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考核困境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09-22 01:58:03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考核困境与对策思考

摘要: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关键内容,绩效考核工作在保障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新时期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发展与完善,文章针对水上交通运输行业的绩效考核工作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其考核工作现阶段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继而在此基础上探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相关对策,希望以此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考核工作的良性发展,提高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成效。

关键词:交通运输行业 绩效考核 考核管理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有效工具,绩效考核工作理应得到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但是就目前而言,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其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在绩效考核观念认识、执行策略以及沟通反馈等方面尚有所欠缺。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其绩效考核工作现阶段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及相对应的完善策略展开论述,以更好提高交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现实应用性,提高其人力资源管理成效,促进交通事业单位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一、水上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考核工作现状

完备的绩效考核工作体系应能够对单位职工的工作成果、业务能力、综合表现等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价与考察,进而以此为依据进一步落实对职工的奖惩、增资或晋级政策。但是就现阶段的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而言,其还有很大的完善和提升空间。结合笔者于江西省港航管理局上饶分局的相关工作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当前水上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考核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绩效考核认识不到位,考核方法过于简单

虽然近些年来交通事业单位已逐步增强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现阶段其绩效考核工作整体认识还不甚到位,对业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超绩效考核工作,在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注重提高考核质量。在绩效考核方法方面,交通事业单位现行绩效考核方法在考核覆盖面、考核信度和效度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使得现行绩效考核工作过于简单化和形式主义,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二)绩效考核执行不严格,人员激励作用欠佳

在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执行开展过程中,由于长期惯性思维的影响,其并不能够严肃开展绩效考核定级工作,存在较为严重的“搞平衡,讲平均”现象和大锅饭倾向。不仅如此,当前交通运输单位对日常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欠缺,不注重日常考核资料的积累,年终考核脱节于职工日常工作,绩效考核凭据也无从查起,导致单位职工人浮于事,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也不能发挥很好的绩效考核人员激励作用。

(三)绩效管理起步较晚,沟通反馈机制尚不健全

以笔者所在的水上交通运输单位为例,其现阶段的绩效考核工作只是作为单位管理活动的一环存在,并没有将其与职工的职务晋升、职工培训以及工作奖惩等内容相关联,难以实现对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而且绩效管理工作在交通事业单位的起步较晚,现阶段绩效管理工作发展也不甚完善,尚未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沟通反馈机制,不注重听取考核对象的反馈意见,也不注重考核结果的有效转化,使得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效用。

(四)绩效考核主观性较强,可量化指标占比较小

绩效考核主观性较强,量化指标占比较小,是存在于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又一关键问题。当前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开展过程中尚难以做到真正的客观、科学,领导左右考核结果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在考核标准的制定方面,现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标准往往过于笼统和概括,印象打分现象依旧存在,可量化指标占比过少,使得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主观性极强,在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方面有所欠缺,难以发挥对单位职工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调动。

二、新形势下水上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考核完善对策

针对上述现阶段存在于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为更好促进其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提高绩效考核工作效用,进一步巩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果,笔者认为交通事业单位应从以下角度入手,优化现行绩效考核方案,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一)增强绩效考核认知观念,丰富考核内容及形式

增强绩效考核认知观念,这就要求从单位领导层入手,提高其对于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其自发主动地摒弃传统思维定势和老旧做法,这样才能从根源上保障现代化绩效考核工作的落实和进步。另一方面,交通事业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也应对绩效考核的内容及形式加以丰富,首先要建立组织化、明确化的绩效考核管理队伍,继而在此基础上依据职工岗位职责的不同合理制定考核方案,增强工作实绩考核,提高绩效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后,单位应建立职工“廉、绩、勤、能、德”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绩效考核形式,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发展完善,使其更好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转型和改革需要。

(二)优化考核流程设计,完善绩效奖惩制度

在对绩效考核流程的优化设计方面,交通事业单位应:科学进行工作岗位分析,依据岗位职能、组织结构以及发展规划详细编制岗位说明书,以此实现对不同岗位职工的科学分析,提高绩效考核工作的现实针对意义;对现行各种科学考核方法加以借鉴使用,加强对BSC(平衡计分卡)、ABC(作业成本法)、IPM(整合绩效管理)等现代化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的运用,可有效提高其绩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程度;注重“考核周期系统化”,不仅要加强对单位职工的年度、季度绩效考核,还要提高对职工日常考核的重视程度,加强平时考核,丰富日常考核资料积累,在年终考核过程中也可将此作为参照依据,能够更好发挥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目标管理导向。

(三)增强绩效考核管理,完善考核结果应用机制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优化和完善,单位有必要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提高绩效考核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入手,通过教育培训整体提高绩效考核队伍的评价技能、目标修正技能和面谈技能等,普及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理念,以进一步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其次,交通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对职工绩效的反馈提高,经由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分析绩效问题的成因,继而帮助职工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客观性的下一年度绩效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价值,还有利于职工满足感和积极性的提升。最后,交通事业单位也应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机制,将绩效考核结果同职工的薪酬、升职等内容相关联,建立“业绩定岗、按劳取酬、弹性工资、岗薪相配”的绩效薪酬制度,增强绩效考核结果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指导作用。

(四)建立科学考核制度,提高绩效量化指标占比

对交通事业单位而言,其应对现行绩效考核制度加以改进,要进一步对考核内容加以明确,同时提高量化指标占比。对此,其应:1.结合实际,在保证考核方案能够切实反映职工基本素质和业务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绩效指标,将现行绩效标准进行分解,采取量化打分总分定级的方法,增强绩效考核操作性。2.提高绩效量化指标占比,将“廉、绩、勤、能、德”的考核标准进行细化处理,各指标都确定五个不同的档次分值,最后依据职工的整体得分情况合理判别职工优秀或合格与否,进而合理确定奖惩手段,以此才能增强绩效考核结果的通俗性和直观性,更好促进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发展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存在于交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过程中的认识不到位、流程不规范、沟通不健全以及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单位应从增强绩效考核认识、丰富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流程、建立科学考核制度以及巩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等几方面入手,构建完备的绩效奖惩体系,提高绩效考核阶段可量化指标占比,同时丰富考核结果的现实应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绩效考核管理成效,促进交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丁小东,徐菱,姚志刚.基于DEA方法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评价[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1(03):77―80

[2]崔永菊.事业单位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D].沈阳理工大学. 2012(03)

[3]阳望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上一篇:消防部队基层大队预算执行状况及措施建议 下一篇:浅议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