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功 基 识

时间:2022-09-22 04:18:4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总理曾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即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若此,作为一个教师要如何才能成为一流的教师,如何才能走上成功之路呢?在此,我谨将自己在学习与工作中的所得所悟释言以解。

一、开源立本

做为教师,要在才德能识等方面优于他人,方可为人师。如何才能做到呢?学。学什么?学经典,有价值的经典。有价值的经典是法的载体。你找到了有价值的经典,此即为开源。你学了悟了懂了通了,能教了会教了,学生爱学了学懂了学会了,这就是你的本钱,也就是说,你才有了从业立业之本。

为什么要读有价值的经典?就是要做到“取法乎上”。例说一下,周文王、孔子、孟子、诸葛亮、等伟人的共同特点就是读有价值的经典;犹太人总人口1600万,在全世界680多位诺贝尔奖者中,有138位是犹太人或者犹太血统。犹太人培养孩子两大特点:一是犹太人为了教育不惜倾家荡产,二是犹太人很小都要去读一本书——《圣经》。中国人,尤其是教师更要读自己的经典,前人的总结有太多可以也非常值得学习和传承的东西。比如在教学上运用的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在学习上用的是: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无论怎样改革,实质上用的都是这些传统的知识。比如现在讲的快乐教育不就是寓教于乐吗,只是换个词而已,其实是换汤不换药。而有些叫法,个人觉得反不如前人概括的,比如教学相长可以包容师生互动,而师生互动却不能替代教学相长。所以,无论怎么样,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一定要守住不动摇。

科学实验表明:100孩子去看白雪公主的书和100个孩子去看白雪公主的动画片,后者将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给抹杀了。学习经典可以提高记忆能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信心,改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外貌气质,进行正音训练等十大好处。因此,教师必需要认真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成就,只有开源才能立本。

二、明德悟本

现代的建筑,地基不牢偷工减料的房子叫做豆腐渣工程。那么我们人呢?如果基础不好,就只能说,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鸡。现在,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唱歌、跳舞、弹琴、奥数、外语等等,无一不学。但却极少有人教孩子孝(百善以孝为先)、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一个人不会唱歌是人,不会弹琴还是人,不会外语也不说不是人。可一个人无德,那就真的不是人了。因为和动物一般,甚至不如动物了。比如狼就至少做到了八德有五,悌(团结)、忠(听头领旨意)、信(合群)、礼(懂尊卑,护子女)、义(团队精神)。

德之育,实际上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形成合力,以产生实效。但今天的社会风气,我不敢说。今天的学校,领导、老师都在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他们自己知道,不用我说。从生活中的某一事例可以说明点问题,我在网上与“QQ好友”聊天,人家一知道我是当老师的,不问清红皂白就会这样了:有些人就直言,对老师没什么好感免谈;有些委婉些说,而后不说话了;有些直接拒聊。这应该能说明现在的老师都“很好”吧——“德行高尚,为人师表”。哈哈,还是用三个字概括一下吧,缺德呀,是不是到了冒烟的程度,我就不得而知了。可见,德之育的重要责任就只能由家庭教育来担当了。要不然怎么办呀!家长就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中坚力量,家长不做都不行。为什么呢?道理显而易见,如果一个孩子品行有些问题,一般人会怎么说呢?多数时候多数人都会说,这孩子太没教养太没家教了。这说谁呢?说家长呢呗。孩子有问题,挨骂的都是家长。有时候,甚至某些老师都会说,找你父母来,这孩子怎么教的,这么没家教没素质呢。把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了。这当老师的就很少有这样说的,我是干嘛吃的,这孩子我怎么教的,我也太不称职了,我怎么就把这好好的孩子给教成这样了,我这不是混蛋嘛。呵呵,这么说的老师几乎没有吧。因此,家庭教育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了,家庭教育成了教育的重中之重。而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对此有何感想呢?我觉得作为教师——育人之人,就更要有高尚的道德,要不怎为人师表。教育的根本或说是起点就是德之育,德育的基石就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的核心与根基就是孝道。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有所生也。不敬何以别乎。意即如不敬,就如畜牲一般甚至不如畜牲。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德善之人,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孝道。不妨让我们的孩子学习一下《了凡四训》。《了凡四训》讲了立命之本,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就是孝道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但这一切都要首先从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学起做起,自己做到了,才好去教育学生,也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明德悟本才行。

三、知守成本

守,即守护、守住,引申为坚持、发扬。守什么?概括魏书生老师的话,就是守住知识、守住经验、守住长处。

守住知识,就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继续学习新知识;就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提升素养,积累资本。守住经验,就是守住源于书本上和实践中的经验,分析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那些宝贵的有价值的实用之妙法,深深的刻入自己的心脑融入于自己的血液。守住长处,就是坚持自己的优点,并使之得以发扬。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知识是根,经验是法,长处是路,三者相辅相成,是教师立足和成功的基本条件。

守的基础是你自己要有可守的东西,就是前面说的知识、经验和长处,如果没有这些,你就谈不上要守了,因为你无守可守。比如,身为教师,我们虽不见得能让自己识如大海,但至少也要努力让自己拥有一片海。这样你才能挤出一滴水或一杯水给你的学生。如果你自己才仅有几滴水,你怎么能给予你的学生营养呢,因为你自身就是一个饥渴难耐营养匮乏之人哟,你尚且需要救济,何谈支援别人嘛,你说是不是。可见,知识是你教育生命的源泉,知识是你教育生命赖以存活的根本。因此,要守住知识。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老师自己都无守可守,又怎么能谈得上去做到这些呢!因此,守是要有基础的,要有可守的东西才行。守的原则是坚持,坚持学习,坚持吸收,坚持发挥,坚持传承。守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育人的质量,使得你的学生能够真的成为身心康健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人。

上一篇:教师培训促进教育教学 下一篇:思想品德课呼唤对生活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