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简化—独立支路法在教改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1 05:27:14

电路的简化—独立支路法在教改中的应用

【摘要】 电路结简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组成电路各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并整理出能明显看出各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的等效电路图。

【关键词】 电路简化 独立支路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45-02

电路结简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组成电路各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并整理出能明显看出各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的等效电路图。只有先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才能有效地应用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物理规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等物理量。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简便、易懂、准确、有效的等效电路作法-独立支路法。

1 什么叫独立支路法?

不重复经过同一电阻而能使电流从正极流到负极的支路叫独立支路。

2 独立支路法的两个原则

2.1 让电流在外电路上从电源正极流出,在不重复经过同一电阻的原则下,看其有几条路可以流回电流负极,那么这个电路就有几条独立支路,未包含在独立支路内的剩余电阻的接法,由它的两端在电路中的位置确定后再补接上去。

2.2 在选择独立支路时,若有多种方案,应让选取独立支路尽可能多,不剩余无阻导线、每条独立支路包含更多的电阻的方案(即“两多一少”:独立支路尽可能多,每条独立支路包含的电阻尽可能多,不剩余无阻导线)

3 例题分析

3.1 画出下图的等效电路

原图(1) 等效图(1)

【解析】从原图(1)看,按上面所述原则,有两条独立支路:

第一条:从电源正极出发经R4走过无阻导线直接流到电源负极;

第二条:从电源正极出发经R2R3电源负极。

剩余电阻R1不能建立独立支路,可将R1两端在电路中的位置补接上去:R1的左端接在R2和R3的结点上,R1的右端接在R4和电源负极的结点上,从而得到等效图(1)。

3.2 画出下面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原图(2) 等效图(2)

【解析】从正极出发经R1(无阻导线)R3R4电源负极,只有这一条独立支路,剩余电阻R2、R5无法形成独立支路。因为能流过R2、R5的电流一定要流过R1,这就与前面的独立支路有冲突。不符合独立支路的原则,只好把R2和R4在图中的位置补接上去,从而得到等效图(2)。

3.3 请简化下面的电路

原图(3)

等效图(3)

【解析】从原图(3)可看出,虽然从正极出发有多条路,但流到负极只有两条路,因此该电路仅有两条独立支路:

第一条:正极R1R2R5R6负极;

第二条:正极R7负极;剩余电阻R3和R4由电路中的位置补画上去,如等效图(3)

3.4 如原图(4),R1=R2=3Ω, R3=R4=5Ω,R5=R6=7Ω,求AB间总电阻

原图(4) 等效图(4)

【解析】先用独立支路法画出原图(4)的等效电路,设电流从A(把A看做正极)流入,经三条支路流出(把B看做负极);

第一条:AR4B;

第二条:AR2R6B

第三条:AR1R5B

剩余电阻R3由它在电路中的位置补接上去,如等效图(4)

由已知条件R1=R2=3Ω,R5=R6=7Ω,等效图(4)下半部分的电桥是平衡的,所以R3不起作用,可见三条支路并联,R1+R5=3Ω+7Ω=10Ω,R2+R6=3Ω+7Ω=10Ω

从而解得RAB=2.5Ω

3.5 试画出下面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图5)

【解析】如果电路中有电流表、电压表,若可以把电表看作理想表,则电流表接入处可认为“短路”,电压表接入处可认为“断路”,若不是理想表,则把它作为一个电阻接入即可。显然原图(5)只有两条独立支路:

第一条:正极R1负极;

第二条:正极R3R4负极;

剩余R2和,根据它们在电路中的位置补接上去,如等效图(5)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 下一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