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三本院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21 11:22:47

浅析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在三本院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基础课教研部,西安 710300)

摘要:微课“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给现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了新的创新,实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本文通过对微课与翻转课堂概念、特征和优势的研究,结合我国三本院校大学英语听力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微课“翻转课堂”模式具体应用途径,以期作为我国三本院校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同时,为我国的三本院校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65-02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融合,微课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结合更是教育技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和转变。本文主要探讨微课“翻转课堂”在三本院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概念

微课(micro-lecture)最初由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提出的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针对某门学科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短小精湛、形式多样化的10―15分钟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对传统教学资源的延伸和拓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发展。

翻转课堂的实践和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两名教师在2007年首先实践了翻转课堂;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将网络视频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发挥到极致。而国内教育界相关学者对翻转课堂的关注则是源于2011年可汗学院发起人萨尔曼・可汗在TED上的一个题为“用视频重塑教育”的演讲。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资源,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协作探究,内化知识。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特征和优势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包含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每个人都能学会和学好新的学生观;教师重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单元;“翻转课堂”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协作探究”的教学形式,使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资源的构建者和知识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等形式来解答与汇报讨论,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在翻转课堂上学生会与教师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理解问题也更加全面。此时的“翻转课堂”过程是一种“产出性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学生自主统筹安排零碎的时间观看和反复学习教学视频。这是一个不断输入和输出反复持续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很容易专注于课前十分钟左右视频的内容,这样有充足时间实现课堂“师生互动”,又能实现课堂学生间讨论和探究。

二、英语听力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三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在听说方面更差。而且这些学生英语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自主性,英语学习缺乏方法和策略,英语学习情感消极和学习成绩满意度低等问题,自我管理意识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常常是大班教学,如果英语听力能力要有显著提高,必须需要长时间练习和技能强化,然而现实中每周只有两三个课时的听力课,因此课堂听力教学效果差,而且很难照顾到个性差异,很难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二)课堂教学模式传统

三本院校的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普遍还与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相似。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这种教学模式不能突出因材施教。信息时代背景下,学院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各大院校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院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们积极参加学院内外的培训活动,努力学习使用多媒体课件等新兴教学辅助工具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微课”制作等方面将会具有或已经具有一定技术基础。

三、新时代学生学习要求和基本特征

微课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微视频、微课件、flash和测试等,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微课的内容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专题,知识容易积累;所以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

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要达到一定程度,教师就必须进行课前分析及教学内容设计。教师采取“基于项目的学习”且教授学生具体的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翻转课堂”中学生完成了本次课程的内化。有趣的课前微课视频能够激发学生课前学习,然而对学生学习最有益的是“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在测评学生课前学习基础上对课堂活动进行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对翻转课堂活动设计提出相关指导:“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和“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GBL)等,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知识构建,有利于学生完成了本次课程的内化,有益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课前,教师首先进行学情分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巧妙设计两个微课10分钟视频。一个为主题导入类微课,介绍Symbol of America的文化背景,引发学生思考,为课上输出做准备;另一个微课视频是和Symbol of America相P的一篇听力文章America Gothic,并呈现相关重点词汇和句式并让学生回答问题“Why did Wood start America Gothic?”教师重点讲解长句的结构和训练长句理解策略;所有微课视频以PPT课件为主体,并配以大量启发性图片,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直接将屏幕内容和话筒输入的声音录成视频。课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答疑、讨论、点评为主。首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文章主题句;其次听短文第一遍,让学生做笔记记录文中关键词,教师答疑,让各小组选代表比赛展示;然后教师强调听力理解中利用语法线索的技巧和长句理解的策略,让学生特意关注一些长句子,教师展示正确答案,学生就课前布置的问题小组互评。课后,教师分享知识拓展,学生写课后反思日志(收获、问题和建议)及时在线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教师评价与反馈,进行个性化自我提升。

三、结束语

微课“翻转课堂”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的、独特的教学模式。能够科学地分配听力教学中语料输入与语言输出的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英语听说的氛围。由此可见,微课“翻转课堂”在三本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和发展,可以为我国的三本院校的“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3]刘强.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3,(29).

上一篇:多给学生点儿思考时间 下一篇:浅谈如何运用导学案提高双语班的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