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制度化的高校财务内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21 03:09:33

建立制度化的高校财务内控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发展的良好机遇,并且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人才。目前,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度实施,高等院校经济活动内容与环境较之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毋庸置疑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也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与调整,才能更适合高校财务管理的需求。本文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通过参阅大量相关的研究文献,并结合自身的一些浅薄见解,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措施与建议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建议

我国各级教育体制的深度改革、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筹资渠道和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等等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化。如何适应高校的财务管理需求,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与资金使用效率,防止院校资产流失,提高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而保障高等院校实现稳定、持续、高效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一项焦点课题。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参照2001年6月份财政部所制定与颁发的《财务内部控制规范》来实施,相对来言,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但是我国高等院校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才处于初始阶段,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解决。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经费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在管理上更容易存在重使用轻效益、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风险与效益意识都比较低下。比如说,高等院校在校办企业的投资与管理方面、教育科研规划方面以及学校后勤体系的变革与发展方面等都比较缺乏系统性的决策与规划体系,同时相对应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制也不够健全与完善。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高校领导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作用和重要性上认识比较模糊,在这方面既缺少专业性的分析与评估,同时也害怕因为财务内部控制的执行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尽管目前有不少高校都在实施财务内控制度,但是却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诸多经济业务的开展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使得制度形同虚设,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意义。

(二)财务内控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高效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高效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化,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财务内控制度做出匹配性的调整,但由于我国高校财务内控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依然存在着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系统性和操作性比较缺乏等等问题。以高等院校的对外投投资内部控制体系为例,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对外投资决策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和不规范,这往往使得对外投资的风险大幅度上涨;也有不少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财务核算工作人员的监督比较严格,但是对于校办企业和后勤体系的核算管理人员约束能力不强,致使学校的资金管理比较紊乱,甚至存在“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这往往使得学校整体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管理不成体系,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近年来,不少高校在招生、建设与投资中频发财务管理问题以及在诸多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就很好地说明了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给财务管理带来的严重危害。

(三)内控制度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建立事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高校不但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同时还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的控制进行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地进行纠正和调整。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诸多高校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以及监督机制,并且内部审计部门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往往隶属于财务等一些部门,缺乏独立性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有效执行的“绊脚石”,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审计监督作用。

二、建立、健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我们有必要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措施,以保障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科学、全面、规范的建立与健全起来。

(一)加强财务内控意识,规范财务内控程序

加强高校财务内控意识,不仅只是从学校领导与管理阶层入手,同时还应当对财务、人事以及行政等全体单位、部门的工作人员普及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知识,向他们申明财务内控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具体的措施可以采取,定期由财务人员针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实施财务内控基本常识的培训,并建立起相关的监督与考评、奖惩机制,让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规范的财务内控程序,是高校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可靠保障,具体的举措主要有:首先,确立此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点与重要环节,通常包括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标准的制定以及确保目标实现的各项制度这几个方面。其次,建立起相对应的监督机制,随时关注内部控制实施的轨迹与效果,以便于及时的将信息汇总与传递给决策层,进而起到查漏补缺、不断优化的目的。最后,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不同影响程度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制度实施的稳定性。

(二)健全内控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制,是保证高校全部经济活动、经济业务高效有序开展,确保资金安全、资产完整,预防舞弊及差错,进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根本前提。因此,在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实施与建设过程中,确保内控体制的健全性,都是我们必须做到也必须做好的一件事。因此,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合法性作为首要遵守的原则。(2)必须从高校的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出发,并保障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约束性。(3)制度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相互牵制与制约的基本原则。(4)制度还必须符合成本效益的经济性原则。(5)制度必须是能保障信息的动态传递与反馈,并且符合闭合管理的要求。

(三)增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职业判断能力

在人本管理理念作为现代化管理体系核心思想的今天,良好内控制度的执行还需要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做支撑,需要会计人员拥有相对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处理规定业务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在规定不明、模糊的业务出现时能够清醒分析,做出合理、准确的决定。然而,在会计工作长期实践过程当中,高校普遍采用的还是过去陈旧的会计行业制度,会计相关从业人员仅仅单纯依靠刻板的条款来办事,缺乏了主动性和创新性思维。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要积极适应改革需求,转变从业观点,认清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剔除按部就班、单纯请示上级的思陈旧思想,强化自身职业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工作人员更能符合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基本需求。

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监督体制,将专门监督机构、群众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很好的统一起来,依托这种立体式的监督体制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监督模式。

总结:关于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此我们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一项比较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项目,这需要我们根据学校所处的外部财务环境以及内部各经济业务的实际需求、学校的各相关条件来展开综合性的分析。但是,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则、按照科学规范的程序并结合学校的具体需求来实施高效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是我们在制度建设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前提。(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克勤.对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23)

上一篇:论创业型组织的资金管理 下一篇:有关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