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李艾科

时间:2022-09-21 11:19:02

李艾科“走马观花”式的一年,不仅是个人能力之弊,更反映出职业经理人与公司董事会之间的制度性矛盾。

如果不是9月底传出惠普董事会罢免CEO李艾科的消息获得证实,我们大概都还在为这个PC老大的前景担忧。接任者惠特曼尽管没有正面回复对李艾科拆分PC的决定是否继续执行,但从各方面获得的消息看来,暂且可以为这家全球IT巨无霸松一口气。各种分析研讨会透露,分拆的结果弊大于利。

“严重灾难”

幸福的人都相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将时间的横坐标定格在惠普的发展史,却发现了相同的不幸。曾经担任惠普CEO的卡莉和赫德分别在任期内完成一笔百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之后都因与董事会失合离开公司。李艾科也没有足够好的运气逃脱宿命,117亿美元轻率收购Autonomy带来了董事会霸气的解聘通知。李艾科在执掌惠普不到一年被淘汰出局。

惠普董事会以华丽的措辞结束了与李艾科的雇佣关系,但在他们眼里,李艾科的加入成为惠普发展史上的灾难已成为一种心照不宣的事实。

去年,当李艾科被董事会推举为惠普CEO时,甲骨文CEO埃里森就曾经发出警示。埃里森在致《华尔街日报》的一封邮件中表示:“我无语了。惠普有几位出色的内部候选人,但他们却选择了一个最近因管理不善被SAP炒掉的CEO。”

在加入惠普之前,李艾科已经在SAP工作了20个年头。其个人简历显示,2004至2009年间,SAP实现软件业务营收连续18个季度两位数增长,2008年4月他被提拔为SAP公司CEO。然而,善始乱终可不是企业的行为法则。在李艾科任内的最后一年里,主导了 SAP创立以来首次最大规模裁员,也报出了SAP自2003年以来的最差业绩。他因此被不满的员工围攻,加上董事会所关注的效益增长并未如约出现在公司报表中,李艾科的CEO职位也不得不拱手让人。然而,2009年之后的全球经济衰退,与SAP的营收下降,谁又能说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经济周期的影响对李艾科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灾难呢?

惠普董事们愿意相信这位低调严谨的德国人,会给惠普带来新鲜的血液与市场增长点。大概是这位德国CEO并不善于在媒体面前释放信号。在上任的相当长时间内,他的犹豫恍惚总会叛逆地跑到公众的面前。

雄伟的口号自然有兴奋剂的作用,但这把劲总会过去,我们终究要面对现实。李艾科为我们描画了一场关于云计算的美好未来,其中有物联网、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甚至收购Autonomy都被他视为部署云计算的重要步骤。就在这时,甲骨文宣布停止针对英特尔Itanium芯片的所有软件开发,这款芯片用于惠普服务器。惠普怒称,甲骨文放弃支持这款芯片是一种“耻辱行为”。一次简短的口水战,就已经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宏伟口号的致命弱点。

于是,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作为惠普的三大业务部门中唯一实现近20%增长的部门,其前景在这场口水战后变得扑朔迷离。外界纷纷猜测李艾科将分拆、出售这一部门。当然,在业内看来,惠普这种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不大,但林子大总能有新发现,也许李艾科就是下一个。

PC迷途

PC业务在21世纪的头十年赢得了快速增长。在2005年IBM宣布放弃PC业务时,紧随其后,艰难追赶多年的惠普,也总算是又见曙光,于2006年顺利问鼎PC王者。但是,当PC王者的PC业务面临成本过高、利润太低,投资收益率还不及银行存款时,董事会的情绪可以预料。李艾科正是在这危机时刻加入惠普。

惠普宣布放弃PC业务比IBM迟了六年。自2005年起,IBM经过艰难转型,服务营收已经占比过半。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的实力上,IBM更是早先一步,抢占了时机。惠普是否有必要步IBM后尘,将PC的第一把交椅拱手让人?答案不置可否。但没有悬念的是,他宏伟的公司计划并未给公司带来更加明确的未来,由于董事会等各方压力,李艾科在8月中旬宣布终止TouchPad平板电脑业务。此前,李艾科还曾对中国媒体信誓旦旦,在2011年7月将推出惠普自己的平板电脑,与iPad共同分得市场。

当惠普对Palm投入的17亿美元挥霍一空,惠普PC业务停滞不前时,这种亏损性质的转型与其说李艾科转变主意,还不如说是由投资者组成的董事会施压所致。断臂救腕,即拆分PC业务,在投资大佬们看来,也许是止损的最好办法。《华尔街日报》引用了美国投资公司分析师詹森•诺兰德的话说,这就像是“麦当劳分拆汉堡业务”。什么样的公司会在自己成为某个市场的世界第一时退出这个市场?这一地位可以带来很多利益。更何况,为了获得这一地位,几代惠普人为之付出了青春和心血。这一曾经向往的荣耀,如今却成为惠普食之无味、弃之浪费的“鸡肋”。

一会儿是大额收购壮大PC业务,分拆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一会儿又是分拆PC业务,李艾科的出尔反尔、颠来倒去,自然就无法将那些市场发展战略从书面表述转变为现实业务,而商机也在这一次次的调整中溜走。

惠普高层必须为一次次战略调整与半途而废负责,以便给股东一个交待。新浪名博孙永杰发表言论称:“中国有句俗话: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可惜李艾科搞反了,该为的时候没有作为,不该为的时候,却盲目为之。所以笔者认为,惠普董事会现在如果驱逐李艾科的话,应该是正确的选择,是避免惠普进一步低迷的关键,包括前段时间对于PC业务的重估,至少说明惠普的董事会已经如梦初醒,至于惠普未来的CEO惠特曼,由于其主要的经验在消费领域,所以笔者持有自己的看法,但驱逐李艾科,应是惠普走向复兴的第一步。” “李艾科再不辞职,惠普将不是惠普。”

调整!调整!

不论李艾科透露的信息怎样变化,有一点他始终都在坚持,那就是公司战略的调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云计算时代即将到来。在这个创造成长与致富奇迹的行业里,同样也能创造巨头跌倒的奇迹。

据IT咨询公司BTC Logic去年发表的报告称,亚马逊和IBM是云计算市场上的领导者。 这个报告中,BTC Logic将云计算市场划分为7个领域:基础、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平台、应用、安全和管理。亚马逊和IBM在4个领域排在前5位;微软、谷歌、Red Hat、Salesforce、赛门铁克、VMware、Citrix、EMC、甲骨文、Level 3 和Cisco被称作“云计算重量级者”。在这里,人们并未见到惠普的身影。

2011年1月11日,AMD CEO梅德克辞职;3月31日,宏CEO兰奇辞职; 7月19日,英国最大运营商EE亚历山大辞职;9月12日,雅虎CEO巴茨辞职。IT高管的集体性变化,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预示着一个行业发展趋势的暗流涌动。乔布斯以及苹果帝国已经开启了ICT的新时代。乔布斯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超越微软创造出全球第一市值,还在于撬动了微软、雅虎等IT厂商的大佬地位。

如果将惠普的现有业务列表与SAP的软件业务列表形成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高度融合将形成更为完整的软硬件相结合的产品链条,这也是软件业务相对短板的惠普决定聘用他的理由之一。这样的发展方向也正是苹果的方向。只是还没等到那位职业经理人实现收购并产生效益,李艾科的惠普生涯就这样匆匆结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惠普的犹豫正是董事会对于苹果式战略与职业经理人能力的犹豫。急功近利的经营思想与内部的复杂人事,使得公司战略频繁调整。当然,职业经理人与董事会成员最大的区别是,公司经营失利最终由董事会来买单。惠普的下一任CEO惠特曼如果交不出令董事会满意的业绩,同样被看作是重大灾难。李艾科却可以获得上千万美元遣散费之后,寻找下一个目标。不过,鉴于李艾科两次担任CEO创造了两家公司有史以来的最烂业绩,恐怕很难再有公司能够鼓起勇气聘用获得“杀手”称号的他。

上一篇:“孝”字为先 下一篇:买的不只是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