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参麦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2 10:09:29

黄芪\参麦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参麦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参麦注射液和牛磺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黄芪;参麦;牛磺酸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弥漫性或局限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呈增长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用黄芪、参麦联合牛磺酸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制定的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5~43岁,平均(2916±1042)岁。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4~41岁,平均(2787±923)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综合治疗,包括休息、抗炎、调节免疫、药物如维生素C、能量合剂、维生素E、辅酶Q10等治疗,有心律失常者给予相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鸿制药厂生产,批号:0210094)40 ml加入5%葡萄糖液3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2周;参麦注射液(成都地奥九鸿制药厂生产,批号:0210094)20 ml加入5%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20 d;同时服用牛磺酸片(上海十八制药厂生产,批号9501001)2 g,3次/d,连续口服30 d。两组均以30 d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对两组患者记录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前后对比观察其疗效。显效:疗效中或疗程结束时,临床表现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CKMB转阴;有效:治疗中或疗程结束时临床表现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明显好转,CKMB转阴;无效:疗程结束,临床表现暂时消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无明显好转或反复[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χ2和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48,P

22 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治疗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尤以胸闷、胸痛、心悸的消失率更为显著(P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改变 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KMB、AST 、LDH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病毒对感染的心肌细胞直接损害和病毒诱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心肌损害,其作用的共同结果是氧自由基引发细胞膜内脂质过氧化损伤,使心肌细胞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产生大量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使其膜通透性增加,钙离子大量内流,细胞内钙超载,导致细胞坏死[3,4]。若不及时予有效治疗,心肌炎性病变迁延不愈,最终可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病,则预后较差。目前西药治疗多采用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受损的心肌等,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中西医治疗疗效高于单纯应用西药,且毒副反应少。

中药黄芪是一味传统的补气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含有多糖、皂甙、黄酮和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皂甙类有明显的抗病毒及正性肌力作用,多糖类明显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黄芪可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少,从而减少氧自由基造成的损伤[5]。参麦注射液由红参、麦冬提取物混合而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效,对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促进细胞免疫,清除氧自由基,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减少心肌细胞的损害及心律失常发生;而且参麦注射液还能提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保护损伤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防止心肌细胞的再损伤,促进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恢复[6]。牛磺酸是一种含巯基的β氨基酸,约占心肌游离氨基酸的50%。有研究表明,牛磺酸能抑制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引起的钙内流增加,减少细胞内脱氢酶等释放并清除细胞内过氧化物,保护受感染的心肌细胞[7]。本研究联合这三种药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症状、体征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血清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降低不明显。提示上述药物联合治疗可保护心肌细胞和减少病理损伤的发生,产生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尽管其详尽机制尚不清楚,但在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无明显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采用黄芪、参麦联合牛磺酸可作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组委会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纪要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5,11(6):324326

[2] 张自珍,于小华,张平,等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0例观察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4(1):143144

[3] 于小华, 李双杰, 张平纳米α亚麻酸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3):976978

[4] Dennert R, Crijns HJ, Heymans S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Eur Heart J, 2008,29(17):20732082

[5] 宋国栋, 王萍, 刘善洪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9):44134415

[6] 周素敏, 秦绪波, 王筱梅, 等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3):106107

[7] 王璃,赵时敏,郭行平,等牛磺酸对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中华儿科杂志,1997,35(7):536538

上一篇:磷酸肌酸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下一篇: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