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北斗七新”的启明星

时间:2022-09-21 08:39:01

2010年,A股跌去15%,市场中却不乏表现抢眼的大牛股。下表中统计了去年涨幅前20的股票,竟然有80%来自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当前政策支持的热点,其涵盖非常丰富,所涉及的行业和股票更是繁杂。新兴产业指数成分股表现分歧巨大――在过去1年中,不少个股走势并不理想。新兴产业概念多、主题多,怎样规避地雷?新兴产业的公司估值一般都比较高,如何应对?新兴产业很多前沿技术,如何选择投资时点?新兴产业范畴过宽,技术发展进度不同,哪些是重点?这些问题决定了普通散户投资新兴产业类公司,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大量的专业研究作为铺垫。如何投资到新兴产业,分享未来大发展的收益,同时又可规避投资陷阱?行业基金或将成为首选。

优秀行业基金3大法宝已然具备

行业基金是海外最流行的投资基金模式之一,基金本身投资标的全部为某个行业的相关股票、债券或期货。在海外,无论是主流投资品种的能源类、矿产类和黄金类股基,还是非主流投资品种的奢侈品、军工类股基均大受欢迎。由于其全部资产都投资在同一个行业,最能代表这个行业的发展变动情况。基金公司本身所具有的专业选股能力和分散资产组合,有效帮助解决了选股和资产配置两大难题,成为了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品种。近期,鹏华基金推出的一只专门投资新兴产业的行业基金――鹏华新兴产业基金,为垂涎于新兴产业投资机会的投资者们,提供给了一个全新的投资契机。

从全球优秀行业基金的普遍经验来看,行业基金本身的变动较大,甚至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优秀的行业基金之所以能屹立不倒,都是依赖于3大法宝:优秀坚定的基金投资管理者、严格卓越的选股标准和科学的操作策略。由于该基金目前正在募集,作为新基金还没有相关历史数据,无法对其原有表现进行评价。但从该基金目前透露的运作方式和投资管理团队配置来看,以上3大法宝都有所具备,该基金已经具有明星相。

优秀坚定的基金投资管理者

这是行业基金的最核心的要求。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对每个基金都很重要,但行业基金对其的要求远比其他主动型或被动型基金要高。由于单一行业自身变动具有周期性,都有其发展、繁荣、衰退和萧条的过程,基金业绩也会对应有波峰和谷底,不能通过更换行业规避风险。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必须做到下跌中不恐慌,上涨中不自大,始终能保持积极而冷静的心态,坚定按照基金契约进行投资。这点在短线投资盛行,人心浮躁的中国市场难能可贵。幸运的是,鹏华新兴产业基金为此也配备了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和功底深厚的投研团队。

从现有资料来看,鹏华新兴产业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陈鹏,其掌管的鹏华行业成长混合基金曾荣获“2008年度开放式混合型金牛基金”。除了有过金牛基金的丰富管理经验外,陈鹏的投资风格也值得关注。其管理鹏华行业成长期间,经历牛熊市,2007年8月~2011年1月间业绩收益率26.98%,超越沪深300指数54.07%,排在全部114只混合型基金的第11位 。由于在一个完整的牛熊市中,最终决定基金业绩的主要是选股能力所带来的超额收益,陈鹏的选股能力不容小觑。从国金证券的相关持仓跟踪研究来看,陈鹏勤奋专注,通过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和挖掘,擅长“自下而上”选股。鹏华行业成长阶段业绩依靠选股实现累计超额收益达40%。他风格稳健,严格控制仓位,无惧市场小幅波动,而当市场趋势发生显著变化时,则顺势大幅调整仓位,规避风险,可以说是一位果敢睿智冷静坚定的基金经理。

严格卓越的选股标准

新兴产业由于方向多,概念多,涉及股票也多,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必须具备火眼金睛才能从中选优,严格卓越的选股标准是新兴产业基金能否获得较好业绩的关键。

这一标准在鹏华新兴产业基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规避地雷,避免概念主题化炒作,选股策略更加侧重研究上市公司盈利变化这一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出发点。国内市场往往喜欢炒概念,一个概念炒热,搭边的股票都飞上了天,然而真正对盈利有益的也就是少部分核心股票。关于选择投资时点上,由于不少前沿技术刚刚兴起,要把技术产业化,必须要经历创新、繁荣、震荡、增长繁荣和成熟几个阶段。创新期风险过大,鹏华新兴产业的策略是在创新期后端,技术开始成熟时加强研究,在繁荣期前段介入。针对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鹏华新兴产业将值得投资的产业细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

科学的操作策略

鹏华新兴产业基金在对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和把握后,主要根据市场对其未来的预期是否充分来进行投资选择。如通过上述的选股方法选出的股票,往往已受到了市场一致追捧,是否投资主要是看该股的市场价格与未来盈利预期是否匹配,而不单纯看今年或明年有多少倍 PE。如果估值较高,但市场对其未来的预期不够充分,基金也会选择介入;即便估值较低,且对未来的预期过于悲观,基金也将以回避为主;如果估值合理,未来预期也合理,但新项目实现需要的时间较长,基金会跟踪研究,并重点关注可能存在的意外。

通过这样的策略来动态地跟踪目标股价变动,进行科学的投资,符合目前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

作者系外资银行资深客户经理,CFP持证人

上一篇:新兴产业酝酿“新”机会 下一篇:鹏华金牛投研团队的“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