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热”背景研究及前景探析

时间:2022-09-21 10:05:10

中俄能源“合作热”背景研究及前景探析

摘 要:中俄能源合作已有很多年的历史,在新世纪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俄能源“合作热”背景进行分析,并从能源安全角度对中俄能源的合作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俄能源;合作热;能源安全

一、引言

能源、粮食和水并称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各个国家间的能源合作不断加强,利用能源的互补也成为了保障本国能源充足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途径。中俄两国作为世界经济和人口大国,随着双方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意图越来越明显,尤其在能源这一领域更是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俄罗斯,访问期间中俄双方就天然气、电力、石油、开采以及炼油等方面都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最具有标志性和重大意义的便是在2014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了“世纪大单”,双方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下,对能源战略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中俄能源合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那么究竟是什么推进了中俄能源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中俄两国又是在怎样的国际背景下开展了合作?

二、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热的背景

1、能源互补

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是能源的输出大国,这一点是中俄两国能够深入发展合作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俄罗斯石油蕴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约12%,是继沙特阿拉伯后世界上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和第二大原油生产国。2013年,俄罗斯原油产量同比增长了1.2%,达到了5.23亿吨,同时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分别同比增长了4.7%和1.4%。2013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达到了66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出口天然气总量为196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了约10%。能源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增长,其对能源的需求在逐年上升。自从我国在1993年进入石油净进口国行列以来,原油的进口量逐年上升。2009年,我国进口原油2.04亿吨,达到51.17%。2013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7.39%,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078%。中俄互为最大邻国,能源合作具有不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加强中俄合作对我国能源的补给有着重要意义。

俄罗斯是能源输出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和输入大国,两国的国情决定了一方是卖方市场,一方是买方市场,双方互补性很强。

2.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世界经济的格局和世界各国的能源合作等领域。自从克里米亚地区“脱乌入俄”,美国便开始在多个领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2014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截止到2014年11月,美国国内原油产量突破了900万桶,使进口能源数量急剧减少,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中能源产业是一个重要支柱,其对外贸易的接近70%依赖着油气出口,能源收入占俄罗斯联邦预算收入超过50%,因此国际市场上的油价大幅度下降会导致俄罗斯出口能源战略的结构性变化。与此同时,欧盟也开始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不断恶化的乌克兰局势使得欧盟开始通过利用替代品以及扩大进口渠道等措施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方面的依赖。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各国之间开始了能源的博弈,导致了俄罗斯一直依赖的能源出口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俄罗斯开始调整能源的出口战略,逐渐的将出口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这是基于国际局势的错综变化所作出的长期考量。

如今,亚洲地区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俄罗斯的能源战略重心向亚太国家转移,这种改变不仅能够加强与当地各国的经济联系,还能增强国家间的政治、文化往来。

3.APEC会议

在2014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了“世纪大单”之后,使得中俄能源合作取得最大进展的事件便是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举办。2014年11月9日,中俄两国元首就发展中俄关系和促进战略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次APEC会议上,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和东西两线增进原油、油田、水电和核电合作等一大批项目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此次峰会两国围绕天然气领域共签署了24项协议,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安全等领域的文件。

三、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对中俄能源安全的评价

就中俄两国的能源安全来说,首先,中俄两国在能源安全合作领域的角色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主要来源自于两国的资源供需上存在的不同。在世界能源市场上,中国是需求者(买方),俄罗斯是供应者(卖方)。在两国能源安全合作领域,中国基本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俄罗斯则实行“引进来”的战略。不同的实施战略使得两国在能源的定价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策略。同时,俄罗斯不断加强能源领域的国家控制,就是不甘心于只是充当一个原料出口的大国。事实上,中国并非俄罗斯针对的对象。中俄必须正视两国的角色差异,尊重彼此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实现两国能源安全领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治化。

其次,中俄两国在能源安全领域的合作究竟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一直是一个很让人困惑的问题。这个政府和市场的定为直接影响到中俄两国能源安全合作的战略构想和现实选择。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一个定位的困境,一是因为能源这一战略资源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二是因为中俄两国在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和缺陷。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两国不断的完善制度建设和确保国内形势的稳定性,只有这两个方面相结合,才能够促进中俄能源安全合作的正确发展。

第三点是对中俄能源安全未来走向的预测。从目前看来,中俄能源安全确实有着良好的前景并伴随着巨大的商机,但是两国的能源安全合作又能够持续多久呢?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得出正是由于目前多种现实因素和政治因素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原因才导致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一旦中国经济冲出“能源瓶颈”后,其对俄罗斯的能源需求将会减少,能源合作的热情也会下降。 而俄罗斯主要是通过赚取能源外汇来带动经济复苏,达到一定阶段后,其对外资的兴趣也会下降。这一合作黄金时期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期,重点的发展中俄能源安全的合作。(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楠,郑立新. 新时期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趋势及战略意义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5,09:254-255.

[2] 杨凌. APEC北京峰会后中俄油气合作新趋势[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77-80.

[3] 王晓梅. 俄罗斯能源战略调整与中俄能源合作[J]. 国际经济合作,2015,04:64-68.

[4] 卢海清. 俄罗斯能源法的现状、特点及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影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30-35.

上一篇:利用PPP模式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海外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