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之器材与技术基础

时间:2022-09-22 12:26:53

人像摄影之器材与技术基础

您为什么会拿起相机,肯定是要留下身边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而在这些需要凝固的记忆中,恐怕大部分都是人――我们的家人、朋友、旅途中有趣的当地人……如何才能在日后欣赏这些人的照片时毫无遗憾,如何通过照片拉近和他人的关系,让我们从基础开始。

怎样才是令人满意的人像照片

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拿着一张自以为是佳作的人像照片送给“模特”本人,结果惨遭白眼――能够令本人和创作者都满意的人像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可能提到人像摄影,您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女大头照。但我们应该掌握的技巧决不应该仅仅限于拍摄美女.而是要精确记录各种人物的神态,让我们日后看到照片就能迅速联想起这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把人物拍得更漂亮固然是一种追求,但准确反应其外形和性格特点则是更高的境界。例如抓住孩子纯真的笑容、母亲平和的微笑、战土坚毅的目光、明星们放电的眼神等等。

呵呵,可能上述言论有些过于理论化,让您有些摸不着头脑,下面。我们就从观看一张肖像照片的角度来分析,看看怎样才是一张精彩的人像照片。首先,照片中人物应该突出,很自然地吸引住观众的目光,不能被环境,背景等抢了风头,其次,人物的神态和体态应该自然,那种矫揉造作的照片不耐看;第三,它应该符合我们评判一张普通照片的标准,例如清晰度高、曝光准确、构图协调等等。如此这般,你的人像照片就可以算是基本合格了。

如何拍出一张合格的人像,让我们慢慢道来。

选择适合人像的焦距段

您可能经常听周围的发烧友说起什么“人像王”镜头,确实,为了在合适的距离拍摄人物大小合适的人像照片,镜头焦距的选择有规律可循。通常而言,为了拍摄最常见的半身到特写(大头照),最适合的焦距段是中焦,80mm等效焦距左右。如果焦距短于这个值,拍摄大头照就需要相当贴近被摄者,不仅给人以压力,而且成像的透视变形明显,形成大鼻子,小眼睛的怪异效果,如果焦距更长,要在画面中容纳下完整的半身像,则要离被摄者相当远,不便于交流。

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您可以灵活掌握。50mm等效焦距的标准镜头焦段适合拍半身到全身照,也便于交待环境:更广角的镜头则经常用于创作摄影,用夸张的效果吸引视觉,但最好不要在拍摄MM特写时用广角,否则肯定会遭遇白眼,而长焦镜头则利于抓拍人像,可以在不干扰被摄体的情况下拍摄到自然的神情,而且拍摄大特写时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拍摄对象和照片类型选择合适的焦距段,就可以迈出拍好人像照片的第一步。根据一般的需求,典型袖珍数码相机的35~105mm变焦范围就够了。但如果您希望拍摄动人的大特写,或是喜欢抓拍一些街头美女,就需要更长焦距的镜头,例如富士FinePixS9600或S6500fd那样从28mm延伸到300mm的镜头,就基本可以满足任何人像拍摄需求。

精准对焦和曝光

我们欣赏一幅人像照片时,会很自然地关注照片中人物的眼睛,因此,人像照片的对焦应该以眼睛为基准,一张眼睛模糊的人像照片很难及格.从原理上说,人像照片的对焦与通常拍摄时的对焦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保证被摄主体的清晰。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拍出的人像照片出现对焦失误,焦点落在背景上,让我们原本希望突出的明眸和红唇都失去了光彩。这是因为在拍摄人像时,人物脸部所占画面比例并不是很高,而且经常不在画面中间,再加上我们脸上这些部件的反差往往不如画面背景高,相机又习惯于寻找高反差画面进行对焦,如果距离背景再近一点儿,很容易出现对焦失误。

在人像摄影时,我们可以使用前几次讲座中提到的对焦锁定方式,先把人脸放在画面中央完成对焦,然后保持半按快门钮,重新构图后再拍摄。对于一些具备对焦点选择功能的相机,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构图习惯,把焦点选择到人物眼睛的位置,以确保精确对焦。

同样,人像照片的曝光也必须以保证脸部准确曝光为目的。在逆光、舞台光等情况下,背景光线往往会影响测光,导致人脸过暗或过亮.这时,我们可以把相机的测光模式切换到点测光或局部测光,对人物的脸部进行测光,保证脸部的层次。对于肤色比较白皙或者希望白皙的被摄者,可以酌情增加0.5级到1级曝光:如果要表现黝黑的皮肤,则需要略减曝光。

这些人像摄影的拍摄技巧是否有些复杂?对入门用户来说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不过,目前大部分相机上都有专门的人像模式,会采用大光圈(虚化背景)、闪光灯(增加眼神光)等设置来帮助用户拍出好照片。对于对焦和曝光的问题,渐渐开始成为新趋势的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帮上火忙。以富士最新的s6500fd为例,它采用专用硬件电路,让“脸部识别技术”不但更快而且功能更强大:完成识别人脸只需要o.05s,对拍摄完全不产生影响:这个系统最多可同时识别10张脸,即使是晚会、小型合影这样的场景也难不住它。而且在回放模式中,“脸部识别”功能也可以实现以人脸作为画面的关键信息进行修剪或放大。识别出人脸后,相机的对焦和测光就会以此为基础,让人像摄影箭不虚发。

把握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

可能受到证件照拍摄习惯的影响,也许是这种构图方式最为直接,很多人在拍照时都习惯把人物放在中央,这样的照片往往显得很呆板,除非您是出于什么特殊的创作目的,追求完全平衡或是具有压迫感的画面效果,最好还是让人物离开中线为好。

我们在构图基础的讲座中提到过九宫格的布局方式,让主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会带来舒适的视觉效果,对于大特写的人物面部,则可以选择让眼睛位于黄金分割点上。至于让人物偏左还是偏右的问题,要看人物眼睛面对的方向而定。我们习惯上在人物面对的方向留出空间,让其视线有延伸感,否则会显得画面很局促。此外,除了大特写外,最好让人物的头部或是肢体完整地呈现在画面中,切掉部分头发.出现―‘半的手看起来都不太舒服。

另―个值得注意的构图习惯则是横竖画幅的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把显示器作为照片的欣赏工具,横构图的照片比率也迅速增加,毕竟,在拍摄时竖起相机操作有所不便,而后期欣赏时更会大大减小有效尺寸。但如果我们看看那些流芳百世的人像名作(包括照片和油画),会发现竖直构图的作品比例极高。竖构图确实适合表现人像.因为我们也是直立状态的,竖构图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画面来表现人本身,而横构图则更适合交待场景环境。因此,我们在拍摄人像照片时可以多多尝试竖构图,让人物尽量充满画面(当然也要留些边缘空间),虽然在后期欣赏时可能略有不便,但辅出成照片后效果可以不同凡响。

上一篇:让笔记本电脑更加人性 下一篇:四核处理器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