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里造城的人

时间:2022-09-22 03:13:30

在沙漠里造城的人

大学生“村官”+基地+合作社+农户+科研专家,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值得期待。

赵永亮从小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库布其沙漠东边缘一个叫“风干圪梁”的地方。这里风大、沙多、缺水。因为缺水,一年不洗脸是常有的事;因为风大,沙尘暴常常把人刮跑。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赵永亮,看到青山绿水,就会把它想象成天堂。不曾想,这种人间天堂终于慢慢地在他手上缔造,成了一方传奇。

只愿家乡早日通电

赵永亮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贫困,他到家乡的供销社干上了赶猪送羊的差事,因为做事认真讲诚信,后来被提拔当上了供销社采购员。不久,他又被调到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前身伊盟羊绒衫厂,从事原料采购工作,并且很快成为副总经理兼原料部部长。说起这段经历,赵永亮的自我总结是:“以德为准、诚信做人、认真做事,我给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也给了我回报。”

1988年冬天,疼爱他的奶奶去世了。当时因找不到鼓乐班子搞丧葬仪式,赵永亮只好弄了一套音响,想给奶奶放放哀乐送送行,以表达哀思。可是村里没有电,最后赵永亮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汽车蓄电池带动音响为奶奶放了一夜的哀乐。当晚,赵永亮长跪在奶奶的灵堂里,定下了一个奋斗目标:赵永亮,如果你给村里通上电,你就是英雄;如果通不了,你就是狗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赵永亮毅然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的位置上辞职下海。赵永亮下海经商挣到的第一笔钱3万元钱,他马上用这钱给村里通了电。说起这段经历,赵永亮很认真地说:“老天爷其实最公平,企业家心里想着老百姓,为老百姓做了好事,积了德,老天爷也会让企业家赚到钱。好事做得越多,赚到的钱也越多!”

用心浇筑沙漠之城

家乡是通上电了,但是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极其贫穷。“传统的农牧业再也不能搞了。”此时,他看到家乡还这么落后,赵永亮思考着怎样才能真正科学合理地利用这片土地,从这片沙漠中挖出金子来?

带着这样一种牵挂,赵永亮时刻都在寻求着改变家乡的新路。他于1995年创建的东达羊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此时已成长为拥有58个成员企业、11000多名员工、总资产超过160亿元的集团公司。公司运营走上快速发展轨道之际,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机会。

2005年,赵永亮定下了一个进军的目标,那就是打造沙漠循环经济产业链。

“我们在沙漠上种沙柳固定沙丘,盖兔舍搞养殖。利用沙抑平茬复壮的生长特性,三到五年就得砍一次,砍了要干什么,我们把80%的树枝用来造纸和拉丝板,代替木材,剩下的枝叶和嫩茬里面含了大量的氨基酸,木胶组合蛋白,是牛羊兔子最好的饲料。”赵永亮向记者透露了他最初的创业方向。

定下这一目标后,赵永亮利用之前已种植成功的沙柳,在沙漠地上投入3个亿开始了第一期造城行动。因为只有造好了城,才能引到人,有了人就可以去践行他的目标了。2006年,在基础设施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他将当地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陆续迁到这里。迁移至此的农牧民完全免费住上了他盖好的现代化的新房。

这次迁移被学者称为“无土移民”:移民不在土地上做文章,而是在二、三产业上找出路,在产业链上谋生存求发展。

当时,有些风凉话传到了赵永亮的耳朵里。“疯子”,是他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这里适合养獭兔,因为獭兔是皮肉兼用的一个快速致富的品种,我们制作的是高档裘皮,能够与貂皮媲美。风干圪梁零下二十度左右的温度刚刚好。”这是赵永亮认为最为把握的快速致富的路子之一。

“通过兔子就可以拉六个链条:肠子做手术线,肝素钠、做成保健品;粪便做沙漠的肥料;其他没用的下脚料和血喂了貉;貉子的下脚料喂了狐狸;狐狸下脚料喂了狼。”这是赵永亮认为完全可以实现的致富之路之二。

八年后,如今总投资35亿元打造的沙漠循环经济产业链,在赵永亮运作之下已渐趋成熟。在这样一个新农村里,现在已引进了3000多户养殖户,每户每年净利润可达到七八万元。

赵永亮坦言,这还不是他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年养殖总规模应该要达到1亿只,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世界獭兔业的“航空母舰”,带动45万农牧民受益致富。

“如果獭兔数量达到一亿只,按一只兔子平均年增值50块钱算,一年就是50亿元的利润。做什么生意能一年有50亿纯利呀!”赵永亮说,“企业、养殖户、政府、合作伙伴和客户都受益的项目,我们没理由不全力去做,更没有理由不去做好!”

有梦想的未来很幸福

把荒山野岭改变成生态园区之后,人们把“风干圪梁”改成了“风水梁”。这时,文化旅游产业成了赵永亮的又一个宏伟目标。影视基地的建成,使更多的影视剧组进入风水梁,也让风水梁通过影视作品走进千家万户。为了提高风水梁移民新村的知名度和旅游产业发展,这里组建的一支以“风水梁”的名字命名的越野车队,在国内汽车越野比赛中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引来了不少车队前来训练,扩大了社会影响。

第一个八年过后,赵永亮对风水梁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如今,他计划再用8年左右的时间,将这座新村建成一座占地面积11177公顷的城市,规划构建种养殖产业链、畜产品加工产业链、物流服务、生态民俗旅游四大产业支柱,建设养殖区、工业园区、生活区三个区块,建成拥有12万人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赵永亮说:“我一直坚持认为,生态建设不应以绿色划句号,应当向绿色要效益。”他将科学发展、绿色创收的原则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之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被称为中国“沙产业之父”,在钱老91岁高龄那一年,赵永亮忍不住给他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钱学森院士亲笔给他回信:关于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齐沙漠实施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的材料我都看到了,非常感谢f看到了你们的材料,我认为东达蒙古王集团是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赵永亮收信后信心倍增,进一步增强了他将茫茫沙漠之地建造成造福人类的宝藏之地的宏伟决心。

“一个国家有梦想,每个人也有梦想。一切成功的开始,都是对梦想绝不妥协的执着;一场漂亮的人生,就是对梦想矢志不移追求的过程。”赵永亮说,“在有限的未来,我要把这里建成一个中国沙产业的硅谷,世界獭兔的航空母舰,中国西部第一村。”

责任编辑/黄孝齐主人买蘑菇吓跑机敏的小鸡 林老师

一次在一个亲戚家住了两天。那里有个风俗就是用童子尿来煮鸡蛋,说是非常养生。我哪里敢吃,无奈人家热情,一直劝我吃吃吃,我没办法只好来了句:”我不爱吃鸡蛋。”我那亲戚更可爱了,说“那你喝点汤吧”。原来“后来的后来”才是风险评估或者预测里最容易被忽略的,但是,问题往往就会比当下的答案“先行几步”。

一只鸡问猪:“主人呢?”猪:“出去买蘑菇了。”鸡听了撒丫子就跑猪说:“你跑什么?”鸡生气了:“有本事主人买粉条的时候你小子别跑!”原来它预判到自己的危险,因为有两道著名的莱是“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

白羊和一只狮子走进餐厅。老板说您要啥?羊说:“一份套餐。“谢谢。”老板又问:“你的狮子不饿吗?”羊说:“不,谢谢。”老板不死心又问“真的不要吗”?羊说:“是的”。老板有些不甘心问:“你再考虑一下,它真的不要吗?”羊不耐烦地吼道:“你认为它饿了我还能在这儿吗?”对情势的了解与理解,其实对一个人的安全感、生意布局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这个道理。

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疯狂繁殖,密西西比河水生物已崩溃,为防止它们从密西西比河进入五大湖,美政府决定斥资180亿,用25年建堤拦住亚洲鲤鱼但专家担心,恐怕堤坝没竣工,五大湖区就已被攻占。网友疑问:为啥不就近开个中餐馆?有时生意就是一种好“主意”。

上一篇:天然在地美味 延伸健康感动 下一篇:李嘉成读书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