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扩展教育消费研究

时间:2022-09-22 01:52:56

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扩展教育消费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消费已成为我国家庭消费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扩展教育消费正在突飞猛涨。然而,以各种培训项目为主体的扩展性家庭教育消费市场启蒙时间短、发展过快、问题不断,极大了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成效。本文正是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家庭消费为基点,分析了我国家庭扩展教育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其以后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扩展教育消费现状 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质量教育需求迫切,另一方面则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再加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舆论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消费日益攀升,消费方式和内容也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家庭消费的问题,特别是扩展教育消费问题更是比比皆是。因此,本文在对家庭教育消费进行全方位的介绍下,对扩展教育消费做深层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 家庭教育消费概念

狭义和广义的家庭教育消费共同的特征是要满足成员在思想、知识和技术素质上的提高。不同的是,广义上的家庭教育消费概念外延到了一切具有教育价值功能的消费投入和消费活动。因此,广义的家庭消费包涵了两个方面:第一,家庭向社会教育服务机构购买的一切必需品的消费。第二,广义的家庭教育消费还渗透在为教育服务的其他消费上。例如锻炼身体、穿衣吃饭甚至涵盖了父母与孩子一起聊天游戏等消费形式。它也被称为“消费中的教育”。

二、 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内容

魏新和邱黎强在1998年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负担率的研究中,根据教育支出所涵盖的范围,将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分为基本教育支出、扩展教育支出、选择性教育支出三类。其中,基本教育支出指受教育者应支付的最起码的教育支出,包括学费、杂费、托幼费、学前班费、学校指定的教材及参考资料费、校服费、文具费、为求学而支出的食宿费及其他费用。扩展教育支出是指基本教育支出之外的家教支出、补课费、各种开发智力的培训班支出、课外书籍费用、各种与求学有关的辅导班费用等。选择性教育支出是指为学生择校而支付的捐集资、择校费[1]

三、 基础教育阶段扩展教育消费现状

根据《2011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报告显示,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的平均金额为1370元,占家庭总支出的44%。学前教育阶段消费成为除大学教育消费以外最大的支出项;小学生成为参加培训班最主要的人员,超过80%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参加培训班。另外,70%以上的家庭在关注留学资讯。因此,我们就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为基点,主要展示其扩展性教育消费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消费投入大

目前,我国现有3亿多学习的适龄儿童,相对应就存在6亿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就网上调查显示,52.6%的工薪阶层,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占家庭总收入的30%以上。虽然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孩子的教育费用给家庭造成了“非常沉重”的负担,但仍有过半的人表示,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是值得的,培养孩子就必须这样,只有11.11%的人感觉负担孩子的教育比较轻松。

(二)家庭扩张教育消费见长

《2011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家庭教育消费应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行发展”的原则进行投资。 根据结果显示,43.7%的家庭重点关注孩子在应试科目的学习并兼顾适当考虑孩子的兴趣培养;有超过一半的家长更加注重孩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或将素质培养与应试教育放置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调查显示,各种兴趣特长的培训班已经成为家长支出最多的项目,有71.4%的家长曾经为孩子支出过相关费用。

四、 基础阶段家庭扩展性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 高质量教育需求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增长,对教育的需求也与日俱增。1999年我国施行扩招以后,再加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强烈的社会竞争压力,这也刺激着人们对高质量教育产生需求。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扩展消费的内在驱动力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经济收益需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活动,扩展教育消费也是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换取较大个人教育经济利益的过程。受教育者通过扩展教育可促使其在同龄人竞争中占据竞争优势,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本回报率。其次是生活质量需要。扩展教育消费支出包括各种开发智力的培训班支出、课外书籍费用、各种与求学有关的辅导班费用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修养,获得文化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 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传统观念包涵了千千万万的父母希望孩子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行为比比皆是。有数据显示,低收入家庭更重视家庭教育。20%低收入城镇居民的人均教育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最高,这表明低收入家庭更加重视教育投入,他们期待通过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子女文化程度,从而提高家庭成员的竞争力。再加上越来越严峻的社会竞争压力就造就了盲目的教育消费投入,单纯以为,教育消费投入越多回报就应该越大。

(三) 非理性因素存在

非理性的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的跟风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在众多的扩展教育消费支出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家长被迫让小孩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一方面是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还是家长盲目的攀比,炫耀式地学习目的的影响。当然,这与教育消费的功利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 基础阶段家庭扩展性教育消费的建议

(一) 树立教育消费服务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扩展教育消费是机构提供的一种可以供选择的教育服务,教育消费者拥有选择受教育机会的权利。也就是说,教育服务机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但是目前,多样化的教育机构为了生源,不惜提供虚假信息甚至以物质诱惑来吸引学员,造成了部分提供扩展性教育消费服务的机构的混乱,不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机构应该树立教育消费服务理念,想方设法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服务质量,满足教育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要尊重受教育者,使其掌握真实的信息,并享有对办学机构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评价权。

(二) 引导理性教育消费观念,避免无效消费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进行扩展性教育消费选择时其目的不在于学习的成效而转化到一种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标志。不管自身经济支付能力,甚至不管所学的科目是否适合受教育者以及所学的效果,一味仿效和追求他人更高消费水平的消费,出现攀比消费的行为。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给予理性消费的呼吁,防止盲目的过度的消费,加强与学校以及教师的合作,在清楚了解受教育需求和条件的情况下,宣传合理的正常的选择扩展性消费项目,避免受教育者物质和时间上的浪费。

(三) 完善扩展性教育消费市场秩序,加大监督力度

近年来,我国各种扩展性教育消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旺盛生长,随着而来的消费问题也比比皆是:招生信息不符、机构携款私逃、不按合同办事等等。为了完善扩展性教育消费市场的秩序,使其成为主流教育的有力补充,急需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给予管制规范,严惩唯利是图的办学行为。同时还可以规定扩展性教育消费金额的上限,对办学主体进行监督。当然,解决扩展性教育消费问题的绝不仅是一个单独的政府政策所为,还需要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Bary, M. Counting the full cost: Parental and community financing of education in East Asia[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6.

[2][美] 马克・贝磊.教育补习与私人教育成本[M].杨慧娟,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林艳君.浅析家庭教育消费的现状与投资效应[J].学理论,2010(18)

上一篇:关于钢贸行业危机的起因及反思 下一篇:加油站便利店的4C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