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住院病人抑郁的影响

时间:2022-09-21 02:29:23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住院病人抑郁的影响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1,2],PSD发生率140%~677%。许多脑卒中病人的抑郁没有被及时识别并给予相应的处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为此,分析我院40例住院脑卒中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变化,有助于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脑卒中病人的抑郁。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5月收治脑卒中患者40例。入选标准: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扫描证实,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明显智能减退和失语,无阳性精神障碍个人史和家族史,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8~78岁;职业:干部24例、工人10例、农民6例;文化程度:小学5例、中学23例、大学12例;脑卒中性质:脑出血22例、脑梗死18例;配偶健在者30例、无配偶者10例。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评定方法:抑郁程度评定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病人的抑郁程度。该表由20个项目组成,每项症状按1~4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重。评定标准:<50分为正常,50~59为轻度抑郁,60~69为中度抑郁,≥70为重度抑郁。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SDS评定,有效应答率为100%。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把交流、正向引导作为一个突破点重点进行。重视病人与病人的交流,病人与家属的交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缓解病人的抑郁。

具体护理干预措施:

⑴全面评估,掌握资料:脑卒中病人因生活自理能力及工作能力的丧失而感到抑郁、绝望,表现出情绪低落,缺乏主动性,日常生活过分依赖,对治疗和训练持怀疑态度,对生活绝望。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理感受,以了解病人生活自理程度,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等。

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治疗和护理中应用首轮效应,取得病人的信任。首轮效应是人们首次接触某一事物所获得的感知,由此而形成的第一印象。良好的首轮效应是护理此类病人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娴熟精湛的专业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使他们感到关怀、友好、亲切,以获得病人的信任,然后再进行有效沟通,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⑶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解释卒中的病因、临床表现、合理用药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使病人明确康复治疗的目的及意义,树立康复信心。同时,在康复治疗时播放愉悦的乐曲,并适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提高其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的积极心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⑷做好个性化心理疏导,加强与病人的交流,细心倾听,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了解病人抑郁的症结与负性应激事件的关系,帮助其识别自己的认知扭曲所在,关心、体贴、安慰、理解病人及其感受,解决心理冲突,减少应激,帮助病人面对现实,采用积极应对的防御机制,消除低落的情绪。

⑸工娱疗法:鼓励病人扩大社会交往,如看喜欢的电视剧,听歌曲,下象棋,打扑克,看报纸等,丰富精神生活,减少对疾病的关注。

⑹巩固家庭支持系统,强化社会支持系统:鼓励病人家属、亲友经常探视病人,谈心、交流,尽量有人陪在身边,帮助病人激发生活兴趣,消除空虚苦闷感,从而获得家人在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还要鼓励病人间互相交流心得,在特殊的群体里相互扶持。

⑺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情绪稳定。降低病房的噪声,调节光线,协助病人洗澡、按摩、保持情绪稳定。

⑻做好睡眠的护理干预,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督促病人增加活动,以防止日间睡眠过多而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

干预前后两组SD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干预前后两组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3562±2313043±132对照组3658±2353721±242P>005<005讨论

在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中,病人可能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其中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是抑郁。抑郁大多来源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自我照顾能力的减退,身体一般状况变差,影响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较多[3]。因此,护士不仅要了解病人是否存在抑郁反应,而且需要识别其反应程度及是否存在心理危机,并给以重点干预,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是要帮助病人克服抑郁等负性情绪,代之以愉快、兴奋、有信心等正性情绪。因人而异,干预形式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对于文化层次低的病人,讲解中避免运用太多的医学术语,对文化层次较高的病人讲解内容肤浅则无法满足需求。

研究显示,干预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针对性的干预后,脑卒中病人抑郁发生率降低,程度减轻,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对康复和预后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20例PSD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减轻病人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治疗的积极性,降低残疾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中要加强对PSD的认识,早诊断、早干预,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及承受能力,从而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缩短PSD病程,全方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刘政江.抑郁症与中风病灶的关系[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25:245.

2贾艳滨,周迁璋.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病学杂志,1998,24(2):60.

3张威,丁素菊.卒中后抑郁[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24(4):87-89.

上一篇: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损害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基层医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个案分析及改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