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回顾“改革的传统”

时间:2022-09-21 05:59:38

为什么要回顾“改革的传统”

这个话说起来有点绕。改革不就是对传统的变革(也就是否定)吗?怎么改革也有“传统”?是的,改革是要“革”掉一些过时的传统,但也要坚持优良的传统。在诸多的传统里,改革的脉络也在其中,历历可数。甚至不妨这样说:历史的演进正是由一波又一波的改革组成的。从哲学的角度讨论问题,世间万事万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无不伴随着一轮接一轮的自我否定,在不断否定的过程中发展壮大。渐进的,可称之为改革;突变的,可称为革命。中国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英国的“光荣革命”,俄国彼得大帝的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土耳其凯末尔的改革,都为人类文明史中的“改革传统”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历史的经验对人类任何领域的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事关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改革,就更离不开对改革传统的回顾和研究,从研究中吸收营养,借鉴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避免大的失误,校正改革的方向。没有对改革传统的借鉴,没有对改革传统的科学传承,没有人类改革传统作为重要的参照系,却想取得改革的成功,这是不可想象的。

首先,对改革史的回顾和对改革传统的弘扬,会大大提高改革者的胜利信心,增强改革者的斗志。

人类从树上来到地面,从森林走向原野,就是一次很大的改革。人离开了大树,身体变得笨拙了,摘取野果的本领比不上猴子,但智力提高了,获取食物的手段更多了,食物来源也更丰富了。然而,当时到底“站起来还是继续爬下去”,分歧想必也是很大的。鲁迅曾戏说,第一个主张站起来的猴子被咬死了,这也在情理之中。火车一开始是由蒸汽机车为动力来牵引的,但最早出现在中国唐山的火车,却必须用骡马来拖拉。时期农民一度吃不上饭,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偷偷搞土地承包,就吃饱了。把地交给农民种才有希望,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但常识有时会对权威形成挑战,坚持常识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在逐渐放弃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尽管冠以“社会主义”的限制词,推出时仍然阻力重重。人们都知道,党和人民是“鱼和水”的关系,但数十年来,一直是“水”需要感谢“鱼”。前些时候,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同志说,人民不应该对党和政府感恩戴德。这说法令人耳目一新。这是观念的改革、思想的改革。如果“”中有人敢这样说,将会有什么结果?解剖任何一个改革的个案,都不难发现,尽管艰难曲折,但进步的力量、理智的声音、科学的办法最后总是占了上风,历史总要奋然前行。火车还是用煤、用油、用电来驱动才是正路,土地也最好交给农民去种才能丰收。跟科学规律较劲,跟人的本性较劲,跟人类发展的大趋势较劲,最后都要败下阵来。

其次,回顾改革的传统,有助于看清改革的方向、找准改革的坐标。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改革,指的都是符合常理常情,符合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增加人民福祉的对陈旧制度、政策的否定或改造。把原来好的东西改成坏的,当然不叫改革。背离人类的常识,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也不叫改革。如果有人企图否认共识或者搞乱共识,让人们找不到改革的坐标,从而迷失改革的方向,这人肯定不是改革者,而且可以进一步推断,改革触犯了他的根本利益,危及了他的存在,他是要不择手段阻挡和破坏改革的。

没有坐标的改革是危险的、可怕的,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正确的道路就像长征中过草地,是无数红军战士用生命的代价摸索出来的,非要偏离这条生命线瞎闯,不仅行为愚蠢,目的也可疑。如果说在遥远的古代,小国寡民偏离人类文明尚能偏安一时,那么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今天,这种做法就只能自寻死路了。邓小平曾说:“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这就是看到了世界性坐标之后产生的压力。中国的改革,既要盯紧世界这个空间的参照系,也要理清中国历史特别是100多年来的近现代改革,弄清当代改革本身发生了哪些历史性的变化,弄清今天的改革与历史上的改革的联系,剖析100多年来改革的利弊得失。唯其如此,才能看清改革目标。

再次,回顾改革的传统,有助于我们找到克敌制胜的战略和战术,学到规避改革风险的重要经验。

譬如,改革是要讲究时机的。错过时机,追悔莫及;而在时机未到之时操之过急,也会前功尽弃。譬如,改革要尽可能地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利益,不可四面树敌,否则自己立足未稳就被保守势力吞没了。广东省的领导人和朱小丹深刻指出,当前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既得利益格局,而政府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来自于政府自身。这就提醒我们,如何保证各级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团结他们,使之成为改革的动力,是改革的一个很现实的大问题。再譬如,与保守势力的斗争要懂得妥协,有时候作适当的让步,反而能降低改革的成本,提高改革的速度。一味地高歌猛进,横扫千军,精神可嘉,但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斗争,很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须注意的一点是,长期以来,给人们的印象是只要把外国的经验拿来使用,就是改革。其实不然。如果拜错了师傅,给本国带来的不是富强和福祉,而是混乱和苦难,那就不能说是改革。

改革的传统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着新的内容。当代的改革因为有了网络这个强大工具,有了手机短信和微博,普通百姓对世界的了解更为便捷了,向外部即时发声引起关注也十分容易,从而产生了“舆论倒逼改革”的新机制。

回顾改革的传统,还能让我们学会如何保护改革者。不管什么朝代,改革大多会损害既得利益集团。面对保守势力,改革者经常处于弱势,被打击乃至吞噬。时至今日,人类文明已到了全球化时代,人们已能清晰地认识到改革在社会改造中的意义,认识到改革者是改革社会的中流砥柱,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要求社会尊重改革者,支持改革者,允许他们试错,允许他们失败。而且不管改革成功与否,给他们一条出路,从而彻底改变改革者没有好下场的“宿命”。令人遗憾的是,在洞悉改革规律、理应保护改革者的时代,改革者的处境依然艰难。上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探索者,遭遇挫折后一蹶而不振,很快被人们遗忘了,对他们的贡献,日后鲜有提及。对这些冲在改革前线踩雷负伤的尖兵,这是很不公平的。

最后,回顾改革的传统,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树立长期作战的观念,提倡韧性斗争,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一项大的改革,要分成好多个阶段,分为诸多方面,孰先孰后,如何协同作战,都是很大的学问。还有,改革成果的检验,也不像一项产品质量的验收一样,可以很快完成。改革成功与否,有时候可能要观察很长时间,甚至若干年。不能不指出的是,改革不仅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还可能遭遇滑铁卢。中国历史上失败的改革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改革者只有对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信心十足地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不灰心。

由是观之,回顾改革的传统对改革者来说是何等重要,改革传统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改革者来说是何等珍贵的精神财富。改革者仅有义无反顾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改革的历史规律了然于心,同时具备改革的智慧,才能稳操改革胜券。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以《图书馆服务宣言》精神倡导图书馆免费公共... 下一篇:“菜篮子”让人放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