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职业指导》课的教学理论的创新与探索

时间:2022-09-22 06:02:12

论中职《职业指导》课的教学理论的创新与探索

【摘要】职业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职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

【关键词】职业指导;教学理论;教学现状;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10-02

职业指导是一定社会组织帮助人们走上职业道路的各种措施体系的总称,是对将要就业的学生和职业岗位不适应的已就业者的学力、智力、体力、个人性格、经历、志向以及家庭与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全面进行分析与了解,然后根据社会职业需要情况作出职业方面的建议,使其能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胜任工作,从而较好地完成个人职业定向的过程。对职业指导及其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在国外有些国家已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而在我国,职业指导及其教育还是一个令人陌生的新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实现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力措施,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同时明确职业指导课是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一、职业指导课程的意义及其构建

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掌握面试技巧、明确学习目标、促进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具有日益重要而深远的作用。目前,职业指导课的重要作用已被政府教育、就业主管部门和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所认识。随着中职学校的普遍扩招,学生就业压力也将日趋增大,职业指导课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增加学生就业技巧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引起更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职业指导纳入学安排。

(一)职业指导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6、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与任务。

我校每年都要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安排一次就业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确实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需求和定位,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到相对适合的企业顶岗实习、就业,效果较好,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都有所提高。

(二)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职业指导课的现状

根据调查,很多学校开设的一些职业指导课或讲座,不少学生并不“领情”,觉得职业指导“不够实用”。他们认为职业指导缺乏个性化指导,针对性不强。部分指导老师并不完全了解就业市场,指导不符合实际。甚至有的认为上课的内容太理论化,内容空洞,不符合实际。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不少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吃东西,甚至昏昏欲睡,职业指导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分析,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专业能力不强。

目前,学校的职业指导课教师主要由学校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人员担任,兼职多、专职少,素质参差不齐,师资队伍的水平还满足不了职业指导的需要。有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实践经验,职业指导偏重于空洞理论;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求职过程有较深的体会和感受,了解就业市场信息,但教学经验不足,职业指导局限于传授求职技巧;其他兼职教师、班主任等虽有教学和实战经验,但是缺乏使命感。他们除了进行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外,还忙于各自本职工作,对职业指导课没有归宿感,难以深入研究。因此,学校应加强对职业指导课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指导团队。

(二)教学模式单一,缺少个性化指导。

职业指导课的效果不理想,与职业指导苍白的说教有关。一部分职业指导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单纯课堂授课形式上,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空泛。缺乏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抑制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学生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而非集体号脉。长久以来由于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和职业心理辅导的严重缺位,导致很多学生在人生选择的最重要阶段走错路、入错行,留下一生的遗憾。

(三)缺乏合适的职业指导课程教材。

职业指导课程与传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不同,它更侧重于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针对民办高校生源的特点,职业指导课更应侧重案例分析、事实引导、寓教于乐,而不能是成篇累牍的理论说教。按照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精神,职业指导教材应区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使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教材。

(四)课时量明显不足。

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给学生上职业指导课,但一个班一个学期最多也就40次课,而且有时还是几个班合在一起的大班授课,年下来总课时量不超过80课时,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也没给予足够的重视,总感觉是考察课程,不考试,上不上对自己影响并不大,而且课都是安排在下午,遇到开会或文体活动举行,就会取消或延后,总给人感觉是可有可无的。

(五)教育形式与教育目的分离。

为了提高就业率“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成为中职学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并且形成当下一种教育形式。中职学生就业动机简单、盲目,对待职业不加选择。择业目的不明确,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准备不足,工作极不稳定,造成中职学生工作稍不称心就频繁跳槽。这与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初衷有所分离。

三、职业指导课的教学探索

(一)加强校企沟通,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

根据调查,许多求职的毕业生对其所选择的行业和职位一点了解都没有,甚至对公司都不了解,就开始提自己的要求,对所从事的行业职位甚至公司完全不了解也去就业。不少企业人事主管认为,学校应在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引导他们接触企业,思考就业问题,而不是到毕业了才开始“临阵磨枪”,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从人学就开始接触劳动力市场,了解企业的运行机制,才不至于到了毕业才发现自己都没准备好。

(二)应用互动式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更多的互动活动,让同学们在游戏或其他活动中体味学习的乐趣,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走出教师的“自我中心“,关注学生对职业指导的迫切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投入,应用角色扮演、身体接触、人际沟通、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达到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如敬业精神、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创新意识、抗挫折能力、职业礼仪等。比如采用角色扮演法,可以在实例纠错和榜样效仿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自觉主动地去掌握教学内容,想方设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信心及才艺表现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人长期担任我校《职业指导》课程老师,深深感觉到课程重要、责任重大。由于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授课时能结合实际,实例给学生讲解,能将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就业的各种表现和工作情况以及企业反馈的情况逐一给学生进行剖析。能将学生带出课堂到企业让工人师傅给学生讲劳动纪律的遵守、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学习兴趣较浓,效果较好。我校09级光学技术专业是我校近几年在该专业对口就业率最高的班级。

(三)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保证课时量。

职业指导课程建设要把握全面、全程的原则,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从学生进校开始到毕业求职期间全程分阶段实施。全面指的是以择业为显性特质的职业指导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全方位的生涯教育,而择业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全程既是指课程覆盖学校各个年级;还指职业指导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养成,对自己整个生涯的可持续职业发展力的自觉规划。职业指导课程应贯穿整个学习期间,内容在各年级应有所侧重。以中职学校校为例,学制为三年的前两年内容侧重应该如下:

一年级职业指导内容: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通过职业测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人格、兴趣和能力;了解就业制度;了解就业形势;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社会的就业压力转变为学习的动力。以树立健康的“职业观”为核心。按照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学习社会职业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掌握选择职业的能力;进行创业教育,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这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所必须要走的路。

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以掌握“求职技巧”为重点。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就业法律知识”指导,让学生了解或掌握国家有关劳动与就业方面的法律知识,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树立诚信意识,在就业过程和今后的工作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学生就业政策”指导,使学生掌握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了解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规定,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就业信息”指导,学校通过各种市场活动和就业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真实可靠的信息与资料。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

引进专业指导人员,培育兼职指导人员。引进经过职业指导级别认证的专业指导人员,选拔有丰富毕业生指导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吸收与职业指导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基础的专业课教师组成专业指导的核心力量,同时加强对辅导员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培训,使其成为辅助力量,从而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指导队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其成为校内就业指导队伍的辅助力量。邀请企事业单位中有长期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知名企业管理人员,通过集中授课,开办讲座,实践演练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塑造、培养,帮助其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人生规划等。

(五)创新“多样化”的职业指导方式。

将职业指导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尤其在与就业相关的课程科目中渗透职业指导内容,使学生更清楚所学课程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同时开展相关的职业测评工作。职业测评、心理测评等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能力、爱好和人生目标,更清楚自己的特质和专长,优势与缺陷,利于对大学生因势利导,加强针对性培训,使其在实践和择业中更好的扬长避短,实现自我价值。

总之,职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当拓展思路,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努力提高职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职业指导课,从而自觉和乐于接受职业指导甚至主动要求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职业指导》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第二版)2005.7

2、《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第二辑2010.11

3、《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10

4、黄颢波,《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与改进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5.9

上一篇:授业伴传道 教书重育人 下一篇:学校教育管理激励机制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