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探讨

时间:2022-09-21 06:56:26

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探讨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如何搞好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管理者要从自身出发,找出问题,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科学管理的方法,达到管理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14-0120-01

一、当前中职学生管理者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管理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长,当前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已然达不到现今的要求。无论从管理者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中职教育需求。这就必然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而且一些管理者的自身职业素质不够过关,不懂管理方法,不擅长管理技巧,对学生管理存在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这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二)中职学生管理者的经验不足

在多数中职院校的管理团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的管理人员。他们对教育管理工作熟悉度不足,对当前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分析不透彻,无法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待学生的管理工作。年轻的力量固然必不可少,也能给学生管理工作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思想、新的意识,但应当记得历史经验也是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三个管理策略

管理者要从自身素质提高抓起,不断在学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掌握好管理方式和方法,运用好管理技巧,发挥新形势下管理的科学性、艺术性、实践性。从实际出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一个核心,把握两个重点,实行三个管理策略。

(一)一个中心

一个中心就是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管理育人的思想为核心。中职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和社会输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所以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为教育服务,为教育提供思想和精神支撑。有了优良的管理,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中职教育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同时优秀的管理工作也能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两个重点

学生和管理者是管理工作的两个基础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便无从谈管理,当前学生的特点和管理者存在的问题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二者的整体素质都有待提高,这就要求管理者应当从自身出发,不断学习,掌握好职业技能、自身素质提高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炼,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的提高等。其次,在和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熟悉学生的特点,从具体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形成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

(三)三个管理策略

1.要把思想教育摆在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让学生从活动中培养责任感和义务感,从活动中学习和锻炼,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加强正面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要找准切入点,抓好个别问题学生,要求他们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对他们的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解决,杜绝在学生中形成不良风气,发挥以点带面的效应,以此促进职业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2.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者依据学校自身情况制订出合理、合规、合情的学生规章制度,要有完整的规章系统、清晰的章程条例、明确的奖惩办法,让管理过程中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中职学生在校阶段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时期,容易出现一些矫枉过正的错误,为了避免学生因此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管理者要用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管理学生,同时让他们培养自我管理意识,让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完善吉林省吉林旅游学校考核制度。有惩罚就有奖励,没有考核环节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在学生的多个方面进行考核评比,如班级寝室卫生情况、学生精神文明状况、学生学习成效等。定期进行评比,选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寝室”“优秀班级”等称号,对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让学生增强责任感、竞争意识,实现自我约束,树立集体主义感,使学生在学校就有一种责任感和危机感,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保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特点,以历史经验为基石,探索新思路,开辟新道路,让学生管理工作踏上新征程。

参考文献:

徐淮刚.新形势下做好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7(20).

作者:刘长海 单位:吉林旅游学校

上一篇:园林植物栽植与养护管理 下一篇:企业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