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时间:2022-09-21 12:01:05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摘 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加强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必修课之一的历史教育,以其“真实”为其专业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激发;中学生;历史教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13-01

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我国未来人才培养和国家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也在逐渐深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的削减、课时的调整、考试形式及分值的变化等,无疑在学生的学习中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教育难度,积极探索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历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并不是要培养史学专家。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基本理念与以往“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涉及学生身体、心里、思想、政治、道德、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历史教育又是以历史事实和历史伟人的生平和品格感染学生的情感、意识和道德情操,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学生接受信息几乎与教师处于同一平台,学生接受的信息或许比教师更广阔,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的系统化,却并不重视学习过程,积累了不少历史知识,没有经常性的复习巩固,久而久之也会逐渐淡忘而消失,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得到的很少。其实,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就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信任学生,抓住合理准确的信息给予及时评价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觉学习的成就感,致使学生在教师极大的信任下做到公正和谦虚的自评,自觉主动地学习课本、查找资料,树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得到培养,兴趣增强,自然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提高。

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培养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生有着各自独立的个性,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彰显着各自不同的特长和能力,教师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会给自己的教育教学锦上添花。以往的历史课堂,总是以语言文字贯穿始终,顶多再有一副历史地图。而不善言辞的学生在这里只会更加沉默。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仅限于一张答卷。学生的个性受到了禁锢,他们特有的专长无用武之地,反而令其反感历史课堂,因其枯燥无趣而在历史课上做其他学科作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育教学途径、教学手段提出新的要求,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于是,在历史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灵活有趣的现象,课堂也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生气与活力。比如,学生根据书中文字介绍进行再创造所描绘的半坡聚落的村庄,或是画出河姆渡人的房子。在课上,学生们发挥想象,设计历史大事年表,有以表格形式的,有以纪年数轴方式的,还有的完全以图画的形式,不用一字而概括那一段历史,这样,不仅充分展现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对相关历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真正落实历史教育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同时,学生们还能够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叙述着历史话剧、讲故事、撰写小论文、绘画等等,充分给予他们施展特长的渠道,展现出以多种形式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正确开展历史教学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已成为新课程改革推进中一大硬性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甚至于不少地方出现了人为规定课堂上必须要拿出多少时间来进行学生活动的现象。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更是对学生搭建的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积极有利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活动,有不少课堂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致使教育教学效果不见起色。教育者应该明白,正确开展课堂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活动,还是教育方式的活动,都是如此。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有讨论、阅读、回答问题、展演等多种形式,既有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有对学生的动脑能力培养,所以,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是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的一种教学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历史学科,以其“真实”为专业性,务必在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所以,教师在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确定形式、方法和问题,以有效落实历史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因为课堂活动,要尽量给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思维非常活跃,争相发表言论,各执己见,以让他们自己在课外收集的资料派上用场,与同学、老师交流,鉴别真伪,明辨是非,陶冶性情,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加注意课外收集资料,充实自己,明白学生学习历史,不得拘泥于某个知识点,而是以各种丰富的活动和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论、竞争的意识,加强对社会、人生和自身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综合适应能力。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手段密不可分,但是,教学活动本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手段再高明,不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感悟到: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本着学生主体利益出发,探索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在尊重学生、研究学生,彰显历史教学特点的同时,让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由主角变成了以引导为主的配角,使学生感受到课堂获得的巨大成就感,自觉投入课内课外的学习当中,定能取得辉煌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继父守护300多天 唤醒植物人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