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成为职高生“Talk—show”的舞台

时间:2022-09-21 09:18:24

让英语课堂成为职高生“Talk—show”的舞台

教学课题:《职高基础英语》BI U9 Food L35 Speaking。

教学内容:本课时是围绕如何点餐这一话题展开的,对话中重点要求的句型表达也都是围绕这一话题。

针对如何让职高学生在对话课中有话可说,结合本节优质课,

本人有以下一些感悟:

一、采用Memory task环节

由于在备课的时候,就在考虑如何让学生的情境环节能够顺利进行,能够熟练运用对话,所以本人在实施情境环节前设计了这样一个对话记忆的过程。

二、启用学生自评表的思考

记忆过程之后,就让学生开始自己对话,而在其他班级授课的过程中,发现记忆环节实施得还不是很到位,特别是学生在记忆对话的过程中只是机械的记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正记住了,所以在课后笔者对本课的这个环节做了调整,我直接在学生记忆对话的时候,就让他们进行自评,这样学生就在记忆的同时又能反思本堂课有无掌握好这些用语。

学生在背诵这一环节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三分钟的时间,每

个大组、每个学生都在很认真地背诵并在自评表中给自己打分。

三、设制学生互评表和课堂的反馈

在一组学生对话时,有些学生可能会听,有些可能会处于游离状态。本人又另外设计了一份表格,让其余学生给对话的学生打分,这样就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

互评表格评定项目分为:对话流利度、准确度、语音语调准确度、两人的配合程度以及声音是否大,这样就让所有学生知道如何去评分,从哪方面去评价他人,而且也知道自己在对话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反馈:在正式上课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组1到组6

的学生对话中,他们的声音是一组比一组大声,显得越来越有自信,而其他同学也不是“坐以待毙”,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去倾听、去给同学打分,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应该是本课的亮点所在。

四、课堂真正做到落实、监督、反馈而不是花里胡哨走过场

通过这堂课的分析,我发现可以通过评价的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口语课堂中。因为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能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去表演自己的对话,当然在课堂上,我也尽量用各种方式,比如开火车的方式、组与组对话方式、小组讨论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口语课中开口讲英语,而这种引入评价的方式是对这些环节的补充,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五、对课堂评价方式的再思考

一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会自评、互评,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口语课堂中。因为从过去的课堂来看,课堂评价做得不够,虽然新课标已经提了好几年,可教师都没有把它用到实处,我发现我们以前的课堂有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陈旧

学生本身对于课堂教学评价仍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他们根本没有评价的意识,也不清楚什么是自我评价或是交互评价,因为他们已习惯一味地接受再接受。老师虽然清楚什么是评价,但是他们也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上,用测试来代替所有的评价。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机器,不顾及学生的感觉。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建立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评价体系。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是我们的观念还没有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浪潮。

2.行动迟缓

对于传统课的教学评价我们仍沿用陈旧的评价模式,我们还是注重结果评价、定量评价。评价的主体单一,评价的标准片面,只重知识技能的评价而忽视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

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

由于传统课堂只注重教师教、学生学的一种单一模式,这就导致了英语课堂上评价也趋向于单单是老师评价,学生一味的接受。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省、自我审视的过程,这也使学生失去了自和主动权,仍然像个学习的机器在不断地被动灌输。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建构主义下探究高中政治课堂 下一篇: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