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撞上留守期

时间:2022-09-21 12:23:10

当青春期撞上留守期

【摘要】当前,留守少年的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做好初中留守少年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充分认识留守少年的德育问题;然后全面分析,正确把握留守少年德育问题的原因;最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留守少年;德育问题;原因;措施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父母进城务工,把孩子托养或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那里,这就形成了留守少年。初中留守少年长期缺失父母的有效监护,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没有正常的亲情关爱,这时,烦恼的青春叛逆期又不期而至,反叛的青春期恰恰撞上了孤独伤感的留守期。这样,留守少年的问题会更加复杂化,甚至会让留守少年变成问题少年,甚至有可能成为罪犯的 “后备队员”。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才能做好初中留守少年的德育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呢?

1深入了解,充分认识初中留守少年的德育问题。

我们通过观察、交流和调查等多种形式,认识到初中留守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德育问题:

1.1留守少年道德意识模糊,缺乏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由于留守少年正处于品德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他们通常缺乏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等道德观念,容易受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支配。

1.2缺少正确而深刻的道德情感体验,心理脆弱,人际关系不和谐。留守少年与祖父母辈的老人情感交流少,心理脆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差,缺乏安全感,孤僻寂寞。

1.3道德意志薄弱,自律性差,易受诱惑,影响学业。留守少年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向往自由的欲望,父母寄的生活费大部分由其支配,经济支配能力的增强往往让不少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留守少年逃学出走,甚至辍学。

1.4生活习惯不良,问题行为突出。留守少年的生活习惯较差,普遍存在不讲卫生,生活饮食不规律,经常睡懒觉而不吃早餐,甚至沾染吸烟、酗酒、等恶习。

2全面分析,正确把握留守少年德育问题的原因。

面对新时期留守少年中出现的德育新问题,我们经过分析,认识到产生留守少年德育问题的原因有:

2.1自身原因。一是认识水平不高,辨别能力不强,导致留守少年缺乏识别事物好坏的能力;二是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使留守少年难于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巨大诱惑;三是虚荣心使然,虚荣心的膨胀容易让留守少年产生攀比心理。

2.2家庭原因。一是长期失去了健全的家庭德育引导,留守少年大多与祖父母辈的老人一起生活,这种隔代教育阻碍了老人与孩子之间正常的情感、知识交流和品德教育;二是父母亲教育的长期缺位导致留守少年心理承受力脆弱,没有安全感。三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如远在外地的父母很少倾听孩子的心声,容易形成孩子消极、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2.3学校原因。一是学校老师对留守少年的德育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指导;二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如学校为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而不重德育,使留守少年常常陷入挫折的困境中;三是留守少年在校经常受到其它少年的歧视和排斥,挨的批评多,很少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2.4社会原因。现在网上不良信息泛滥,大量接受此类信息,势必影响留守少年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会让他们遭受到有害信息的诱惑和侵蚀,从而产生一些不良道德观念和行为。

3对症下药,采取做好留守少年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在分析留守少年德育问题的成因后,我们应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

3.1转变教育观念,注重留守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

学校必须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陈旧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中,必须教育学生先做人,后做学问。陶行知曾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学校在注重均衡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发展他们的特长。他们身上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某方面的特长,我们要注意观察并积极培养,还要鼓励他们自己挖掘潜能多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更好地成长。

3.2转变教育态度,给予留守少年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一方面,老师必须转变过度严肃的教育态度,在情感上亲近他们。泰戈尔在一首哲理诗中说:“我小心翼翼地在她的心弦上寻找着可以和我共鸣的声音,找到了它,我也就得到了她。” 留守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又长期缺乏亲情,对父母长时外出充满怨恨,对老师善意的教育批评充满敌意,特别是当受到同学的讥讽或嘲笑时,他们极容易把这种怨恨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产生敌对的情绪和行为,难以跟同学、老师等和谐相处。但是,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同样也强烈渴望理解、渴望他人尊重、渴望与人交流,这就需要老师主动亲近他们。如何亲近他们呢?周末和他们看一场电影,到运动场上和他们一起跑步,课余时间和他们一起爬山、打球、唱歌、散步、谈心,到宿舍和他们聊聊,开开玩笑等,在这些看似轻松的活动中达到亲近他们、增进感情的目的。当他们能信任你亲近你的时候,指导他们向积极、豁达、进取的思想转变也就水到渠成了。

另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平等对待差异。“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斯特那夫人。留守少年的心灵普遍较为脆弱,教师的言行稍有不慎就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护他们,还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免受其它少年的排斥和歧视,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多肯定少批评,尽量让他们有成功的学习体验。不管他们学习成绩优劣,与其他同学的差异如何,都要平等的对待和尊重他们。

3.3加强道德和心理教育,提高留守少年的认知力和抗诱惑力。

3.3.1教师要变传统的说教为生动活泼的情景教育,有目的地引导留守少年通过参与关心老人、做一件好事、志愿者服务等情景活动,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增强其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

3.3.2可通过课堂教学、双向思想交流,以及通过校园网和网络德育课,向学生普及国家的法律法规知识,让留守少年通过学习在头脑中构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深刻认识到浏览色情、暴力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培养自觉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意志力,提高认知选择能力和抵抗诱惑的免疫力。

3.3.3建立一支热心思想教育,具有敏锐洞察力和掌握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可利BBS、QQ群等多种网络交流方式,参加学校学生思想论坛参与讨论,或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引导留守少年的身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4齐抓共管,与各方面密切配合。

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杜绝黄、赌、毒对留守少年的不良影响和诱惑。同时,政府应对良莠混杂的网络信息实施严格过虑,控制信息源头,为青少年学生输送科学、健康的信息。

3.5加强联系,取得家长、社会的支持。

针对留守少年,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越来越重视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

3.5.1可借助网上留言、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及时取得与家长、社会的联系。

3.5.2指导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多与孩子进行必要的思想情感交流。指导家长在适当的时候要把自己出去工作的目的告诉孩子,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假期实地去感受一下父母工作的环境。

3.5.3鼓励他们多与父母沟通。平时在与他们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插入这个话题,鼓励他们多给父母电话、发信息,最好是写信给父母,向父母亲介绍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教育他们体谅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不易。

做好留守少年的德育工作,让青春期和留守期撞出健康、快乐和向上的火花,这是教师的期待,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要求。

上一篇:正确把握教材灵活使用教材 下一篇:安全教育,从幼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