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林抚育间伐与天然更新及其产品利用

时间:2022-09-29 04:13:37

红松林抚育间伐与天然更新及其产品利用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为松科(Pinaceae)针叶树种,又称果松(东北地区)、海松(《本草纲目》),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在长白山、小兴安岭天然林中占有很大比重。树干通直,材质良好,出材率高,且耐腐朽,工艺价值很高。松脂、树皮、种子也有广泛的用途。

我国营造红松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红松人工林有较高的生产力,30~40年即可成材。建国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山区和半山区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林,并在造林技术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红松人工林,对绿化祖国、扩大红松用材林基地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红松林抚育与间伐

1.1幼林抚育

红松幼树生长缓慢,郁闭较迟,辽宁省幼树一般连续抚育3~5年才能正常生长。红松幼林一般采取带状割灌、割草抚育法,具体应视造林地类而异。新撂荒地造林当年可不抚育,第2年采取穴状割草抚育法或不抚育。灌木林地或疏林地造林,开始必须连续抚育3~5年,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1-2]。

黑龙江省红松的更新由于多在阔叶树萌生条及杂草繁茂的采伐迹地上进行,所以一般要连续抚育5~7年,其中尤其要注重第2~4年的抚育管理。第1年抚育以带状割草培土踏实为宜;第2年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进行除草、割灌(清除妨碍幼树生长的灌木);第3年除草1次,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要做到“除早、除少、除了”,将妨碍幼树生长的灌木砍除;第4年幼树根系已深入扩展在土壤中,需光量增大,应在盛夏季节视植被发展情况进行除草、割灌,并逐年扩大除草割灌带,同时疏除原先保留的杨桦林、上方的庇荫树及非目的树,以控制新枝萌发[1,3]。

1.2间伐抚育和修枝

1.2.1间伐抚育。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初植密度4 400株/hm2的红松人工纯林,第1次间伐应在栽后14~15年进行;树龄低于40年的红松林应隔7~10年间伐1次,间伐强度以40%左右为宜。可以采取下层抚育法,伐除被压木、干形不良林木以及部分中径木,如果部分大径木分布集中,又互相影响生长,也可伐除。间伐的原则是“留大砍小,留优去劣,密间稀留”[1]。

1.2.2修枝。当红松幼林郁闭后,树干下部出现2~3轮枯死枝,应及时修枝。修枝时间最好选在树液停止流动时,一般以11月至次年3月为宜。

修枝强度应视树龄和生长情况而定。为了保证红松正常的生长,一般第1次修枝强度以保持树冠长度占树高的2/3为宜;树龄超过30年的红松,修枝后树冠的长度应不多于树高的1/2。当枝下高超过8 m时,就可停止修枝。修枝的切口要求与树干平行,不留桩[1]。

2红松的天然更新

红松种子较重,散布困难,既为野生动物所喜食,又不容易发芽,因而不利于天然更新。在坡度较大、草类盖度较小的地方,有利于红松种子发芽及苗木生长,因而天然更新较好,如在山腹上部种植羊胡子草榛子红松林。在原始阔叶树红松林中,林冠破裂稀疏者,天然更新较好,采伐时应保留伐前更新苗木。在杨树、桦木林内,红松天然更新亦好,必要时可进行透光抚育。在红松天然林内,目前主要进行采育择伐,采运时要注意营林要求,固定集材道,要保留好幼苗幼树及部分中、壮林树,做好采大留小,采坏留好,间密保稀,留均留匀,郁闭度不得小于0.4。凡幼苗不足之处,要人工补植,要充分利用土地,消除林中空地[4-5]。

3红松林产品利用

红松材质略轻软,力学强度适中,结构中等,纹理通直,易于加工,富有油脂,不易曲裂,耐腐性能强,工艺价值高,油漆性能良好。适于做各种模型,也可做胶合板、乐器和运动器械等用材。红松含有丰富的树脂,可采脂;树皮可提取单宁;松针可提取松针油;种子含油量很高,种子含油率约为25%,种仁含油率在70%以上,油可食用和工业用[1,6]。

4参考文献

[1] 赵欣欣,于喜波,王永长,等.红皮云杉造林和抚育及更新管理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4):8,44.

[2] 王金寨,胡文利,林卓强,等.齐齐哈尔地区红松种子园遗传改良措施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55.

[3] 杨宁,白钰,钱喜友.有效提高森工林区速生丰产林用地开发与利用效益的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3):39,46.

[4] 徐丽欣,王丽,赵姝妍,等.红松造林栽培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5):40.

[5] 陈霞,杜宝昌,李东升,等.红松育苗技术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2):50-51.

[6] 原永军,鞠清宽,刘本军,等.水曲柳与红松混交造林技术的研究[J].现代园艺,2011(11X):8.

上一篇:非洲菊优质种苗工厂化快速繁殖技术 下一篇:宁南山区林业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