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霸气

时间:2022-09-22 03:45:19

最近,陶艺界消息灵通的收藏家们得到一个消息, “艺海耕耘30年――庞文忠大师陶艺展”于2009年1月7日在香港举行。当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秦始皇》和《成吉思汗》这两件登峰造极之作。收藏家们正在悄悄地猜测其拍卖的高价和极具收藏价值背后长远的升值空间。

被称为“帝像王”的庞文忠大师近10年来正处于创作成熟的鼎盛期。他的精品大作可谓精彩纷呈。他于2002年为广东番禺宝墨园创作的大型人物瓦脊《群仙会》,长31米,高3.4米,已申报世界吉尼斯大全,成为了陶艺界名副其实的世界之最。同年,庞文忠作为广东省文化代表团佛山代表团副团长出访波兰、俄罗斯,进行艺术交流;2006年,又以佛山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的身份,赴台湾南部交接安装长30米的“大型双面九龙壁”,成为东南亚和和港台媒体争相追踪的热点,引起巨大轰动。2007年,庞文忠创作的高达1.4米的《圣母》安放在香港圣母庙,受到香港媒体的热捧,纷纷制作专题进行推介。

2008年,可谓是庞文忠大师更加硕果累累的好年头,以造型独特,创意非凡的作品《护芦拐李》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佳作评比金奖。最受收藏家青睐的《秦始皇》和《成吉思汗》两件作品,在佛山电视台甫一亮相,即受到极大的关注。《南方都市报》捷足先登对庞文忠大师进行了采访,并刊登了《霸气捏出石湾首个“秦始皇”》的报道。于是“帝像王”这个称号成为了庞文忠大师的“新皇冠”,由此而创造了陶艺界的一段佳话。

2008年12月17日,《茶・健康天地》杂志记者专程赴佛山石湾造访庞文忠大师的工作室。得以亲眼观赏正在包装准备启程赴港的个展作品。在《秦始皇》《成吉思汗》和《护芦拐李》这三件杰作面前,记者大饱眼福,叹为观止。以下是记者与庞大师的对话。

记者:庞大师您好,您的作品真是大气磅礴。霸气十足。您的作品《秦始皇》获得了广东省工艺美术师作品评比金奖,您是怎样构思和创作这件作品的呢?

庞文忠:过去数千年来,石湾陶艺所表现的,都是些文人、墨客、神仙、民俗之类的题材,从未有表现帝王形象的。有些成功人士和企业家找到我说,应该创作具有宏图大业,胸怀天下的大气作品。我在2000年起开始创作《秦始皇》,要表现的就是一种胸怀天下的大气形象,以及成就宏图霸业的皇者气势。经过几年来不断的改进,经历了三次推倒重来改模制作,在2008年才确定这个作品现在出来的最佳效果。

记者:您创作《成吉思汗》时又是如何构思的呢?

庞文忠:创作《成吉思汗》是在《秦始皇》的基础上再度发挥,两者都带有气势恢宏的风格。都凸显了古之成大业者的霸气。但在具体艺术处理上,则有很大的不同。《秦始皇》的衣袖外观皱折以表层釉的丰富变化表达为主,以精美的裂纹釉及各种独特的釉层构成丰富的造型和质感,是釉色的精湛运用。而《成吉思汗》则是以胚泥的胚色,沉实亮色为主,因为没有了釉层的覆盖,雕出的衣纹动态等细节更加精确细致,工艺更加精湛。

记者:您的作品重在“霸气”,是帝王霸业的表现,您认为摆设在什么地方最适合?

庞文忠:这两件作品都是企业家和成功人士所推崇的,袁达的是做大事者的壮志和决心,有着雄霸天下的理想和信心,所以摆设在较大的办公室或宽敞店面、大堂等地方比较好。每天见到这些摆设,就有一种潜意识的唤醒,气氛鞭策,树立事业上的雄心壮志。当然,作为艺术品,它也有收藏和升值的功能。

记者:您的另一件佳作《护芦拐李》也获得了金奖,艺术水平炉火纯青,被有眼光的收藏家们喜爱,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这件作品吧。

庞文忠:《护芦拐李》始作于1995年,10多年来数易其稿,共多次推倒原方案重新改进,现在看到的是2008年最新的定稿造型。这件作品局部细节工整,精雕细琢,形神兼备;而大构图形式感强,是大写意手法,这件作品是目前少见的“工与意”结合得较为完美的作品,所以深受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好评。

上一篇:名人品佳茗芳茶传四方 下一篇:喝茶让你头脑更灵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