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砍价”再曝药价猫腻

时间:2022-09-21 02:38:03

今年起,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实行统一“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办法”。其中“专家砍价”程序,让全国数千厂家的数万个药品的虚高药价,在“阳光”之下暴露无遗。

药品药名知多少――阿奇霉素有97个“马甲”

列入本次阳光采购的药品品种,以通用名计算共有6440个,品规(即同一品种、各种规格)数量达49349个。“一药多名”现象泛滥,冒出来的大量所谓新药,名目繁多的剂型,以及各种不同的规格、包装让人咋舌,有的甚至连在三甲医院药房干了几十年的药学老专家也闻所未闻。

阿奇霉素有商品名97个,左旋氧氟沙星有商品名92个,克林霉素有66个,加替沙星有61个,头孢他啶有59个……总共有155种药品,被套上了10个以上不同的商品名“马甲”。

还有不少企业的药品,通过换剂量、换包装、改剂型、改容量等,想方设法规避招标、竞价。一个药品就拥有几十个品规的屡见不鲜,如注射剂,左氧氟沙星有62个规格、克林霉素有54个规格。

本次阳光采购中,有1339个参与议价的所谓“新药”,从未在广东市场销售过。据采购中心专家组分析,其中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新药只有35个,其他绝大多数是改剂型、改组方、改规格、改包装,通过“变脸”成了“新药”。

药价有多虚――肺宁丸从36.68元“砍”到0.13元

据了解,很多药品属于市场调节价,定价随意性非常大。如某公司生产的阿魏酸钠注射液(5ml:0.1g),最高价格为253.1元一支,而同竞价组中乙公司生产的同类同规格药,最低价格是1元一支,相差了253倍。同样是聚肌胞注射液(2ml:2mg),最高价格为42.03元一支,而最低价格为0.24元一支,价格相差175倍。企业一般都使劲夸大成本。专家曾经把一盒42.48元的药压到27元,企业说自己科技开发费就是一盒4元,但到底这个科技开发放在哪里,却根本说不出来。

有一种2毫升的注射液,厂家乱报用料夸大成本,竟然号称每支要用金银花250克、薄荷250克、连翘250克、夏枯草250克等等。“总共八九种中草药,每种都有250克,竟然只做出2毫升的药,这些原料起码可以做几百上千支了。”

广东药学专家杨俊何说,谈判中,专家遇到不少滥用分散片、泡腾片、滴丸等技术情况。某些药溶解度、吸收都非常好,也把它改成分散片。但有一些药,像板蓝根,溶解以后口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却改成泡腾片。有一些不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也做成滴丸。有某种药几十年来都惯用普通片,使用方便,疗效好,却把它改成丸剂。“这种所谓创新,实属多此一举,目的是提高价格,利用奇异剂型避开与原类似药品竞争。”

在这些“新药”中,七成以上为虚高报价,属于离奇报价就有几十个,报价比实际价格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经过谈判,有13种药被挤出了90%以上的“水分”。最高的是一家企业生产肺宁丸(0.2克),原报价为36.68元,专家谈判后为0.13元,降价幅度达99.66%。

一家医院药剂科的刘主任也是一名“主谈判官”,她说,药价之高是老百姓之痛,尤其是抗肿瘤药,多数是些辅助用药。

有种抗肿瘤的药,成分是一些很普通的中药材,比如党参、北芪等,但做成口服药后,100毫升报价498元。专家问,肿瘤病人已经很惨了,你的药怎么贵得离谱?回答是:“肿瘤病人的命都快没了,还留着钱干什么?只能398元,再不能降了,如果降了,别的省份也跟着低于这个价,那我宁愿放弃广东市场。”

专家指出,医药购销的中间环节太多,也是造成药价虚高的重要因素。

在行业内外都流传着一种说法:一个出厂价为10元的药品,经过流通公司变成20元,到省级经销商变成30元,再到开票公司变成40元,其后的配送公司、医院环节等,层层盘剥、层层加价,到患者手里可能就要近百元了。“我们压价,压的实际上就是中间的成本。”杨俊何说,有一个10克的软膏,只含200毫克的膏体,却报价93元。“企业说药本身的成本是9元,但中间费用要50多元,包括销售配送23元、财务费用16元、管理费用12元,七七八八加起来,就要93元。经过谈判,最后把价格降到21元。”

药价背离药品价值何时休

药品,是一种商品,一种特殊商品。它的特殊就在几乎每个人都得用,更特殊在人命关天,不可儿戏。

既然是商品,就会存在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就必然要求其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其价格应该取决于生产成本与市场需要等要素。

而在此次“阳光采购”行动中,大量药品的价格已经严重背离其实际价值,在制药厂手里,药品早已经演变为攫取不义之财,置病痛中的百姓于不顾的工具而已,他们手握药品,漫天要价,甚至乱改剂型,蒙骗专家,公然以谎言应对专家的询问和质疑,如果说专家们的砍价是阳光行为,那么这些制药厂家的行为就可谓是“阳光下的阴影”。

我们的管理部门需要反思,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如何清理和结束这种无序的局面,让这些厂家能够早日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让老百姓可以不再为得病后吃不起药而黯然神伤甚至坐以待毙?

据权威的调研,中国如果能够确定300到400种基本药物,就能够满足临床上将近80%的使用。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主管部门如果能够解决了基本药物的生产、配送问题,就能够较大幅度地减轻群众为药品所支付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国家基础药品管理制度,而这样的制度,到目前仍停留在研究、实验阶段。我们有理由对于这样的制度寄予厚望,并盼望着这一制度的尽快实施。(据《健康星空》)

上一篇:女人特有的“性红晕” 等 下一篇:减肥 开始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