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芍苓汤\术苓汤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

时间:2022-09-21 11:23:19

自拟芍苓汤\术苓汤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

关键词 湿疹,婴幼儿 中医药治疗 芍苓汤 术苓汤

婴幼儿湿疹是在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多发生在出生1-6个月左右的婴儿。皮疹常对称发生于面颊、额部及头皮,少数可累及胸背及上臂等处。形态见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多形性损害,皮疹可反复发作。古代医家对本病认识较早,如《外科正宗・奶癣》说:“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指出奶癣的发病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其主要病因是湿邪,由禀受胎温热毒,或素禀脾虚湿盛,再感风邪所致。近年来,本人运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6个月20例,6~10个月10例;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3天。

1,2诊断标准与病例选择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3诊断要点(1)多在1-6个月时发病,在2岁以内皮疹逐渐减轻至自愈。(2)出疹的部位主要在头面部。初起于两颊、前额,为红斑基础上的丘疱疹如细砂状,因痒而擦致疱破、糜烂、渗出伴鳞屑、结痂,散在或密集分布,界限不清,严重者除鼻、口周外,整个面部均可受累。(3)损害广泛者可延及头皮,表现为白色鳞屑或脂性黄痂。少数可累及胸背及上臂等处。(4)瘙痒显著,病情反复。

1,4辨证分型自拟分热重风盛型:症见皮肤潮红,状如云片,或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起白屑,其形如癣,可伴有夜睡烦躁,眼眵,口气秽,尿黄短,大便干,舌尖红,咽红,胎微黄或白腻,指纹紫。湿重风盛型:皮肤起粟粒状或粗糙,色泽暗褐,瘙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反复发作,可伴困倦,纳少或食后不化,便溏,舌淡红,苔白,指纹淡滞。热重风盛型10例,湿重风盛型20例。

2治疗方法

2,1内服中药热重风盛型治以清热凉血解毒,疏风止痒,用自拟芍苓汤:赤芍3g,丹皮3g,土茯苓5g,银花3g,连翘3g,大青叶3g,芥穗1.5g,薏仁3g,火炭母3g,谷芽5g,甘草2g,每天1剂水煎服,服3~9剂。湿重风盛型治以健脾燥湿,祛风止痒,自拟术苓汤:苍术2g,白术3g,土茯苓5g,薏仁3g,地肤子2g,白藓皮2g,荆芥穗1,5g,赤芍3g,火炭母3g,谷芽5g,甘草2g,每天1剂水煎服,服3~9剂。

2,2外洗银花10g,煎水外洗,每日2次。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标准制定。痊愈:皮肤光滑,皮疹消失;好转:皮肤湿疹症状改善。皮肤流脂及癣疥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未见改善。

3,2治疗效果痊愈18例60%,好转12例40%,有效率达100%。

3,3疗程用药时间多为3-9天,用药后瘙痒症状减轻和皮肤皮疹消退的时间多为3~6天。

4典型病例

例1,陈某,女,2月。2005年5月初诊,该患儿出生2个月,于1周前皮肤出疹,家人予服七星茶未效。来诊时症见:头面部皮疹成片群集,瘙痒,疹色红,夜睡不安,烦躁,胃纳欠佳,尿黄,大便结,咽红,舌红,苔白略厚,指纹紫。诊断为婴幼儿湿疹,热重风盛型,治宜清热凉血解毒,疏风止痒,用自拟芍苓汤3剂内服,银花外洗3天,复诊皮疹基本消退,继服3剂,病疹消退,痊愈。

例2,肖某,男,6月。2005年7月初诊,患儿从2个月开始反复出现皮肤出疹,瘙痒,经治疗,病情时好时坏,来诊前1周复发,头颈、面部、四肢等处皮肤粗糙,呈苔癣状,疹色暗红,瘙痒,有渗液,结痂,纳差,便溏,舌淡红,苔白,指纹淡紫滞。诊断为婴幼儿湿疹,证属湿重风盛型,治宜健脾躁湿,祛风止痒。用自拟术苓汤3剂内服,银花、地肤子、白藓皮外洗,复诊症状明显减轻,继服6剂及外洗,巩固疗效,疹消退。

5体会

婴幼儿湿疹,祖国医学称为苔癣(奶癣),本病的发生多由于孕母过食辛辣之品,遗热于胎儿,加之生后小儿“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或因乳食不知自节,伤及脾胃,外受风、热、湿三邪侵袭,邪气相搏,浸淫肌肤而成。病机主要是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故治疗时详加辨证。热重风盛型选用芍苓汤,方中银花、连翘、大青叶、赤芍、丹皮、薏仁,清热凉血解毒利湿,谷芽消滞,荆芥穗疏风止痒,土茯苓、火炭母清热解毒利湿。湿重风盛型选用术苓汤,方中白术、苍术、土茯苓健脾躁湿,芥穗祛风止痒,地肤子、白藓皮、火炭母、薏仁去湿解毒止痒,谷芽消滞。内外合治,共收全功。

上一篇:广西亚健康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应用带锁伽玛(r)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