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及实施方法

时间:2022-09-22 03:36:02

供暖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及实施方法

摘要:阐述了分户热计量实施的必要性和实行分户计量对采暖设计的要求,论述了分户热计量分摊的类型、实施方法以及适用范围,以促进采暖建筑分户热计量的应用,降低能耗,节能减排。

关键词: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 分户热量分摊系统

中图分类号:TE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分户热计量的必要性

1)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张,建筑节能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可以提高供热效率和用户节约能源行为的积极性,可以直接降低供热能耗。

2)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基本上都采用垂直单管系统。垂直单管系统不便于用户进行局部调节,也不具备对不纳热费的用户采取强制措施的手段。另外传统的落后的按建筑面积结算收费的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供暖质量,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分户热计量可按需求调节热量,用户可根据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调节室内温度和用热量。不仅很大程度上实现节能,同时也可满足用户对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要求。

综上所诉,可见建筑分户热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分户计量的控制原理及对采暖设计新的要求

分户热计量即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以分户热量分摊系统计量每户的供热量。为了便于分户按实际耗热量计费、节约能源和满足用户对采暖系统多方面的供能要求,采用分户计量采暖系统,这也对建筑结构和采暖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实现分户计量对新的设计有一下要求:1)每户用户室内管线要自成环路;2)系统具有可调性,用户可随意调节每间房间的温度;3)用户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启;4)能够准确的计量用户使用热量;5)尽量减少户间传热;6)供热系统要有完善的调节控制措施和高水平的运行管理办法,用户调节流量不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

3.分户热量分摊系统实施方法及适用范围

3.1 散热器热分配计法

在建筑物热力入口设置楼栋热量表,在每台散热器的散热面上安装分配表。在采暖开始前和采暖结束后,分别读取分配表的读数,并根据楼前热量表计量得出的供热量,计算出每户应承担的热费。同一栋建筑物内应采用相同型式的散热器。在不同类型散热器上应用分配表时,需进行刻度标定。收费时需将分配表获得的数据进行住户位置的修正。

3.2 温度面积法

温度面积分摊系统是由各热用户室内温度传感器、采集器、热量采集显示器、热量计算分配器、通讯线路以及建筑物热力入口设置的楼栋热量表组成。温度面积法是利用所测量的每户室内温度,结合建筑面积来对建筑的总供热量进行分摊。其出发点是按照住户的平均温度来分摊热费。

温度面积法与住户在楼内的位置及采暖系统形式没有直接关系,收费时不需要对住户位置进行修正;适用于新建建筑各种采暖系统的热计量收费,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热计量收费改造。

3.3流量温度法

此户间热量分摊系统由流量热能分配器、温度采集器处理器、单元热能仪表、三通测温调节阀、无线接收器、三通阀、计算机远程监控设备以及建筑物热力入口设置的楼栋热量表等组成。根据流量热能分配器、温度采集器处理器测量出的各个热用户的流量比例系数和温度系数,测算出各个热用户的用热比例,按此比例对楼栋热量表测量出的建筑物总供热量进行户间热量分摊。

流量温度法需要对分摊系统中的三通测温调节阀进行预调节,在收费时需对住户位置进行修正;这种方法适用于共用立管的独立分户系统和单管跨越管采暖系统,不适合在垂直单管顺流式的既有建筑改造中应用。3.4 通断时间面积法

此分摊系统由室温通断控制阀、温控器、热量表组成。在每户的代表性房间设置温控器,通过无线通讯,控制该户的通断控制阀。使用者可通过温控器设定需要的室温,温控器根据实测室温与设定值之差,确定在一个控制周期内通断阀的开停比,并按照这一开停比控制通断控制阀的通断,以此调节进入室内的热量。温控器同时记录和统计各户通断控制阀的接通时间,从而得到一个供热时间段内累积的接通时间。各户可按照其累计接通时间,结合采暖面积分摊整栋建筑的热量。

通断时间面积法的必要条件是每户必须为一个独立的水平串联系统。由于每户为一个系统,所以可以实现分户温控,但是不能分室温控。此方法适用于水平串联的分户独立室内采暖系统,不适用于采用传统垂直采暖系统的既有建筑的改造。

3.5 户用热量表法

此分摊系统由各户用热量表以及楼栋热量表组成;热量表由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组成,户用热量表安装在每户采暖环路中,可以测量每个住户的采暖耗热量。户用热量表法在收费时,需要对住户位置进行修正。适用于分户独立式室内采暖系统及分户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不适用于采用传统垂直系统的既有建筑的改造。

3.6 户用热水表法

户用热水表法可由测量热水流量的流量传感器与显示仪表组成,可以是整体式的也可以是组合式的。此方法的必要条件是每户必须为一个独立的水平系统,同时需要对住户位置进行修正。由于这种方法忽略了每户供暖回水温度不同,在散热器系统中应用误差较大。通常适用于温差较小的分户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及户内散热器布置

热负荷计算是供暖系统设计的基础,以往的设计由于害怕暖气不热而盲目加大热负荷值,致使散热器安装面积过大,将不利于散热器支管上温控阀的调节,应该选择合理的热指标估算办法。室内散热器位置要布置合理,室内水平管线会增加,存在管线明装占用空间,影响室内装修、家具布置及过门、阳台难处理等问题。

4.2 对建筑材料传热性能的要求

新的建筑材料应能满足现代节能房间的要求。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将会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另外,对于一间不采暖的房间从周围房间获取传一定的热量,其他用户有近1/4~1/5的热量传给了该房间,其他用户将多支付这部分热费,很不合理。所以,有必要增强户间建筑结构的隔热性能。

4.3 热表参数修正及表计校核问题

由于住户所处楼层、围护结构不同,保持相同室温的耗热量肯定存在差异,所以应该选择合理的热表参数。

4.4 供热系统变流量问题

由于实现分户计量,系统的热负荷变化会很频繁,所以,供热系统应该能自动调节供热量,使其跟踪所需热负荷的变化。应该在换热站设置有压差控制的装置。

4.5原有建筑的分户热计量改造问题

因原有建筑的分户热计量在中小城市存在改造费用高,供热管网整体质量差,水质标准低,整个系统调节性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所以原有建筑的分户热计量改造设计中需要对室内供热计量及温度调控、热源及供热管网节能平衡热计量改造进行合理设计。

结束语

本文适合分户计量的采暖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综上所述,在采暖建筑中采用合理的采暖系统和热计量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较好的系统控制和计量功能,同时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降低能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贺平,孙刚. 供热工程[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M]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 李岱森. 简明供暖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 狄育慧. 采暖建筑中墙体节能的探讨. 北京节能,2000,(6):29~30.

[5] 王维华.适宜分户计量、分室控温的住宅供暖系统形式.节能技术,2001,(2):22~24.

上一篇: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研究 下一篇:GPS-RTK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