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垃圾”变脸

时间:2022-09-22 04:06:13

给“垃圾”变脸

摘 要: 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在这些“垃圾”中,有些是可以再次利用的,如饮料瓶、纸盒、报纸等。在幼儿园可以对身边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这无疑是环保教育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废旧材料 幼儿教育 利用

当前国家政府对环保教育尤为重视,强调环保是基本国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启发幼儿进行废物创造,使幼儿增强环保意识,有效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养成珍惜物品、不乱丢废物的好习惯,并培养想象力,提高创造性。

废旧材料应用广泛,不仅在教育教学中会经常用到,而且幼儿园的游戏、环境创设、区域活动都离不开废旧物品的参与。

一、教学活动中的利用

教学活动中离不开废旧材料,可以说废旧材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从教具、学具的准备到使用都依赖于废旧材料。如一次简单的美术活动《纸杯花》,它的材料就来源于生活的一次性纸杯。我收集了一次性纸杯后,在教学活动中,一开始让孩子讲述:用纸杯可以干什么?孩子的回答是:可以用纸杯喝水,纸杯可以种东西。接下来我出示了剪刀,让孩子想一想,用剪刀可以将纸杯变成什么?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有的说可以变成碗,有的说可以变成花,有的说可以变成小狗,等等。我顺着孩子的话说,你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变一变纸杯,看老师是怎样变的。我进行了示范,边剪边向孩子讲解,要求他们沿直线进行,剪好后再涂上漂亮的色彩。在涂色的过程中,我向幼儿讲解了如何运用对比色和渐进色进行涂色。

二、区域活动中的利用

教师作为区域活动的组织者,心中要时刻有“怎样巧用区域活动的材料”的意识,要积极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娃娃家”中,我用海绵和碎布缝成包子、馒头,用丝袜缝成扁食,用黄色胶带纸把泡沫缠成鸡腿,把白色包装水果的网袋当粉干;在“理发店”区域中,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成了他们百玩不厌的玩具;在“操作区”里,我们用大可乐瓶做成“娃娃”让幼儿喂食,利用旧毛线和丝带让幼儿学编织;在“计算区”里,我在开心果壳的里边画上小点点,引导幼儿学习数数;在“美工区”里,我引导幼儿用瓜子壳、贝壳、碎布、旧报纸装饰成漂亮的画和手工作品……

总之,无论哪个区,我们都根据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地投放废旧物品,经过一阶段的尝试,我们发现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区域活动材料不仅能大大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而且能节约成本,还能促进幼儿不断探索、玩出新的花样,保证区域活动材料的丰富性。

三、游戏活动中的利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自制体育器械有节约、实用、有趣、灵活等多种优点。我们发动大家利用废旧材料自制小玩具,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弥补幼儿游戏的要求和不足,调动幼儿参加体育游戏的积极性。如:利用家中碎布和沙子等制作“沙包”;用易拉罐制作“梅花桩”、“高跷”;用旧报纸制作“纸棒”、“纸球”;用饮料瓶装上适量的沙子做保龄瓶;用酸奶瓶、橡皮筋制作拉力器;用旧纸板制作“爬爬乐”;用铅笔和光盘制作陀螺,等等。

我渐渐地感到这些看似破旧的东西在幼儿眼中却是无价之宝,它们对幼儿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那些看似美观的成品。对于老师来讲,废旧材料的教育价值也远远超过了成品。

四、环境布置中的利用

幼儿园《新纲要》提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布置幼儿园的环境?

(一)废旧材料在教室墙面上的利用

墙面的内容不是幼儿作品的简单堆积,而是幼儿围绕选定的主题,进行有序的思考和整理,表达和表现经验。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蕴藏丰富的教育契机。

每一个主题墙饰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我班的墙饰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更多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不断融入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墙饰材料的选择更多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废弃的绒线、纸袋、饮料瓶、塑料管子、薯片桶、纸碟,甚至是纽扣等都能用来装饰教室环境。在老师的带动下,小朋友和家长们都自动把家里废弃的可回收物品收集到幼儿园里,老师们把收集的物品分类整理,并大胆想象做成各种装饰品,布置美化教室环境。日常生活中的盒子、啤酒瓶、瓶盖、油漆桶、竹子、酸奶瓶、月饼盒、泡沫板等被人们丢弃的废物,都成为老师眼中的宝贝,她们通过巧妙的构思、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们变成一件件幼儿可操作的玩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体现内容和材料的丰富性。这样有利及时更换和补充于墙饰,有利于培养幼儿从小做有心人,形成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二)废旧材料在走廊环境的应用

幼儿园是一个大环境,大环境有很大部分都是由走廊组成的,几乎每个教室门口都有走廊,所以除了教室的墙面外,走廊环境也是重点要利用的,在走廊上我们采用挂饰美化环境,当然体现不同是根据班级的特色,大班幼儿对美术的爱好特别浓,老师力求把环保和美术特色整合起来,用鞋盒子做各种造型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不仅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更激励了大班幼儿创作更好的作品。教师根据幼儿喜欢建筑物的特点,用废箱子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房子,平房、楼房、小屋等物体当挂饰,这些事物开拓了幼儿的思维,发挥了想象。

环保教育要在幼儿面前显现最美好的画卷,让幼儿置身于最美丽的情境之中,从而培养幼儿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以各种手段提高其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废旧材料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废旧材料已受到了重视,其价值和作用也得到了肯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后,我会利用一些途径方法,让更多的人、家庭加入环保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孩子在废旧材料中受益,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上一篇:宏观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意义初探 下一篇:国外高科技园区发展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