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联手提高幼教工作水平

时间:2022-09-22 03:04:57

家园联手提高幼教工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29-01

随着教育改革、教育创新和发展的不断进步,适应时展的要求,学习和运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提高幼教工作质量,是对幼教工作者的整体要求。实行家园联手推动幼教工作水平提高,是幼教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幼教现实问题思考

在上美术课的时候,笔者发现部分小朋友心不在焉地在纸上乱写乱画,老师引导他,他们会用无助的目光看着不做声;父母不顾孩子喜欢不喜欢,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大人和孩子身心俱疲;窗外鸟语花香、绿柳莺啼,孩子或埋头于如山的课本中,或埋头于练琴,没有一丝喘息,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尊重幼儿自主行为;如何体味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如何与幼儿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何创新幼儿教育方法;如何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统一;是我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中的认识和思考。

2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2.1 尊重幼儿自主行为

人在幼儿时期,都会经历无意识行为模仿到有意识自主行为,这是必然的自然规律和成长过程。自主性,是指凭借自身的能力去达成相应合理目标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是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自主行为能力培养和提高有直接影响。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启发班上学生独自完成想做的事情,培养他们自主动手能力。幼儿教师与家长在这段时期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这种自主行为,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挑选、收拾衣服和玩具,把自交还给孩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孩子劳动习惯。

2.2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笔者的理解是教育不仅限于课堂,将教学内容融入日常生活,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教育学生。老师要有一双发现幼儿天赋和特长的眼睛,逐步发掘、引导、培养这种能力。幼儿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感知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对颜色感兴趣,我们可以多用色彩语言进行教育;有的孩子对声音敏感,我们注意培养他们对声调和音乐的感知;有的孩子对轮子转动存有好奇心,我们多让他们进行手工拼装。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他们同样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思维方式和行为。作为幼教老师,我们教育幼儿之前,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沟通、交流思想,时刻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按照他们个人意愿,有针对性、有计划管理和培养孩子。

3 创新教育方法

3.1 因材施教

人的聪明才智是有很大差别的,人的接受能力和喜好程度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幼儿时期的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如何因材施教,把孩子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成长,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每天面临的重要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幼儿的喜好。只要孩子喜欢的是正确的东西,笔者就对孩子进行鼓励、肯定。孩子遇到不正确的事情时,笔者就给孩子讲明白道理。幼儿处在发育成长时期,每天接触看到的事物形形、多种多样,这种感知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笔者通过玩游戏、讲故事、做手工的形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幼儿年龄有差别,性别不一样,成熟程度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客观上对幼儿的成长影响程度不一样。作为幼教工作者,要认识到来自多方面对幼儿的影响,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度过情绪化的危险。

3.2 “六大解放”

陶行知先生总结多年教育经验,创造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提出了“六大解放”学前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解放儿童的双眼。陶先生破除封建教育戴在幼儿眼睛上的“有色眼镜”,注重培养儿童亲近自然和社会;提高自我观察和总结分析能力;陶冶性情;锻炼意志。

解放儿童的大脑。引导幼儿进行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解放大脑,就是要鄙弃迷信和成见,开发智力和想象力。

解放儿童的双手。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实践,进行手脑并用,挖掘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嘴。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允许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疑问。疑问与解决疑问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解放儿童的空间。幼儿要适时脱离大人的羽翼,步入广阔的天地,鼓励幼儿融入自然,接触和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山川;感受日月、星辰变换;只有解放了幼儿的空间,扩大眼界,才能激发幼儿兴趣与创造力,提高自然与社会适应力。

解放儿童的时间。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寄予无限的希望,幼儿的时间都是被补习班和兴趣班占得满满的,没有自我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解放时间,接受自然,接触社会,充分让幼儿学习人生。

4 家园联手,共同推动幼儿教学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性格和喜好,都很了解。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差别是比较大的,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比较到位的。但也有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宠爱,任其自由发展,任性,是家里的宝贝也是土皇帝。幼儿园是孩子成才的摇篮,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护花天使。老师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道德修养,知识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家庭及父母,幼儿园及老师,提高整体的育儿理念,不断充实教育孩子的知识,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必须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大部分家长存在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有人管了、不麻烦了的思想,在认识上有放松对孩子管理的现象。也有部分老师认为,放学后父母将孩子接走了,自己可以放松了,影响了自己的责任心。幼儿园与家庭就孩子的教育成长情况进行互动的情况,大多数做的不错。但也有做的不好的。家园联手教育好孩子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做好,的确是不容易的事情。

幼儿是一棵独立于风雨中的幼苗,在阳光暖风中成长,也要经受狂风暴雨的洗礼。幼儿教育要结合生活实践,创新教育方法,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统一。作为幼教工作者,更要具备爱心、耐心、细心,注重培养自身修养与行为德操,甘于奉献。

上一篇:“生活教育”理论在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实... 下一篇:论业余篮球运动员个人进攻能力的表现及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