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22 03:50:10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

一、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近况

1.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所取得的进展

随着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实施以及电信部门各项刺激消费的新举措的实施,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农村居民逐渐意识到信息交流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安徽农村居民电视机、电话拥有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据调查,2008年末,安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8.7台,比2001年增长了3.8%。

与此同时,农村居民购买通信工具比例大幅增长,手机迅速普及。移动电话方便、灵活,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购买量迅速增加。据抽样调查,2007年全省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87.3部,比2006年增长了13.8%,移动通信成为信息消费的重要部分。

2.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安徽农村信息消费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就整体而言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调查显示,看电视以及亲朋间的交流是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且电视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最多的媒介。31.6%的农村居民平均每天收看2~3小时的电视节目,只有不到5%的人订阅报纸、杂志。此外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电脑拥有率仅为3.4%,电脑作为现今社会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在农村仍属于稀有物品,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信息消费支出相对较小

调查显示,居民中平均每月用于信息消费的费用在50元以下的占72.1%,信息消费支出在50~100元的占18.2%;而在信息消费支出中,移动电话费用的支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地居民的移动电话费用支出是其信息消费支出的重点;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在10%以下的占7.1%,10%~20%之间的占78.3%, 20%以上占14.6%,信息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活动中的所占比例不高。

(三)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拥有的信息产品也随之更新换代。一些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数字化信息产品如CD机、VCD机、DVD机等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本次调查中,农村居民信息产品拥有率较高的是彩电、VCD机、DVD机等价位适中且多以家庭购买为主的产品,其拥有比例分别为92.1%,70.7%,63.2%,居民对录音机、录像机、MP4等产品的拥有率比例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前两者是作为早期的视听设备已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后者则作为现今时尚的个人数字化视听产品,价格比较昂贵,超出农村居民所能承受的消费能力。

(四)信息识别能力较低

判断信息真伪要求消费者具有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这受信息消费者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具有相关的信息消费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信息识别能力较强的人从事的信息消费活动较多。调查显示,表示“不能识别信息真伪”和“不清楚能否识别信息真伪”的人占61.4%。大多数信息消费者因为自身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的限制,信息识别能力不强,这妨碍了他们进行更多、更高层次的信息消费活动。

二、影响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因素分析

1.居民收入水平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可支配收入是决定信息消费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安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3556.27元,江苏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561.3元,后者为前者的1.85倍。同期安徽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的支出为718.5元,江苏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为1450.3元,后者是前者的2.02倍。其中安徽、江苏两省信息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2%和22.1%。由此可见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安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重要外因。

2.信息产业本身对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

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内容提供服务业等。在我国,这一范围基本上等同于电子工业、邮电通信业和信息咨询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居民信息消费的增长。而目前安徽省信息产业虽发展较快,但农村信息产业基础薄弱、整体规模较小,信息基础设施贫乏,信息政策和法律不完善,致使信息产业本身成为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障碍。因此加快安徽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3.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由于农村居民所受文化教育程度的不同,他们在主要信息渠道的获取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在信息获取时会更多的选择网络和报纸、杂志,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会则更多地依赖于电视以及与亲朋相互间的交流,获得的信息也较为贫乏和滞后。

三、提高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途径和建议

1.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乡域经济

收入是制约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要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就必须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安徽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安徽人口总数的80.91%,因此提高农村信息消费水平也必将促进全省的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则需要加大政策上的引导。

近年来,安徽农村发展虽有小成,但现代农业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快,农业综合生产力仍不高,故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仍是重中之重。同时应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并鼓励自主创新,广开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乡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地转移;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意识,更新消费理念

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意识,要让人们意识到,获取信息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虽然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免费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但它们多数是无效的,真正的有效信息是不会免费的。因此,人们在进行信息消费时,不能只选择那些免费的,也不能只选择价格便宜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了获得有效性高的信息消费,需要有一定的支付。前已述及,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了居民的信息消费素质,所以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大文化教育力度,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提高信息消费素质。

3.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必要因素,因此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刻不容缓。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成本。并同时扩大信息产品的供给,加快信息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升级。增加产业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引导信息消费的快速稳定发展.

4.完善信息消费法律,维护信息消费权益

法律作为维护公民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在发展中更是不可或缺。在发展农村信息产业的同时,应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和对信息生产部门技术安全和标准立法,以保护信息开发和提供者的权益,保证网络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不受侵权,保护信息开发和提供者的权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消费正越来越成为消费的热点。提高信息消费质量,推动信息消费健康发展对拉动安徽省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和现实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上一篇:围绕办刊宗旨 提升杂志质量 切实服务“三农”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