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职教育发展困境剖析及科学定位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21 02:58:34

当今中职教育发展困境剖析及科学定位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了相关对策,主要有一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双师型教师伍,二是建立学生信念教育,消除职教生心理障碍,三是提倡人性化教学,突出教育因人而异,四改进教育模式 增强毕业生综合实力,并认为要加强德育,德育教育不能放松以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中职教育 发展困境 科学定位 发展策略

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主流教育的重要部分,对提高全民素质以及提高就业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再为国家培养专业型实用人才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了教育功能,奠定了国家产业建设大军新生力量的基础工程; 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缓解劳动力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一、保证中职生源稳定 维持生源平衡

中职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总体看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专业结构欠缺协调;二是学生来源不稳定。迄今为止这些仍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相比较,中职教育距离满足多样化学习需要,适应经济结构转型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渗透延伸,我国历来注重学历教育,而对技科学能的专业培养缺乏基本重视,这也导致了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偏低,中职教育被片面的认为是二流教育,职业性技能技术的传承,长期依靠师傅带徒弟、长辈传晚辈等隐形教育方式进行,甚至直到现在,学徒制依然存在并发挥着一定作用,职业教育二流教育的观念在基层民众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的子女送入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远远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中职学校应抓住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这难得机遇,夯实本校教学基础,狠抓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华崛起培养和输送合格优秀的技术人才。下面就几个方面探讨中职学校该如何寻求中职教育的突破。

三、中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一)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直接决定教学成果,在中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人才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为苛刻,所以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人才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要,教育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疑对担负着教育教学任务的中职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积极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切实落实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开发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进修项目,让中职教师定期脱产或半脱产进行项目培训学习或到企业参加实践与项目研发,不断提升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

(二)建立学生信念教育 消除职教生心理障碍

职教生由于学习基础普遍薄弱,成绩会存在普遍性偏低现象,通过笔者对职教生的深入了解与实地访谈,发现多数职教生很羡慕学习好的高中生,因为他们能进入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同时也表露出对自己现在所处状况的不悦。在刚入学的时候,教师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显得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应让学生看到当今社会用人需求的现状,还有不少单位给农民工开出待遇高于大学生的现象,作为中专生,如果毕业后有一技之长,要比大学生“热销”,更容易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提倡人性化教学 突出教育因人而异

在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清晰认识到多数职教生的现实状况,即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也难以统一,这就给教师开展教学造成了相当难度,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更为明显,基础扎实的中职学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学生,中职学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教师要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做好与初中知识的衔接。

(四)改进教育模式 增强毕业生综合实力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与科技与能力的双重培养,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密切结合实用性与理论性的优势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会动脑,还要学会动手。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技能,因此把职业教育办的像普通教育一样,那是职业教育的失误。要不断探索进双学历教育与学生技能认证,强调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构建学校与社会单位的衔接纽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进行技能实践。

三、德育教育不放松 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使得部分成绩不理想的职教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失去竞争力,主要表现为缺乏竞争精神和自我约束力,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难以用在学习上,反而将一些不良习气带到了中职校园,影响到了学校风气。因此,学校里要多举办集体活动。通过入学军训、集体参观实习基地、举办各类运动会、比赛、活动等等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并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分子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庄岚,张力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变革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2(31):68-71.

[2]朱隐星.湛江中职教育发展的危机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2(21):172-174.

[3]张秀萍,刘岩.农业中职教育发展的思考[J].现代交际, 2013(8):189-189.

[4]白如玉.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 主动适应中职教育发展[J]. 职业,2012(12) .

[5]张旭.中职女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DOI:10.7666/d.y1960309.

上一篇:日本纸质图书下滑 电子图书上扬 下一篇:鸡首壶的“文质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