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要点

时间:2022-09-21 03:57:09

浅议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要点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应收账款

一、市场经济下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最核心的要素,如何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地理分布范围广,资金占用金额大,期限长,垫资拖欠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难度,因此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垫资、投标保证金、应收账款拖欠、银行信用紧张带来的资金周转问题

(1)垫支过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不断增加,我国的施工市场生产能力已经过剩,造成“狼多肉少”的局面,使得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工程项目不惜争相垫资施工,而且数额巨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建筑施工企业不得不接受发包方苛刻的垫资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产品周期长,施工成本高,需要施工企业长期垫付大量的资金,至最后交付工程项目时才可能收回垫付的资金,垫付的大量资金造成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不开,资金严重紧缺现象,阻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投标保证金不能及时退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大部分为现金担保。现金担保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交纳一定的投标保证金。如果没有中标,建设方或建设方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把投标保证金退还给建筑施工企业。但很多建设单位都不能及时退还投标保证金,有的长达半年时间。

(3)应收账款拖欠严重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垫资工程不收款或只收一部分预付款,致使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账面上都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由于建筑施工行业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建筑施工企业松懈的内部管理,这些应收账款的账龄有的短则三五年,有的长达上十年。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大、数额高,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风险。

(4)银行信用紧张

银行借款要求企业有良好的资金信誉和相应的经济实力。不少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向银行申请借款,到期又不能归还,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改制逃债,使得银行利益严重受损。这种日趋恶化的信用状况,直接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贷危机。

2.资金的分散运营带来资金管理效益低下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地域分布广,资金管理不规范,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不采用统一管理资金的方法,向各个施工项目拨付资金,财务网点众多,多头开户现象严重,使得企业资金分散。总公司不能对各个施工项目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收回的工程款不能及时回归总公司统一管理,各项目资金缺乏统筹、资金占用不合理,造成资金闲置、周转缓慢。

3.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及执行不严格造成资金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基础比较薄弱,虽然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了资金管理规范,制定了资金使用计划、费用预算等,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执行,致使这些规范计划流于形式,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奖惩及监督,加上企业领导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够重视,所以很容易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4.管理层财务管理知识欠缺、会计处理随意造成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人员缺少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职业水平偏低,缺乏独立性,进而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造成资金管理的不规范。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方式落后,施工企业各分公司沿用过去上报财务报表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经营现状,缺少必要的财务信息集中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总公司无法掌握分公司的财务动态。

三、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要点分析

1.资金周转问题分析

(1)标前分析、项目审查及合同签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取得承包权,除了要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还必须要讲究竞争策略,做出正确全面的标前分析:一是了解委托方的资质等级及其信誉情况、财务状况;二是了解所投标项目的立项审批进度;三是掌握施工合同的履约时间、施工工程的结款期限、方式;四是合理评估成本,确定最低标价;五是充分考核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对垫支的期限以及偿还能力做好充分的估计。

(2)应收账款管理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的规章制度。财务部门与业务部们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销售与核算脱节,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老化等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和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应收账款日常清查制度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

(3)银行信贷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与银行的评级授信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与银行的紧密合作,可以保证企业的资金需求、资金周转畅通,这样大大减少了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占用,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2.资金管理效益问题分析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建筑施工企业可建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实施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还应按照其分、子公司的发展需求合理调节资金、统筹安排。最后,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分、子公司的闲置资金,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融资机制,不仅节约了企业外部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还有利于企业内部资金进行整合,统借统还。

3.资金管理效率问题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的审计与资金运用的监督,形成按制度来做事、按制度来管事,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堵塞流动资金流失的漏洞。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制定具体程序和方法,明确权限,明确责任,规范使用原则,强化资金过程控制。

4.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1)完善资金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体制以及建立健全会计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

(2)加强内部监控。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监控制度,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重大信息,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明确规定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职责,同时还应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不定期地对本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四、对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具体建议

1.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做出的具体安排。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能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对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包括现金流预算、资金占用预算、资金需求和补充预算、融资和财务费用预算等,使企业对预算期的资金流转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地了解,更能合理安排资金。

2.应收账款转让融资

应收账款应视为企业的一项特殊流动资产,可以作为一种信用债权。应收账款融资能够大大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改善财务状况,避免风险且融通资金、加速资金流转,降低坏账损失,减少信用调查及应收账款收款的开支,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能有效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走出困境。我国《物权法》的颁布更为以应收账款等动产担保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

3.提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和能力掌握

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财务、会计和税收知识,建立成本意识,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把握预算的制定和执行,并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从财务的角度审视和重整自身工作,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肖 青: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J].经济师,2012年,第1期.

[2]陈洪斌:对当前施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8期.

[3]于新英: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年第4期.

上一篇:股份回购用于职工股权激励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对... 下一篇: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现状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