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综述

时间:2022-09-22 09:28:26

对于避讳产生的原因,学界有多种看法。

有人认为避讳习俗是宗法制度和国家权力的产物;与“孝”的道德观念也有渊源关系。君父尊长为了突出其至高至尊的地位,因此规定自己的名字神圣不可侵犯。

有人认为避讳习俗是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传统心态的产物。鄂伦春族、布依族、藏族等虽无如同旧时汉族在实行避讳时的改字、空字、缺笔等讲究,可是在涉及祖先尊长的称谓时,都有类似避讳的禁忌。

还有人认为,避讳之俗的萌发与迷信有关。在初民的观念里,人的名字与生命有一种神秘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如果敌对者知道了自己名字,就会运用巫术加害自己。所以,名字的避忌,最初的原因是为了保密;而名字的保密,则与巫术崇拜以及对巫术的恐惧有直接关系。

据相关资料,在我国人名的避讳在周代已见滥殇。史书记载“自殷以住,未有讳法,讳始于周。周人尊神之故,为之讳名。”

?笤 避讳的种类

避讳,主要有三种:

1.避君讳

又叫避国讳。就是避本朝君主的名字。各个朝代在位的君主必须避讳;已故的君主七世之内也须避讳,叫做避“庙讳”;“已祧不讳”。祧,指的是祖先牌位已迁出庙堂。古代祭祖一般是祭近祖,礼规定天子祭七祖。这样随着世系的延续,越出七世的祖先牌位要迁入另外的庙堂。那么,已祧的祖讳就不用再避了。

如汉高祖姓刘名邦,凡遇到“邦”字,要改成“国”。开国君主往往追谥他的祖宗为皇帝,这些名字也要回避。如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名“敬”,《宋史》中便把“敬州”改成“恭州”。赵匡胤的父亲叫“弘殷”,宋朝人便把“殷朝”的“殷”改成“商”。

《曲礼》规定“礼不避嫌名”。所谓“嫌名”,是指字音相近或相同的字。如果遇到与本朝君主、本人尊长名字音近音同的字,可以不进行回避。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多数朝代是避嫌名的。嫌名避讳兴起于三国时期,到唐宋达到极盛。

唐高宗叫李治,“治”字就变成皇帝独有的字,而且和“治”同音的字也得改。在行文中凡是遇到“治”的字都改写成“持”“理”等同义词的字。而“稚”字因和“治”同音,凡是用“稚”的地方,都必须用“幼”来代替。宋朝的“国讳”尤厉害,皇帝的七世祖先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讳,庙讳遂有五十字。宋高宗名构,为忌讳“构”字而涉及到的够、媾、沟、购、遘、勾、构、彀、垢、觏、钩、峋……五十多个形似同音的字一律避讳。

明清时期,因犯君讳而引起文字之祸,甚至无辜遭戮的,也不少见。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摘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作为试题,该句出自《诗经·商倾·玄鸟》,大意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后经人告发说题中“维止”二字是暗示将“雍正”砍头示众,病死狱中惨遭戮尸枭首,儿子处斩,兄侄流放。乾隆时期,内阁学士胡中藻任广西学政,他引用《周易》中的爻象之说,以“乾三爻不像龙”为试题,被诬为攻击皇上,暗示乾隆皇帝要被分尸,致使胡中藻遭到了满门抄斩的处治。

由于国讳的普遍性,一旦帝王之名中有一个常见字,就会给政治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又极易惹出麻烦。所以《礼记·曲礼》规定了取名之避,曰:“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尽管如此,避讳牵涉的范围仍是极为广泛。由于避讳,不仅对于当朝事物的名称要有所改变,甚至对于历史上事物的名称也要有所改变。因此,历代因避讳而改变他人姓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等情况屡见不鲜。

汉明帝名刘庄,讳“庄”字,东汉人就把旧书中的“庄子”改为“严子”,把“庄周”改为“严周”,把“楚庄王”改为“楚严王”。西汉美女王昭君,因其名触犯晋文帝司马昭之讳,晋代改称为“王明君”,后人又称为“明妃”。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之三)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之句,宋代王安石也写有《明妃曲》诗:“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诗中的“明妃”,都是指“王昭君”。明朝,出了个叫朱元璋的皇帝,元姓因此在人间匿迹多年。

由于避讳历史悠久,很多避讳词语历代流传,沿用久远。如封建社会中朝廷掌管户口、财赋的官署---“户部”,三国至隋朝,原称为度支、左民、右民、民部,到了唐代高宗李治永徽初年,为避其父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称“户部”,历代沿用,直至清朝末年。还有当今人们熟知的“嫦娥”,本名“恒娥”,是因避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

2.避家讳

“家讳”是祖父母、父母亲的名字,对于这些尊长的名字进行回避,叫避家讳。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读书时凡遇到“敏”字,不读出声来,非读不可的话,改读为“密”。唐朝大诗人杜甫在海棠颇具盛名的四川寓居多年,可是他留下来的1400多首诗中,没有一首是关于海棠花的,引起后代诗人各种议论。后来《古今诗话》点明了此事:“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只因其父名李晋肃,便终生不能考取进士,只做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了此一生。宋代名人刘温叟因父名“岳”,便终生不听音乐,因“乐”、“岳”同音,犯其家讳,甚至也从不去三山五“岳”游玩。苏轼的祖父名序,其弟苏洵文章改“序”作“引”,苏轼为人作序则改用“叙”字,有时又写作“题首”。

避家讳是礼的内容之一,它体现着封建伦理道德。一般仅限于亲属内部,但族外人与之交往过程中,也得出于礼貌尊重别人的家讳。如唐朝白居易将刘禹锡和他的诗编成《刘白唱和集》,撰写序言时,为了不触犯刘禹锡父亲“刘绪”的嫌名,将“集序”改称“集解”。

六朝之时,甚重礼学,朋友之间晤谈,若触犯对方家讳,闻之者即依礼而哭。《世说新语·任诞》载:东晋桓玄初任洗马时,有客祝贺,客嫌酒冷,乃频呼温酒来,而玄父名温,玄因客犯其家讳,当席而哭,客扫兴而去。

《礼记·曲礼》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都是为了防止犯禁、犯讳而入乡随俗。

元《稗史》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南宋参知政事钱良臣,自讳其名,其子聪慧敏达,读书,凡经史上有“良臣”二字,均避而讳之,改称爹爹。一日读《孟子》:“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其子避“良臣”父讳读曰:“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为避父讳,孺子只好“认贼作父”了。

3.避圣讳

在我国古代,除了避君讳和家讳之外,圣人的名字也要回避。宋之前没有官方统一规定,宋朝大中祥符七年明令“禁文字斥用黄帝名号叙事”;金代规定:“周公、孔子之名亦令回避。”清雍正规定,孔孟名讳必须敬避,尤其是孔子之名“丘”,凡古书中有此字,必须改为缺笔字,姓名、地名中的“丘”必须改为“邱”字。

另外,在封建官场中,还流行着一种“宪讳”。所谓避宪讳,就是下级官吏回避长官的名讳。这种避讳没有形成制度,也没有条文规定,大多是出于阿谀逢迎。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一个尽人皆知的笑话:相传宋朝有个州官叫田登,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下令州内百姓不许说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否则治罪。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点灯”也说“点火”。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官府照例要出告示,准许百姓放灯。“吏人遂书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产生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俗语,一直流传到现在。

回避本朝君主、自家尊长的名讳,回避圣人以及上级长官的名讳,这些回避都是出于善意,所以统称为善意避讳。还有一种是因为厌恶仇敌,不愿提起他的名字,而做回避,这叫做恶意回避。如安禄山叛乱反唐,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唐肃宗即位后特别厌恶他,于是便下令把地名中的“安”字全部改掉,如把安定郡改为“保定郡”就是明显的一例。

?笤 避讳的方法

读书写文章遇到讳字,需要采取某种方式回避。避讳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种:

1.改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改字之例,秦汉典籍常见。司马迁撰《史记》,为了避秦庄襄王子楚之名讳,遂改“楚”为“荆”。汉高祖刘邦,《汉书》为避其讳,遂改“邦”为“国”。 如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先秦时叫“启蛰”,汉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乃改作“惊蛰”,沿用迄今。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南京曾名建邺,司马邺登基后改为建康。宋太祖赵匡胤亦将匡城县、胤山县统统改掉。玄武湖一度更名为元武湖,因清朝有康熙皇帝玄烨。

2.省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把它省掉不写,这叫省字法。如南朝时齐国人薛道渊,因避齐太祖萧道成讳,将自己名字去掉“道”字成为薛渊。又如观世音菩萨,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省去“世”字成为“观音菩萨”。

3.空字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囗”、“某”、“讳”来代替。如许慎著《说文解字》时把禾部的“秀”字、艸部的“莊”字都空其字而不列,只注上“上讳”二字,这是为了避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的名讳。今本《说文解字》中这几个字是后人补上的。

4.缺笔法

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通常省掉最后的一二笔,这种方法叫缺笔法。

5.改音法

这是读书时的避讳方法,即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不能读出本音,要改变它的读音。如秦始皇名政,为了避讳,人们把正月的“正”读成“征”。宋仁宗名祯,人们读“祯”、“贞”要改读“正”。《红楼梦》里,林黛玉因她母亲名“敏”,所以,她读书时每遇到“敏” 字,便读成“密”。

1984年国庆游行,北大学生突然打出了一个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此后,人们对大人物的忌讳少了。但是对于自己的同事、老师、长辈,还是不能直呼其姓名,其原因并不是避讳,而是出于礼貌、尊重。

上一篇:“祝福”在今天 下一篇:《红楼梦》里的微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