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21 08:15:05

建筑工程质量及基础安全施工技术

摘要:建筑工程基础质量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由于地基和基础都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工程竣工以后难以检查,如果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后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经验,阐述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存在的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以及基础防潮层失效等质量通病及成因,并着重分析了建筑工程基础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质量安全;施工技术;技术措施;问题

Abstract: The basis of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for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building from a decisive role in the foundation and base are belong to the underground and concealed work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is difficult to check, if an incident occurs, it is difficult to remedy, or even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ny years experience on the existing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works quality of the basis of the axis of displacement, base elevation error as well as the underlying moisture barrier such as the failure of a common problem and caus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basic construction safety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work; the basis of quality and safet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echnical measures;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增大,高层建筑不断涌现,这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础位于建筑物最下部,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建筑物沉降、偏斜,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采取建筑物基础安全施工技术,有效避免地基基础工程事故至关重要。

一、建筑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成因分析

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以及基础防潮层失效是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措施避免此类质量通病的发生,消灭安全隐患,确保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

其一,基础标高误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时,常常会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问题。基础标高相差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引起的:

1、砖基础下部的基层标高相差较大,因而在砌筑砖基础时对标高控制较难。

2、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察觉所砌砖层与皮数杆的标高差。

3、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薄不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停歇时间过久而挤浆困难,导致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对此,应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在进行基础砌筑前,应尽量将基土垫平。一般情况下,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方木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立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另外,对宽大基础大放脚的砌筑,应采取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其二,基础轴线位移

当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即所谓的基础的轴线位移。这一问题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严重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基础工程的施工,通常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等到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另外,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措施不到位,因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而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针对这一问题,在施工中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建筑物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标志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推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标志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标志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标志板也可在基槽开挖后钉设,从而便于机械开挖基槽。

其次,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方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入与地面一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横墙基础拉中线时,要复核相邻轴线距离,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

再次,为了防止砌筑基础大放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按施工流水分段砌筑的基础,应在分段处设置标志板。

其三,基础防潮层失效

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没有事先做好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程度,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早期脱水,影响了强度和密实度,从而导致出现裂缝。另外,由于冬季施工,防潮层很可能会受冻因而失效。

对此,在防潮层施工之前要采取措施对基面进行清理,确保其干净、无杂物,从而保证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程度。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表面抹灰均匀,做好养护,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确保防潮层的强度和密实度,避免出现裂缝。

二、建筑基础施工要点

第一,提高测量精度,有效控制偏差值

在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作为保证。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对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时,要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通过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有效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影响施工质量。

另外,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是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重点。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必须要保证测量放线的周密、细致、准确,从而保证墙柱插筋的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问题的发生。

第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做好开工之前的检查工作,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要建立制度化控制错,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以及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要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以及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如果检查不合格,必须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处理,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严格检查,经检查认可并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上一篇:防波堤施工期间防台措施分析 下一篇:浅析路桥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