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上钢琴师》浅析电影音乐的功能

时间:2022-09-22 03:25:35

由《海上钢琴师》浅析电影音乐的功能

摘要:在《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中,电影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世界,音乐的风格性也奠定了这部电影的基调。

关键词:电影音乐;情感;风格

离电影最近的艺术其实不是摄影,而是音乐。我们会为一首旋律而记得一部电影,如《memory》和《猫》、《妹妹找哥泪花流》和《小花》、《斯卡布罗市集》和《毕业生》等。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就像一对默契很好的搭档,当画面在客观的叙述现实世界时,电影音乐在明晰或隐晦的表达着作者对客观世界产生的情感体验。画面因为音乐的加入多了更多的主观性,音乐的无对象性与不确定性也因为画面的客观性变得具体和明确,由此看出电影音乐与画面是互为补充的关系,电影音乐更好的诠释着画面推动着情节渲染着人物内心,也表达着导演和作曲家的立场。

《海上钢琴师》是导演托纳托雷在1998年最为重要的一部影片,这是一个讲述述天才钢琴师的故事。影片用音乐来展现了1900的一生,他的生与死、他的悲与喜,他的思维方式,他的情感世界,他眼中的世态炎凉和众生相。

作为一部以钢琴为主题的影片,为本片操刀配乐的是世界电影界著名和资深的意大利最具风格的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该片在第五十七届金球奖获得了最佳配乐奖。

笔者就从《海上钢琴师》中的音乐来浅谈一下对电影音乐功能性的理解

一、描绘性音乐的运用来刻画人物性格与情感世界

描绘性音乐也被称为说明性音乐或解说性音乐。音乐已经不仅作为背景和陪衬存在,辅助画面来完成叙事,而是直接成为叙事元素本身,串连起情节线索。从1900对钢琴的演奏的过程中,把音乐自觉的注入叙事环节中,成为影片内在的客观性的声音,这种描绘性的音乐表达着1900的人物性格及内心情感世界。

1900的性格是怎样的?影片中除了用1900的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外,更加多的是运用1900指间的音乐向观众说明1900的性格。有一个场景是,当在维吉尼亚号的演奏厅给乘客们演出时,指挥又一次的叮嘱1900要按着曲谱弹奏,但没有悬念的是追求音乐自由的1900又一次的即兴演奏了起来,指挥很无奈,但是观众欣然接受,随着1900弹奏音乐的节奏,欢快地舞动了起来。

这就是1900演奏音乐的方式,他的音乐是随着他的情绪变换着的,他的音乐的灵动性就是体现在他自己对自己的音乐也是无法复制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音乐家。他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宣泄情感,他在音乐中寻找着精神上的自由,因此任何固定的有拘束的音乐在他那里都是不被接受的。因此这段音乐的出现就比语言更有力更轻松的展现了1900不被束缚、具有叛逆色彩的性格。

1900是孤独的,钢琴与大海是他精神上的寄托,在他一生的情感中,爱情只是他一个没有实现的梦,但聊以慰藉的是他还有一段珍贵的友情。麦克斯初来维吉尼亚号,由于晕船,呕吐不止,东倒西歪的站立不稳,这时,1900优雅的出现,他让麦克斯帮他送开钢琴的制动栓后,与麦克斯共坐在琴凳上,随着轮船的摇摆节奏,演绎了一段浪漫雅致的钢琴曲。这可能是最浪漫的情景了,到处滑动的钢琴和流畅动人的钢琴声让人赞叹不已。从这首乐曲的轻快、悠扬、无拘无束的情绪中可以看出1900对陌生人麦克斯友善的一面,以及童真和优雅共存的气质,因为琴声既是心声。

当1900应一家唱片公司之邀录制音乐时,无意中看到了窗外的一位清丽质朴的姑娘,她那种慵懒、纯真的气质,瞬间吸引了1900全部的注意力,他把当时的感受通过他的指尖在钢琴上弹奏了出来,从看到姑娘时的欢喜、热切、盼望、期待,到姑娘的离开导致的失落、惆怅,一颗跌宕的心完全展现在这首乐曲当中。在这里这首乐曲发挥的是极致的抒情功能,它通过听觉调动观众的情感体验,由于情感和情绪本身就是主观的、模糊的、难以形容的,所以用很具体的语言和影像来表现情感和情绪就不如用抽象性、模糊性的音乐表现和扑捉这些主观情感、情绪来的传神。这就是用音乐来刻画人物心理的长处。

二、表现角色体验的音乐的运用来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角色体验的音乐是指影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丰富微妙的情感状态,以及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突然心里变化,包括角色的幻想、回忆、想象。影片中有一段场景是麦克斯问1900演奏即兴钢琴曲的灵感来自什么地方,1900就在现场给麦克斯演示了一番,他细致入微地观察一等舱舞会上的各色人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确定这些人物的角色,如谋杀亲夫的老女人、沉湎于往事的中年人、看破红尘的、偷穿礼服期待艳遇的三等舱乘客,然后通过琴声刻画的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三、背景音乐的无意识支持

背景音乐是运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手法。主要作用是烘托气氛,渲染情绪。美国已故著名电影作曲家赫尔曼说,音乐实际上为观众提供了一系列无意识的支持,它不总是显露的,而且你也不必知道它,但是它却起了应有的作用。他的这段话用来形容背景音乐是再恰当不过的。

莫里康内在大量的背景音乐中, 运用了交响性和色彩性的写作手法, 使配乐既具有大气磅礴之势,又兼具细节处之妥帖优雅, 使画面与音乐的结合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同样也是在不显露地支撑着剧情。

气势辉煌的管弦乐在剧情开始时就有很好的展现,当维多利亚油轮上的人们看到自由女神像时,管弦乐气势磅礴的展开,画面以俯拍的镜头展现大海的广阔和游客为自由女神像欢呼的场景,音画很好的结合,此时的背景音乐既描绘出了这种宏大场面也奏出了人们到达美国时激动、昂扬、开阔的心情。但尤为打动笔者的却是剧中背景音乐在细节处的表达。

在剧中,1900是个寂寞的人,寂寞的人是不懂得诉说的,特别是面对自己的心上人的时候,他只会拿着自己的CD对着镜子练习要说给女孩的话,这时背景音乐响起,钢琴声温柔的弹奏轻缓的结束,像是1900面对女孩时的心情,一片情意在心里千折百转后化为沉默。后面一个场景是在船上,1900通过女孩和其友人的对话认出了女孩就是和自己在深夜谈心的农夫的女儿,当女孩说道:“我爸爸告诉过我他听过海的声音。”时弦乐声响起,镜头从1900的背后由远拉近,1900转身注视着女孩,当友人问女孩:“是吗,海说了什么?”女孩说道:“不能告诉你,这是个秘密,秘密是不能公开的。”这时弦乐声由小变大、由缓转快,乐声中涌动着1900此时的激动心情。1900这时已经知道了她是谁了。此时的1900没有一句台词,却让细心的观众知道了他的内心变化,也交代了剧情。下面的一个场景是:1900斜趴在钢琴上,弹奏着极不和谐的小二度的音符,这种不和谐的乐音也可以理解为1900想去看望女孩却又胆怯的矛盾心情,这时画内音转为画外音,重复弹奏着一组四个音的上行音符,这组简单的音符仿佛1900偷偷去三等女舱寻找女孩时的心跳,由慢到快、由轻转重,间或用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某个音符形成不和谐的小二度,这时的琴声暗合着1900的胆怯紧张的心理,也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成就一部佳作的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莫里康内就是在细节上面运用了大量的背景音乐来表达情绪营造气氛,背景音乐这时作为电影一个重要的因素,无意识的支撑着影片中对1900的刻画和内心世界的展现。

四、电影音乐对影片风格化的塑造

莫里康内与一般的作曲家不同。一般人都是根据拍好的镜头素材配乐,而莫里康内则完全相反。除了第一部《荒野大镖客》,他全部都是作曲在前。往往影片还没有拍摄之前,他的音乐已经谱写完成。①

这是部描写音乐家的影片,音乐在这部片子中不是零敲碎打、缝缝补补的陪衬品,而是这部影片中的明星和主角,它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它用它的韵律掌控了整部影片的节奏,它高度的统一了整部影片的风格。

以风格性闻名的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在这部片子中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优美和浪漫中隐现着孤寂和落寞的醉人乐章。钢琴柔美的音色是那样的纯净与清澈,这种风格也和1900出尘的气质相吻合,当优美的旋律响起时,你仿佛可以看到1900沉浸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他或许会通过指尖上的弹奏流露出他的一些情绪,但他的内心却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就像他的音乐,你可以被打动,内心充满着精神上的愉悦,但你又不可能很完整的描述它,不自信你理解了它所有的内涵,就是在这种既愉悦又伤感的优雅乐声中,你领悟到了整部影片的风格,它是独特的,很难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但它一定会让你在观看整部影片中沉静下来,醉心于钢琴音符的自由流淌和1900的眼神、话语。或许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吧。

注释:

①青溪.《艾尼奥•莫里康内:此曲只应天上有》.选自《大众

电影》2007/03

参考文献:

[1]罗展凤.《电影x音乐》[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7

[2]田艺苗.《留影留声全球电影音乐经典鉴赏》[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8

作者简介:

刘盛楠,音乐学硕士,湛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助教。

上一篇:首饰设计――藏银饰品 下一篇:浅谈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