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时间:2022-09-22 10:07:55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随着当今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越来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以其直观生动的特点和强大的交互功能,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表现单一的缺陷。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教师学生活动的关系

从课堂构成者的关系来看,离不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互动是双向的,且带有浓厚的感彩,而“人”与“机”的交流是单向的,且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阅读思考――质疑探究――讨论释疑――迁移拓展”应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多媒体的运用只是起了一个辅助的作用,只能视教学流程的需要而择之,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把语文课上成录像放映课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要处理好多媒体的使用与语文学科特点的关系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体味、联想、想象,进而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筛选、整理、迁移,这应该是语言学习的主要方式。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对文本的涵咏玩索,正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如果一味地以图像直觉取代语言形象,势必会淡化语言训练,弱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因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边缘知识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增进语文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语文实践能力。这也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决定的,从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来看,为了体现其工具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都有涉及,通过多媒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内容,既体现了语文课程开放性的特点,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了生长活力。

四、要处理好多媒体呈现与教学流程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最有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随机呈现多媒体,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主要有三种:1.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教师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多媒体,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想活动,产生“愤悱”之情,在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再呈现多媒体,才能使学生豁然开朗,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才佳境。2.抓住感情需求的时机,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运动多媒体,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3.根据教材内容,因文而异,抓住语言训练时机,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发挥多媒体在语文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

上一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下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