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意法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应用

时间:2022-09-22 12:31:51

浅析创意法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应用

摘要:新课程理念条件下,创意法教学就是创设适合学生发展之新意的教学,其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新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为了使学生更能自主地学习,用创意法教育理念上好小学高年级数学课,显得尤其重要。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探究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意法教学。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数学;高年级;创意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58-01

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又要培养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创意法教学,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我们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夯实基础知识,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创意法教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指学生自己学习目标,不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它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恰当地提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学生太粗心了!许多题目连中下等生都应该做得起来,可练习考试的时候学生错误的情况很多。即出现所谓的"过失"失分现象。学生产生"过失"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但不能原因简单地归究为"学生粗心"。因此,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2.挖掘教材资源,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充分发挥高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作用,体现创意法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呢?实践证明,通过改编例题、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1 改编例题促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改编例题引发散,培养学生能力。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改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1.5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2/3。还可将问题改为:(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4/5?(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路的1/3?(3)甲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独修还需几天?这样围绕例题这一中心发散,例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学机制,在本堂课得到充分体现。

2.3 改编例题促思辨,提高反思能力。反思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的策略,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学中,如能适时地运用改编例题、习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辨析,进行前馈控制或反馈矫正,一方面可以达到有效防治错误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3.善用典型题材,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直觉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学生的"别出心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手段。发展W生的思维,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一些典型题型,分层递进,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十分有益的。如讲解:"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按角分这个三角形是( )角的三角形"。这一类题时,通过分层递进,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了问题,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耐人寻味。第一层次:求出三个内角判断法。这是学生开始时常用的方法。第二层次:求一个角判断法。"我们能不能只求出一个角就能判断出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只要求出最大的角,因为最大的角是90°,所以这个三角是直角三角形。这一层次比第一层次学生思维上进了一层。第三层次:直接判断法。"我们能不能不求出任何一个角,直接从三个角的比份上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角的三角形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通过讨论,学生明白:因为3=2+1,最大的角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锐角的和,所以可以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4.完善知识结构,创设学生终身发展的空间与平台

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知识遗忘、缺陷较多,知识的综合更成问题。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寓复习于六年级平时的教学之中,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是许多老师的经验之谈,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妙药。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一下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不管是哪种版本,编者在编排新知的巩固练习中处处渗透着对旧知的巩固。如在分数四则运算的几个章节里,就安排了"归一应用题"、"常见数量关系"、"平均数应用题"等旧知的复习。如果在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抓细抓实,采取"讲一题、带一串"的方法,平时就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适时地对学生知识的缺陷和遗忘进行补救,对最后的总复习定将会起到巨大的缓冲作用,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将随着平时的复习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稳定,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的今后的发展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总之,用创意法教育理论去指导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才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参考文献:

[1] 吴兆民.浅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19期

[2] 秦莉.亦谈创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1年80期

上一篇:论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