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书馆服务宣言》精神倡导图书馆免费公共文化服务

时间:2022-06-09 01:37:57

以《图书馆服务宣言》精神倡导图书馆免费公共文化服务

摘要: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了《图书馆服务宣言》,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界步入了行业自觉的新时代。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宣言的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对宣言的公益性进行了解读,提出以宣言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图书馆的免费、公益、开放。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宣言;免费服务;宣言;公益;公共文化服务

2008年10月 28 日,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了《图书馆服务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行业宣言,是全体图书馆员向全社会的庄严承诺,它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界步入了行业自觉的新时代。

一、《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中国图书馆人经过不懈的追求与努力,逐步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1]

《宣言》第一次用与国际现代图书馆理念及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接轨的语言,系统表达了中国图书馆人对于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及理念所达成的共识,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4] 服务宣言的内容,体现了公益精神、平等理念和人文关怀;承诺优质高效专业的信息服务;倡导业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己任,促进全民阅读;鼓励志愿活动和社会资助。服务宣言的实现,既有赖于图书馆界的不懈努力,也有赖于各级政府的有力保障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步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中国图书馆人不仅有信念,而且有信心,秉承“智慧与服务”的职业精神,促进各级各类图书馆的联合与协作,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为实现图书馆知识、信息和文化资源全民共享而共同努力!

二、《宣言》对图书馆公共服务理念的解读

(一)基本立场

服务宣言中提出:“中国图书馆人经过不懈的追求与努力,逐步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表明中国图书馆行业对于现代图书馆理念普遍接受的基本立场

1.普遍开放

现代图书馆理念被中国图书馆人认同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它是中国图书馆人百年“不懈追求与努力”的结果。“逐步确立”表明了对该理念的接受是一个过程,同时也表明中国图书馆人仍将为之努力。“对社会普遍开放”、“ 平等服务”、“ 以人为本”,这三个原则是图书馆服务的最基本原则,属于国际图书馆界的“普世价值”。这三个原则,目前被中国图书馆界了解与接受程度最高,最没有疑问。对社会普遍开放:自1902年古越藏书楼开放之日起,中国图书馆人就一直在追求图书馆的开放。图书馆普遍开放的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不能正确实施。20世纪90年代中期,图书馆人提出“360行,行行可办证”,从此完全确立普遍开放的原则。

2.平等服务

平等的理念正在中国社会普及。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就提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 1994年至今,平等服务的原则已逐步成为我国图书馆业界衡量管理创新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3.以人为本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对任何不能享受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人、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不同年龄的用户群体都应该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为了使社区的每一个成员都确实获得图书馆服务,需要有理想的馆舍环境,良好的阅读和学习设施,合适的技术与充足方便的开馆时间,还包括对不能到馆的用户提供馆外服务。”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要加强全民性的社会服务职能,他的服务对象应具有全民性[3]。这同样表明2008年《图书馆服务宣言》就是我国图书馆界与国际图书馆界在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上的一次接轨,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工作理念已逐步转化为图书馆员的实际作为。

(二)“开放”、“公益”和“读者中心”是三个基本承诺

1. “公益”和“开放”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可以归纳为知识与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宣言》:“向用户即时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图书馆的知识与信息服务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特点就是公益性。这是图书馆与其他商业化信息服务的主要区别。作为基本原则,图书馆人应该是坚定不移地维护图书馆的公益性,维护它的公益性。公益服务意味着图书馆服务是公共资源支撑的、非盈利性的服务。

“公益”和“开放”是图书馆的两个基本承诺,对大学图书馆同样适用。

从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到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规程》修订版,均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开展面向社会的文献情报和技术咨询做出了相关规定,并将高校图书馆定位于学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这些规定成为当前普通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重要依据。2]

2.读者为中心

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也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与出发点。处处从读者的角度思考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图书馆学五定律(阮冈纳赞): 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 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 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古代,对书籍藏而不用或少用,这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科技水平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重视图书的利用价值,因此就有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特别是以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自动化、网络化图书馆时代,使“书是为了用的” 这一定律的实现变得轻而易举。《图书馆服务宣言》继承了行业传统,在我们这个文化大发展时代,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服务宣言让广大公众受益

《图书馆服务宣言》是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学会有它特有的优势。它可以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代表图书馆行业的整体利益,因而没有壁垒,这是其他行政组织所不具备的。它作为行业的代言人,通过公开的职业承诺,提高了社会对图书馆的认知与关注。图书馆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它的繁荣发展会让大家受益,所以读者有理由欢迎和支持这个宣言,提高全民利用图书馆的程度才是宣言的本义和绩效所在。

三、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与创新实践

(一)政策支持

文化部、财政部201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明确,2011年底之前部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推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种服务

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贯彻图书馆宣言精神,各类型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对外开放。

1.保持传统的开放方式,包括(1)设施服务、发放阅览证;(2)以网络为依托实现远程资源共享、网上资源获取;(3)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实现馆藏资源共享等。

2.提供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包括开展网络化服务、多媒体服务及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如专家导读、情报跟踪服务、科研查新服务、文献代查服务、信息调研服务、信息服务、信息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专利信息服务等。[5]

3.建立小型书市,开展主动服务,在学校科研成果和社会产业的转化过程中期桥梁作用。[5]

(三)创新理念

《图书馆服务宣言》列出了7个目标,贯穿着开放、平等、和谐、创新、共享、合作的理念,这将成为图书馆界的行业自律。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信息的涌现,信息超载与知识稀缺的矛盾也愈加突出,而用户群的增加与需求细分,则使图书馆作为知识传递中介的职能更为重要。在Web2.0环境下,图书馆利用一切网络工具与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应用,使用户不仅能检索到所需信息,还能依据其对所属图书馆的访问权限,直接获取资源,从而实现对本地与远程资源的一站式发现与传递,这也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融入用户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服务宣言 [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7

[2]张静 庞恩旭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 2011(7)第55卷第13期 第51页 ,引言部分

[3]任永芳 关于图书馆为服刑特殊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思考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9)第99页

[4]郭海明.解读《图书馆服务宣言》中的公共服务理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第27页

[5]王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第1、第5部分

作者简介:

高墅(1965-),女,辽宁鞍山人,副研究馆员,硕士,主要从事图书馆学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上一篇:80后怀旧的无奈 下一篇:为什么要回顾“改革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