且顶棚需要装饰方可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屋面坡度大于45。方可计算坡屋面外脚手架费用等。再次,要仔细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相符,防止计算错误。

3.2套用单价的审核

要注意采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工程项目是否重复套用;材料价格套用是否合理。

对换算定额单价的审核。除按上述要求外.还要弄清允许换算的内容是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或机械中的全部还是部分.同时换算的方法是否正确,定额消耗量、定额基价是否准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定额单价的准确性。

4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审核的方法

由于建设工程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因此采用合理的审核方法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将直接关系到审查的质量和速度。主要审核方法有以下几种:

4.1 工程造价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规则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金额不大的项目,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4.2 工程造价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项目进行审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如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可以不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4.3工程对比审核法

当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审查,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

5结束语

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审核工作可谓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审核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努力提高审核工作水平实事求是。一定要从如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考虑问题、并且处理好一切问题。

参考文献:

[1]俨玲、尹贻林,工程造价导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J],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3]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下一篇:城市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分析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