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滋润下活“色”生“香”

时间:2022-09-22 08:46:35

让课堂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滋润下活“色”生“香”

摘 要:幼儿课题研究扎根于幼儿教育,既有利于幼儿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专业提升,共同发展,都是赢家,都是受益者,笔者作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幼儿课题研究; 幼儿发展; 教师发展;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10-001

裕元幼儿园短短九年的建园历程,已成为省优质园。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课题研究的重视。“十二五”以来,我们对园本特色课题《农村幼儿园美术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让课题研究根植于课堂教学,确立了在实践中探索的研究思路,落实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效果。现不避粗浅,谈些感悟,与同行切磋。

一、加强特色课堂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在申报“十二・五”课题时,我们就思考着将我们的办园特色和课题研究结合的问题,确定办园特色为“美术”,课题为《农村幼儿园美术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根据园的总课题及美术的三个领域:绘画、手工、欣赏,衍生出三个子课题:《幼儿园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幼儿园美工活动的组织与引导》及《优化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研究》。三个子课题分别由三个教科组长担任课题负责人,同时我们努力做到引导每位教师结合幼儿园特色及教师自己的特长爱好、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小课题,作为班级的特色。这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老师的参与热情。

1.每周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我园五轨十五个班,每班两位教师经过协商确定一个子课题,并将实践研究以班级特色呈现,让班级特色的建设更有生命力,如手工方面的特色有泥工、折纸、剪纸、创意手工;绘画方面有:线描画、创意作画,创意美术等等。每学期初各班教师就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定特色计划,每周安排一次特色活动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将有效的研究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反思在特色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将困惑重新列为课题研究重点,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寻找解决的方法。

2.每学年班级特色展示活动

自“十二・五”课题开题以来,我们每学年每个班都要开展班级特色展示活动,展示的形式可以是一学年以来在班级特色方面取得的成果展示,也可以是开展一个教学活动,呈现班级特色的教学方式及幼儿在本特色方面的发展水平。两年来,这个活动开展了两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展示活动中,有线条画、折纸、泥工、手工、水墨画、沙画等,全园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的态势。有的班级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有的采用教师经验交流的方法,有的采用幻灯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全体教师们展现了各自班级特色成果。

二、注重每月课题实验课活动

“课题实验课”是指日常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有效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课。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单元或片断,将若干个单元或片段循序渐进地连接在一起,便形成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整体脉络。同时,在系列研究课上所收集的实验观察数据,经过分析、整理加工后,也构成课题结论的有效论据。课题研究的首要目标是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地整合。“课题实验课”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整合的问题,就是要将教育科研引入课堂实践。一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不知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过程资料的积累,以至于课题研究中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课题实验课”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课堂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实验数据归纳整理出若干份完整的实验记录,这便形成可支撑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

在日常实践研究中,教师们每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课题实验课”,在实验课开展之前要制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法,课后要结合自己的子课题进行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反思,在“课题实验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逐步尝试以研究者的意识实施课堂教学,经过这样多次反复的实验,参与教师不但能逐步完善日常教学所需的基本技能,还能熟悉和掌握课堂观察的基本要领,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每学期课题实验研讨活动扎实有效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全园性的课题实验研讨活动,本活动分为备课研讨上课、听课互动交流三个阶段。

备课研讨阶段:依据学科特点、重难点、目标等,确定研讨问题,以此作为研讨课的切入点;讲课教师在个人自备组内研讨个人修订教案后递交说课稿和教学详案。

上课、听课阶段:教科主任组织好组内教师听课。

互动交流阶段:教科主任及时组织评课研讨活动。先由授课教师说课,组员们再结合研讨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上课教师递交个人反思材料,听课教师递交评课材料。教科主任就课题研究和如何有效进行课题实验活动等方面与教师们进行深入的探讨,鼓励教师通过课题实验课的展示交流活动,勇于大胆尝试、不断总结反思,深化课题研究的过程。不断积累经验,有效提升科研能力,做到扎实、规范,使课题研究真正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对课题实验研究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热情,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师的每一个课堂教学活动,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本领,提高能力。

四、参加片市级教科“双优”评比活动热情高

近几年来,市教科室改变了以往“双优”评比活动的形式,采用园内选拔――片上出线――市里比赛的模式,因此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压力,更给我们带来了竞争的动力。两年来,在“双优”评比活动中,我们凭借着对课题研究的常抓不懈及在特色建设方面的独特创新,让课堂教学“色、香、味”俱全,给同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我园盛彩娟老师的“创意棉绳画”片出线,水墨画“花儿朵朵”获市“双优”评比二等奖;2013年,我园胡月丽老师的“水墨青花”片出线,水彩画“花之韵”获市“双优”评比一等奖。教师参加大范围的教学实践比赛,既是教师的事,更是学校的事。一个敢于创优的教改选手,只有通过大范围的教科双优评教,接受各方专家深层次的指点,才能进一步反思、总结、提高。

实践证明,我们应借助课题研究,让课堂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滋润下活“色”生“香”,有利于师幼共同发展,实现教育双赢,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提升无功补偿,增进节能降耗 下一篇:税务师事务所纳税服务优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