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国有林场苗圃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09-21 01:35:41

互助县国有林场苗圃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1互助县国有林场苗圃发展现状

互助县国有林场共有4个,总面积为10.066万hm2。其中有林地5.055万hm2,灌木林地4.244万hm2,未成林造林地0.767万hm2。全部在国有林场和五峰镇、南门峡、台子乡、林川、东和乡、东沟乡、丹麻镇和五十镇等乡镇。

国有林场苗圃经营总面积为100 hm2,育苗面积80 hm2。现有国有林场职工总数219人,其中专职育苗人员35人。育苗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桦树、青杨和沙棘等适生的乡土树种。苗圃自20世纪70—80年代中后期建立以来,为绿化土乡大地、保护生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全省林业建设、生态保护中发挥了重要骨干作用。

2互助县国有林场苗圃存在的问题

2.1经营管理体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设要求不匹配

国有林场苗圃受所处地区的经济、自然地理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同时,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经营和管理体制方面,领导班子频繁变动,历任场长遗留的问题,积重难返,很难形成比较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思路。

2.2资金短缺,投入少

互助县各林场受自身经济条件制约,其后续产业等发展后劲不足,林场无其他资金投入苗圃生产建设。目前,互助县国有苗圃实行差额拨款,国家对国有苗圃政策支持、资金不到位,致使国有苗圃投入严重不足。苗圃生产条件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生产、生活设施陈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出现国有苗圃育苗成本高、社会育苗成本低的怪现象。

2.3国有林场苗圃专业育苗技术人员缺乏,育苗技术落后

近几年,由于大学生不保分配,相关专业的学生只能自谋出路,林场苗圃专业育苗人员少,再加入原有的育苗人员没有及时进行培训和知识更新,只能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事工作,跟不上当前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4基础设施陈旧,扶贫任务艰巨

互助县国有林场都是国有贫困林场,由于其造林苗木培育和技术推广属于社会公益性质,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基本建设投入缺乏,土壤肥力衰退严重,保护设施和生产基础设施差,难于适应培育优质绿化苗木的需求,制约了苗圃产品向高优方向发展,苗木品种多、数量少、不成规模,没有特色和拳头优势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3加快发展国有林场苗圃经济的建议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时期林业建设思路转变的要求,加快发展国有林场苗圃经济大力发展,促进互助县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必须尽快为林场苗圃输入专业技术人员

建议按照分级负责、政府主管、部门主办的原则重点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吸收相关专业的人才。招纳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国有林场苗圃工作,为林场苗圃育苗输入新的人力资源,为其注入活力。二是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对原有的林场育苗人员进行培训或进行知识更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1-2]。

3.2全面实施分类经营改革

以天保工程和分类经营改革为契机,理顺管理体制,实施科学规范管理。推进国有林场苗圃内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运行机制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改革。国有苗圃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在国债种苗工程项目建设中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苗木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在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任务繁重、造林用苗量大的特殊历史时期,国有苗圃在提供苗木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要适应市场发展,必须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经营方向,变过去单一的生态苗木生产为生态苗木、绿化苗木、用材林苗木、花卉等相结合的多产品结构,变过去单一经营苗木为苗木与生态游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种经营方式,真正搞活国有苗圃[3]。

3.3实施全面扶持政策,促进国有林场苗圃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

国有林场苗圃林权稳定,经营规范,易于国家政策调控,同时互助县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是该县乃至青海省生态体系中的主体框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经营对象,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这也是互助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3.1公益化改革。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强化苗圃公益性职能的改革。互助县国有苗圃属生态公益型苗圃,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担林木良种繁育、试验示范、育苗新技术推广以及生态工程用苗的培育等公益性职能,起作引导、示范、辐射作用,是其他个体育苗户不能取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能以绝对的投入、产出来衡量,必须实行全额拨款,其人员经费、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将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规划,不能靠市场来调节。由此才能充分调动、发挥国有苗圃在人员、基础设施、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使林木种苗向科学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国有苗圃才能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循环[4]。

建议参照国务院批准《关于解决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问题的请示》和国家林业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处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核销国有林场及苗圃的债务,减轻林场及苗圃的负担,促使林场苗圃快速发展。

3.3.2加大财政投入,增强国有苗圃的发展能力。国有苗圃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制约国有苗圃发展的瓶颈。要加大对国有苗圃的政策支持力度,并依照《种子法》第六条的规定,建立林业种苗专项资金,用于苗圃危房改造、苗圃道路、排水设施、灌溉设施、大棚建设、信息化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林木良种繁育、试验示范等项目补助,增强国有苗圃自身的发展能力,确保国有苗圃的可持续发展。

3.3.3落实相关支农政策,为国有苗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国有苗圃地处农村,应享受国有林场同等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把国有苗圃纳入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范围,同等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扶持“三农”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5]。

4参考文献

[1] 阿日古娜.现代农业发展对策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68-70.

[2] 王建忠.国有苗圃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林业,2011(23):34.

[3] 李俊英,杨超.国有林区苗圃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林业,2011(12):56.

[4] 赵萍,马莉,赵功强.干旱地区抗旱播种优化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6):154-155.

[5] 王丽萍.国营苗圃地经营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5):267-268.

上一篇: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水稻插秧机的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