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树硬枝扦插育苗研究初报

时间:2022-09-21 07:50:55

榛树硬枝扦插育苗研究初报

摘要:以平榛、欧榛巴赛罗娜和杂交榛84-404为试材,进行不同基质和不同生长素处理对榛硬枝插条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榛子硬枝扦插后第18天,开始生长愈伤组织,但生根率很低,9个处理组合中,仅有1个处理组合即巴赛罗娜品种在蛭石和珍珠岩混合基质上用IBA 200mg/L处理插条能够生根,生根率为30%;其他处理均为0。硬枝扦插后,ABT处理和对照插条内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前20天下降较快,以后趋缓。

关键词:榛;硬枝扦插;生根率;可溶性糖

中图分类号:S6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7)05-0017-02

利用扦插法繁殖榛苗生根率较低,但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缩短育苗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栽植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快而健壮,对病虫害和干旱及冻害抵抗力强。因此,研究榛的扦插繁殖技术,对提高其扦插生根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不同基质和不同生长素及其浓度对榛子硬枝插条生根的影响,以及扦插后插条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006年冬季榛树落叶后,选择生长健壮、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的平榛、欧榛巴赛罗娜和杂交榛84-404,剪取枝条于地窖内沙藏,沙的湿度以手攥成团但不滴水为度。3月中旬,将枝条的中上部剪成长10~13cm的插穗。插穗上切口平剪,切口距第1芽约1cm;下切口在节(芽背面)下方1cm处斜剪,每条插穗有2~3个芽。

品种、基质和生长素及其浓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按3水平4因素正交设计成9种处理[L9(34)正交表],试验水平及因素见表1。每处理20条,重复3次,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扦插后每隔10天进行1次观察,于第90天调查生根类型、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根长度。生长素浓度分别为50、200和1000mg/L,处理插条时间分别为12、8和10小时。

观察扦插后插条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用200mg/L 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条基部8分钟,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基质为河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15条,重复10次。扦插后每隔10天取样1次,用恩酮法测定插条基部2cm范围内皮层内可溶性糖含量,比较ABT 1号生根粉处理和对照插条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差异。

上述二试验于2007年3月中旬在温室内的扦插池进行。插前用0.2%多菌灵溶液喷洒基质消毒。处理后的插条及时插入扦插池内。扦插深度7~10cm,温度控制在20~35℃。扦插后用500倍多菌灵喷洒插条进行消毒。5月中旬覆盖遮荫网,遮荫率为70%。插条基部保持湿润,预防病虫害,并注意温室内通风。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处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确定差异显著性。

2结果与分析

2.1各处理的榛子硬枝插条生根率

扦插后18天开始形成愈伤组织,第90天调查的结果见表2。

从表2看出,9种处理中有8种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率明显不同,其中,第6和第8处理达100%,而第3处理仅7.5%。第1处理未发现愈伤组织,可能是该处理抑制愈伤组织形成,或愈伤组织退化,已经不易被发现。方差分析表明,9种处理间的愈伤率差异极显著(F=14.95>F0.01=5.47)。第6处理,即巴赛罗娜、(蛭石+珍珠岩)的混合基质、200mg/L IBA的组合方式最优,生根率达30%,全都为皮部生根类型,最长根长5.6cm,最多有根数为9条;其余处理皆为0。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极显著(F=26.85>F0.01=5.47)。

从表2看出,愈伤率和生根率之间无必然联系,两者呈不相关性。

2.2硬枝扦插后榛插条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

硬枝扦插后插条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情况见图1。从图1看出,扦插后,对照插条中可溶性糖含量和ABT 1处理的插条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呈下降趋势。前20天下降幅度较大,这可能与硬枝细胞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插穗芽开始抽叶消耗能量有关。20天后,下降趋势逐渐减缓,这可能与插穗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以及体内淀粉的降解,使插穗体内原有的糖被分解下降有关。扦插后,ABT 1处理的插条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低,原因可能与ABT 1处理后促进插穗产生大量愈伤组织,消耗了更多的能量有关。方差分析表明,ABT 1处理和对照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F=1.57<F0.05=4.41)。

后生根率较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巴赛罗娜品种在蛭石加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上,并用200mg/L的IBA处理插条效果最优,生根率可达30%,最多9条根,最长根5.6cm。

营养物质是插条生根的基本条件之一。插条生根要大量消耗营养物质和能量,即需大量糖类物质。插条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必然会影响生根。本试验表明,榛子硬枝扦插后,无论处理或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前20天下降幅度较大,这与愈伤组织开始大量形成有关;而8个处理未生根,以及最优组合中高达70%的插条未生根,是否与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下降因而不能满足生根的需要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试验条件有限,本试验存在一定的局限。今后,应考虑多个因素和多个水平,如品种、扦插基质、生长素及其浓度、处理时间、插穗的不同部位的综合影响进行试验设计;对生根机理,如分析相关氧化酶的活性,C/N,内源激素和外源激素在扦插生根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上一篇:壳聚糖在贮藏保鲜金太阳杏中的应用 下一篇:过氧化氢处理对油桃芽萌发和芽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