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商务英语翻译的差异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20 11:21:24

管窥商务英语翻译的差异及应对策略

【摘要】翻译是人类社会历史最悠久的语言活动之一,几乎与语言同时诞生。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的必然性。因此,从事商务翻译的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找出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一个切合点,并灵活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译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翻译策略

一、商务英语中翻译的的差异体现在:

1.词汇方面

尽管商务英语的词汇及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民族文化在词汇上的这种烙印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特有概念意义词和特殊文化意义词。特有概念意义词是指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在一个民族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存在相应概念的词汇。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发达;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同样,华夏文明也赋予中文一些特有概念意义词,比如,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当属汉语中的“龙(dragon)”,西方神话中的“dragon”表示邪恶的怪物,并非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Sprite饮料,这个单词在英文中为“精灵”,“妖精”之意。在莎翁的一些戏剧中,“精灵”是十分可爱的。西方国家过万圣节,万圣节前夜,孩子们就化装成各种“精灵”、“妖精”,挨家挨户“乞讨”糖果,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是邪恶的。若直译必然不妥,所以转义为“雪碧”。“雪”清新凉爽,“碧”玲珑剔透,该译名给人玉洁冰清的感受,作为饮料名,可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2.句法方面

西方语言重形合,讲究语言构件的完整和形式上的链接,大多数以“S+V”的主谓结构为核心控制全句,有时体变化,主语一般不能省略,主谓还必须保证在人称和数上的一致性,非人称主语使用较多,连接词、介词等串联语句的词汇较多;中文则重意合,强调悟性和意会,主要采用“流水叙事法”的句式,不以主谓结构为核心.强调时间顺序和事理排列,没有时体变化。多使用无主句,较少使用连接词。同时,汉语强调动作、行为的主体,句式以人称表达法为主,即多用施动者做主语;而英语强调客观叙述,常使用物称表达法,以客观叙事为主,注重实事,少用人称,因此在商务信函、商品说明书、招聘广告等商务语篇中广泛使用被动句式。例如:We are pleased to have received your invita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Internet.非常高兴收到了参加因特网会议的邀请。(省去代词“我们”)。Please lose no time in dispatching our goods.如果我们直译这句话:请不要损失一点时间为我们的发货。这样的翻译很拗口,不符合特定的经贸英语的语境和习惯,如果我们换种翻译方法:请立即为我们发货。这种译文就比较地道。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词量增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翻译技巧。翻译过程中要根据原文上下文意思、逻辑关系以及译文语言句法特点和表达习惯,在翻译时,有时增加原文字面没有出现但实际内容已包含词,或者减去原文虽有但译文语言表达用不着词。如:All cash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所有现金红利,均须缴纳所得税。(根据汉语行文习惯,增加动词);再如:On condition that you sign this receipt, I will pay the money.你在收据上签字,我就付款。

3.语用方面

从语用角度看,不同语言有自己的表达习惯和各自的词汇体系。在商务交际中,中英文在问候、称呼、请求、邀请、恭维、道歉等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比如,当你帮某人做了一件事情,对方向你表示谢意,你用汉语的回答自然就是“没关系”“不用谢”之类,却不能用对应的英语“Never mind”“Don’t thank me”之类来回应。有些修饰语也存在着语用方面的文化差异,倘若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一一对应关系,就会出现语用错误。例如。中国人常说的“请提宝贵意见”会让外籍人士左右为难,所以对应的英文应该是“Your opinions will be appreciated.”汉语表达的模糊性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可能会出现交际失败。例如,中国人爱说“我尽量去 ”译成英文是“1 will do my best to?”这里汉语表达的模糊性具有其语言功能。出于标记的策略考虑,它有婉言谢绝之意,以便不伤害对方的面子,同时也是出于推诿责任的需要。但西方人却把这种婉转的措辞误认为肯定的回答,因为“1 will do my best to”表示“我一定会尽量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之意。

二、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对策略

1、强化跨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敏感性

对于文化因素,译者须给予必要的尊重,这就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性。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民族风俗、道德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而且都有自己的文化。在一种文化中非常有创意、有美感价值的内容.到另一文化中可能会因为文化价值取向不同而失去原有的美感价值,甚至造成民族情感的伤害。所以。对于文化因素,译者保持谨慎的心态、必要的敏感性和积极的探索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2.注意语言环境,兼顾商务用语规范化

注意语言环境对关键词语的影响。英译汉时,需注意周围词语对某个词语,特别是关键词的影响。因此,对一些关键词语的翻译要“活用词典”,切不可生搬硬套词典上的词义。通过逻辑思维,将源语文本融会于心;通过综合分析,取以恰当的词语表达。同时。兼顾商务名词术语翻译规范化原则,(1)要符合科学性与约定俗成的习惯,例如,ergonomics(人类工程学)不能译为“生物工艺学”,nylon(尼龙)不能译为“耐论”, (2)要区分不同专业术语,做到正确筛选使用。例如术语controlling interest(控股权)不能译为“控制兴趣”,术语Old Lady (英格兰银行)不能译为“老太太”, board(董事会)而不是“木板”,sleeping partner(隐名合伙人)不能译为“沉睡的同伴”。

3.准确透彻理解英文词语

正确理解源语文本,不能只停留在表层意义上,要透过表层理解深层的含义。这里所谓的理解就是要懂得源语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译者在理解领悟之后,要作恰如其分的转义引伸或进行逻辑思维的推理,将源语文本的内在含义或弦外之音予以译出。英译汉时,需注意周围词语对某个词语,特别是关键词的影响。例如:在一篇特稿文章中,译者把原文中 “采取出口退税政策多方鼓励出口....”译成“In addition,we have adopted a tax refund policy to encourage export...”。这里的“出口退税政策”被译为“a tax refund policy”。从词义的表面对应讲,这样翻译没有错,但是从专业角度看,该词用错了,因为tax refund并不指出口退税,而是一般的所得税退税;出口退税有一个专门的称谓,是drawbacks,该句应该译成“In addition,we have adopted a drawbacks policy to encourage export”更为准确。因此,对一些关键词语的翻译要“活用词典”,切不可生搬硬套词典上的词义。

三、结语

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这势必对商务英语翻译带来较大影响。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需要了解掌握这些文化差异,注意翻译过程的语言环境和语用技巧,通过培养文化敏感性,不断强化跨文化意识,在外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中找到一个翻译的契合点,同时兼顾商务用语规范化,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减少,同时注重中西文化信息的传译,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尽可能等效。严复先生的“信、达、雅”被公认为翻译标准,其影响深远。它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商务英语要求语言严谨、准确就要做到“信”,同时在“信”的基础上追求“达、雅”。 而要做到这三点绝非易事,所以译文者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磨练,才能使商务英语这个重要的商务交际媒介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张新红.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顾雪梁 .应用英语翻译[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文中的“特殊句式结构” 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