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男孩危机”现象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1 07:08:42

国内外“男孩危机”现象研究综述

【摘 要】对于“男孩危机”的研究,在国内主要表现为男孩危机的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表征研究,男孩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研究,以及相关方面的策略研究;在国际方面,除了从国家层面意识到“男孩危机”并采取相关措施之外,有关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为“男孩危机”的缓解献计献策。

【关 键 词】男孩危机;研究现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041-03

目前,在中小学及各大高校普遍存在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即“男弱女强”,并且这一现象有日渐凸显的趋势,学术界将这一现象称为“男孩危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对此做出广泛研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通过大量研究数据证实“男孩危机”现象已经存在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男孩危机”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男孩危机”的表征研究

1. 学业危机。近年来教育学者们普遍发现,男生的学业成绩在中小学时期一直落后于女生,即使在男生通常占有优势的高中时期,男生也逐渐落后于女生。1999-2008年,高考状元中的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1]更令人值得关注的是,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了男孩学业落后的现象,其范围甚至拓展到全国。孙云晓、李文道、赵霞三位学者在《拯救男孩》一书中,以翔实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严重的事实:在高校学习成绩各项指标的比较中男生远远落后于女生,男孩们正面临着“学业危机”。[2]

2. 体质危机。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孩们的体质“不升反降”。2010年全国第六次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05年相比,男孩们的身体素质在缓慢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以体重为例,调查结果显示,7~22岁的城市男女生、乡村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与3.87%,这些数字与2005年的相应比率相比,分别增加了1.94、0.63、2.76和1.15个百分点;城市男生、城市女生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和9.92%,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1.56和1.20百分点。[3]可见,男生的数据不论从检出率还是从增加率来看,都大大高于女生的数据,体重过重会进一步延伸出其他体质方面的问题。

3. 社会适应危机。2013年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11岁的男孩比同龄的女孩表现出更多的焦虑退缩行为、外显问题和同伴欺侮,在学校适应能力方面则表现更差。[4]另有数据显示,男孩有更高的暴力和犯罪潜能,在青春期时,男孩卷入行为和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是女孩的10倍。[5]男孩虽然在未来的社会能力要求方面较高,但这也对他们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和期望值,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4. 心理危机。众多数据表明,男孩更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身陷心理问题的男生要多于女生。南京市小学近年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男孩心理健康偏离检出率为10.27%,女孩则为7.62%。[6]另外,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如吸烟成瘾、网络成瘾、饮酒成瘾等成瘾行为。最后,众多其他心理学研究还表明,除了抑郁外,男生在许多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上的发病率也比女生高。

(二)“男孩危机”产生的原因探究

1. 男孩自身因素。男孩自身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首先,李申儒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从生物学的视角揭示出“男孩危机”产生的遗传学方面的客观因素,他指出正是男性的Y染色体决定了男孩自身的危机,因为与女性的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显得更为脆弱、易变异且难以修复。另一方面,李文道和孙云晓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影响男孩自身学业表现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男孩的学习态度不端正;(2)男孩学业表现不积极;(3)男孩的心理疾病问题发生率高。[7]事实上,这些主观因素很可能是男性在遗传学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

2. 家庭因素。

(1)保护性的教养方式。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同时,隔代教育在中国流行,爷爷奶奶们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和满足,不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

(2)父亲角色的缺失。俞明雅通过相关研究指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父亲角色的缺失不仅不利于男孩锻炼健康的体魄,并且还会影响男孩对自身性别的认同。[8]而调查表明,95.62%的家庭教育责任者是母亲,只有0.29%的家庭教育由父母一起承担,在家庭教育中,施教者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9]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不合理。现有的家庭教育内容过多倾向于书本学习,很少涉及书本以外的知识。女孩的敏感、细心可以部分弥补家庭教育内容不科学的缺陷,而男孩则不然。[10]

3. 学校因素。

(1)教师性别比例的失调。学校男教师的比例太低,一方面导致过于浓重的女性化的校园文化,不利于男生形成健康的性别角色观;另一方面男生很难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处于弱势地位。而2008《国家教育督导报告》也指出:男教师比例远远低于女教师,而女教师在城市小学教师中比例高达79%。这一比例严重失调的教师现状显然不利于男生的成长与成才。

(2)教学模式的单调。男生擅长的学习方式与女生不同。有关调查表明:男生更喜欢动手做,而女生在学习有关文字或语言类的知识上更有优势。[11]而当前学校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言语教学,把学习局限于书本,把教学等同于言语灌输,这对男生的学习明显不利。

(3)单一的评价方式。在我国,素质教育口号已提出近20年,但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依然严重,以纸笔测试为主要形式,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忽视了男生与女生之间的诸多不同。而男孩在倾向应试教育的学校中学习,长期体验不到成功的滋味,逐渐丧失进步的动力,从而学业成绩越来越落后。

4. 社会因素。

(1)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使得男性在体力上的优势变得不如以前重要,而女性的关怀品格和善于沟通的特长则成为现代职场的新宠。与此同时,如今科技的发展和生育观的转变逐步使女性从繁琐的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的主要责任中解放出来,[12]这对男性在职场中固有的角色带来严峻挑战。

(2)大众传媒的影响。近几年来,受广大青少年热烈追捧的“中性化男孩”、日本漫画和韩国影视中的“花样美男”、以及国内近年出现的“伪娘现象”对男孩的成长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选秀文化的盛行,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误导,使得青少年性别意识紊乱。

(三)克服“男孩危机”的对策及建议

男孩和女孩都是上帝的礼物,他们不同的性别决定了他们有着各自的优势及劣势。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回归自身的本质角色提供援助,使他们找回失去的性别优势,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

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学者们解决“男孩危机”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男孩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二是重视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让父亲参与到孩子成长教育中来;三是家庭、学校应注意“因性施教”,重视学生创造性、求异性、发散性等思维的培养;四是改革现行的评价体制,建构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性别差异,把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五是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增加男性教师比例;六是鼓励异往;七是加强“双性化人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价值观;八是倡导“右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九是政府、社会要重视“男孩危机”这一现实问题,从源头上避免“男孩危机”现象的进一步加剧,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男孩危机”问题。

可见,无论是缓解还是解决“男孩危机”问题,都需要男孩自身、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是拯救男孩的最为重要的路径,正如在《拯救男孩》的序言上朱永新写道:“需要拯救的不仅仅是男孩,更需要拯救的,是我们的教育。”[13]

二、国际研究现状

“男孩危机”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十多年前国外也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其中,“学业危机”是较受关注的一个“男孩危机”现象。最初关注男孩之学业落后的是英、美、澳等西方国家。例如,英国皇家首席督学在1996年就明确表示:“男孩的学业失败是英国整个教育系统所面临的最令人伤脑筋的问题之一”。[14]2003年,美国《商业周刊》以《新两性鸿沟》为封面故事,一语道破:“从幼儿园到研究所,男孩变成弱势。”随后的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以《男孩迷思》为话题,讨论了男孩在学习成绩、学校表现等方面的落后,并提出“恢复男孩天性”,让男孩“通过竞争和良好的表现来充分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

20世纪末,西方学者通过出版一系列讨论“男孩危机”的著作来表述他们对男孩学业危机的担忧。例如,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人类学教授莱昂内尔・泰格在《男性的衰落》一书中提出:“男孩成绩欠佳,而女生的表现越来越好。男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1998《真正的男孩》中指出:如今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该国刊物《商业周刊》也指出:“在学习方面,女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日益落后。”

如今国际上已经有研究报告表明:“21世纪的基本国民教育,更要关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问题”。为此,很多欧美国家已经提出了拯救男孩的计划,相关学者也积极进言献策。

在美国,针对男孩危机现象,联邦政府已经提出“拯救男孩”计划,并分析了男孩落后的相关原因。但拯救的关键还是在于教育,因为当前美国学校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教育资源是倾向于女性化的,[15]包括中小学女教师的比例偏高以及教学的内容、方式和评价都不利于男孩的发展等。[16]为此,有美国教育专家指出,教育者应重视男孩的内心世界。

在英国,“男孩危机”同样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其严重性已被教育部门乃至英国政府所意识。近年诸多考试结果皆表明,男生几乎在所有科目上都落后于女生。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相关解决措施,例如提高男孩运动和实践的几率,培养男孩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提高男性教师的比例等。

在澳大利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男孩不仅在语言、成绩等诸多方面比女孩落后,并且这种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在“问题学生”中,男孩占了很大比例,并且在中小学已呈现出女生在学业上远优于男生的趋势。为此,2002年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了《男孩:正确地成长》报告,并随后实施了相关措施,如通过开办男孩教育示范学校帮助男孩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和相关发展。[17]

三、总结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中可见,“男孩危机”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学者们从现象表征、产生原因和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1)“男孩危机”主要表现为男生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上的危机;(2)分别从教育、家庭、社会和男孩自身等视角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3)主要的对策建议体现为社会观念的转变、父母教养方式的矫正、学校“因性教育”的实施、教育主管部门新型教育评价机制的建议以及政府示范校的建立等。

研究成果的取得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但经过仔细分析,现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特定教育阶段的系统研究才能为“男孩危机”的解决提供有针对性的路径,但目前尚未有针对特定教育阶段的“男孩危机”现象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侧重于理论研究和现象描述,实证研究不充分;第三,从研究内容来看,男孩落后于女生并不能说明“男孩危机”,在某种程度上,男孩落后于女生更能促进男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文道,孙云晓.“男孩危机”:一个亟须关注的教育现象[N].光明日报,2009-12-09.

[2][13]孙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3]教育部.2010年全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4]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陈欣银,张萍.社交退缩与儿童的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3(4).

[5]David R.Sha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6]李文道,赵霞.男孩危机:一个众多研究数据支撑起的事实[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7]李文道,孙云晓.我国男生“学业落后”的现状、成因与思考[J].教育研究,2012(9).

[8]俞明雅.“男孩危机”引发的教育思考――从家庭、社会角度的审视[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9][10]李申儒.男孩视角的“男孩危机”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0(15-16).

[11]郑新蓉,韦小满.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性别差异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5).

[12]胡晓红,左孟华.教育公平视野下对“男孩危机”的性别解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14]庞超.英国中小学男生学业成绩相对落后问题透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0).

[15]Driessen G..The feminization of primary education effects of teachers' sex on pupil achievement attitudes and behaviour[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2007,53(2).

[16]吴琼琼,郑信军. 美国“男孩危机”的论争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6).

[17]周晟.澳大利亚中小学的男孩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上一篇:谈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 下一篇:创设生命灵动课堂让每个学生情趣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